張愛玲學續篇

張愛玲學續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四十多年張學築路,從內緣來到外緣──


  高全之是張愛玲海葬的見證人,四十多年來鑽研張愛玲,屢發前人所不見,復鈎瀋不少珍貴材料,備受海峽兩岸三地文壇推崇。十八篇最新文論,著力三大方麵:張愛玲英譯自己、中譯他人的翻譯問題及其張學價值;《雷峰塔》、《易經》、《小團圓》、《對照記》組成的「我自己的故事」寫作計畫,側重張愛玲對親族的評價;語錄私信中的友誼與美國生活地圖。

名人推薦

  高全之一起步就以文學批評(特彆是小說批評)為終身誌業的這個抱負,從來沒改變過,就像信仰那麼堅定、堅毅。他孜孜不倦,全力以赴,就這麼穩定踏實地一路走來,長期的日問月學,培養齣豐富的理論修養,周密的邏輯思考,以及嫻熟的文字駕馭力,大量汲取,厚積薄發,使他幾乎沒有經過一般寫作新手的青澀 階段,一齣手就到達一定的藝術高度。——瘂弦〈高全之,學院外文學批評的築路人〉

  像高全之這樣能以嚴謹誠虔的態度,客觀分析的筆調,來評論颱灣當代小說的人,實不多見。高全之在大學研究數學,但他個人真正的愛好卻是文學。這樣的結閤,賦予他一種特殊的優點:數學邏輯的頭腦,文學藝術的感性。因此他的批評文章,文理縝密,冷靜清晰,免卻瞭颱灣文學批評界囿於個人喜惡而感情用事的弊病。——白先勇〈我看高全之的《當代中國小說論評》〉

  高全之已悄然自個彆文本的內在分析,逐步開拓至版本考據、生平事蹟、書信材料、佚文追蹤等。……收入二○一四年麥田版《張愛玲學續篇》的近年文字更加深此一方嚮,擴大至張愛玲的親戚關係、傢族係譜、居所地理、譯文問題等。……夏誌清教授生前贊賞高全之「研究張的作品,態度上如此嚴肅、下的功夫如此之細緻」。——鄭樹森〈從內緣到外緣——高全之與張愛玲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高全之


  1949年生於香港,四歲隨父母遷颱,在颱灣成長。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電腦科學碩士。美國航太工業資深電腦軟體工程師。1976年齣版《當代中國小說論評》(颱北:幼獅)。該書略做修訂之後,1998年改名《從張愛玲到林懷民》(颱北:三民)。1997年完成《王禎和的小說世界》(颱北:三民)。2003年齣版《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鈎沉》(颱北:一方),兩岸三地許多專傢學者推崇該書為張愛玲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2008年擴充篇幅,增訂版以《張愛玲學》行世(颱北:麥田);2011年推齣增訂二版。2014年,新作《張愛玲學續篇》問世。

  相關著作
  《張愛玲學》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從內緣到外緣──高全之與張愛玲學/鄭樹森
自序
1 戰時上海張愛玲
──分辨〈等〉的荊刺與梁木
2 錯誤示範
──〈桂花蒸 阿小悲鞦〉的版本討論
3 賽珍珠也是位祖師奶奶
──張愛玲年輕時候的失言
4 宏觀與細品
──《張愛玲譯作選二》導讀
5 《雷峰塔》與《易經》的遺民態度
6 世故.寂寞.天真
──《雷峰塔》與《易經》的小說敘事
7 音容宛在
──張愛玲《雷峰塔》如何追思何乾
8 《雷峰塔》與《易經》的中譯問題
9 戰時香港張愛玲
──從〈燼餘錄〉到《易經》
10 懺悔與虛實
──《小團圓》的一種讀法
11 張愛玲的理想生活經驗
──有關《對照記》的兩個曆史考查
12 三個動詞之後
──《對照記》裏的張人駿
13 張愛玲與爺爺
14 還原張愛玲
──作者資料的使用和影響
15 張愛玲與夏誌清
16 張愛玲的洛杉磯
17 時勢比人強
──麥卡錫「口述曆史」如何處變
18 脫鞋進門
──《張愛玲學》增訂二版大陸版序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