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文學

自由與文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自由與文學》結集自2000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高行健的演講
  包括在世界各地的精彩演講紀錄
  全麵呈現高行健文學藝術上的思想成就

  「作傢從他的精神視野來說,乃是天生的世界公民,不受政治權力乃至國傢的約束,天馬行空,來去自由,這也是文學本身具有的品格。」

  「文學改造不瞭這個世界,隻能採取文學的方式去描述人類生存的睏境,成為人的生存條件的見證。」──高行健

  高行健對於寫作自由高度重視,認為「寫作的自由既不是恩賜的,也買不來,而首先來自作傢自己內心的需要。」更提齣「文學改造不瞭這個世界,隻能採取文學的方式去描述人類生存的睏境,成為人的生存條件的見證。」成為本書最好的註解。

  他的一生,孜孜不倦在小說、戲劇、繪畫乃至電影等文學藝術領域不斷創新,而且不屈不撓地追尋文學的真理。他最後找到的文學真理就是真實、真誠、獨立不移和對於「自由」的覺悟。──劉再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高行健


  國際著名的全方位藝術傢,集小說傢、劇作傢、戲劇與電影導演、畫傢與思想傢於一身,1940年生於中國江西贛州,1997年取得法國籍,定居巴黎。2000年獲諾貝爾文學奬,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作傢。他的小說與戲劇關注人類的生存睏境,瑞典學院在諾貝爾奬授奬頌辭中以「普世的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加以錶彰。

  他的長篇小說《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法譯本曾轟動法國文壇,法新社評為二十世紀末中國文學的裏程碑,現已譯成四十種文字,全世界廣為發行。他的劇作包括《車站》、《野人》、《彼岸》、《逃亡》、《生死界》、《夜遊神》、《山海經傳》、《八月雪》、《叩問死亡》和《高行健戲劇集》等十八種,已在歐、亞、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亞等地頻頻上演,也是進入當代世界劇壇的第一位華人劇作傢。他的文學藝術思想論著《沒有主義》、《另一種美學》和《論創作》,都見解犀利,獨立不移。他的繪畫作品也獨具一格,將沉思、想像和詩意溶匯在水墨之中,呈現齣超然幽深的內心世界,在歐亞和北美的許多美術館、藝術博覽會和畫廊舉辦瞭八十多次展覽,齣版瞭三十三本畫冊。

  不僅諾貝爾文學奬,他還榮獲法國藝術與文學騎士勛章、法國榮譽騎士勛章、法國文藝復興金質奬章、義大利費羅尼亞文學奬、義大利米蘭藝術節特彆緻敬奬、美國終身成就學院金盤奬、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雄獅奬、盧森堡歐洲貢獻金奬;香港中文大學、法國普羅旺斯大學、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颱灣的颱灣大學、中央大學和中山大學等皆授予他榮譽博士。此外,2003年法國馬賽市為他舉辦瞭大型藝術創作活動「高行健年」,2008年法國駐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館和香港中文大學為他舉辦瞭「高行健藝術節」,2011年德國埃爾朗根大學舉辦《高行健:自由、命運與預測》大型國際研討會。

圖書目錄

序言 世界睏局與文學齣路的清醒認知/劉再復

輯一
環境與文學──我們今天寫什麼?
 ──國際筆會東京大會文學論壇開幕式演講
意識形態與文學
 ──韓國首爾國際文學論壇演講
自由與文學
 ──德國紐倫堡─埃爾朗根大學國際人文研究中心舉辦「高行健:自由、命運與預測」國際學術研討會演講
認同─文學的病痛
 ──颱灣《新地》雜誌舉辦世界華文文學高峰會議在颱灣大學演講
走齣二十世紀的陰影
 ──颱灣《新地》雜誌舉辦世界華文文學高峰會議在颱中的演講提綱
意識形態時代的終結
 ──韓國首爾檀國大學演講提綱
非功利的文學藝術
 ──韓國首爾漢陽大學演講提綱
呼喚文藝復興
 ──新加坡作傢節演講

輯二
洪荒之後
關於《美的葬禮》──兼論電影詩
《山海經傳》──颱灣國傢戲劇院演齣感言

輯三
創作美學──香港中文大學演講
杜特萊與高行健對談/蘇珊譯

輯四
林兆華的導演藝術
馬森的《夜遊》

後記
附錄:高行健年錶/劉再復整理

圖書序言

環境與文學 ── 我們今天寫什麼?

我首先感謝日本筆會會長阿刀田高先生對我的信任,邀請我在東京舉行的世界各國作傢雲集的這一盛會上,以「環境與文學──今天我們寫什麼」爲題作這番演講,提齣一些問題和看法,供大傢討論。

文學麵臨的環境大抵無非是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這兩重關係,如今都睏境重重。自然環境汙染日趨嚴重,而地球大氣暖化也已經成瞭全人類普遍的焦慮,自然生態環境的惡化雖然早已成瞭政治和媒體日常的公衆話題,卻絲毫不見什麼有效的政策和實施,哪怕稍許延緩人類賴以生存這唯一的環境的惡化,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卻相反正在加速進行。

另一方麵,人類生存的社會環境也同樣免除不瞭政治的乾擾和市場經濟的侵淫,政治和廣告通過鋪天蓋地的媒體侵入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現今這偌大的地球恐怕再也找不到一片不受汙染的淨土,這便是現今文學麵臨的環境,可以說是十足的睏境。

麵對這樣的睏境,作傢能做些什麼?或者說文學能否改變人類麵臨的這種睏境?這就是我要提齣的第一個問題。

現今的作傢麵對這無邊無際的睏境,應該說,確實無奈,而文學也無非是作傢個人的聲音,這如此脆弱的個人如果不訴諸神話和科幻又能做些什麼?文學改造不瞭這個世界,隻能採取文學的方式,去描述人類生存的這種睏境,成爲人的生存條件的見證。而如何描述現時代人的真實處境,換言之,首先是如何認識這種處境,這纔是作傢的工作。

作傢在現今社會並不具有獨特的社會地位,既無權力又無特權,如果不投入政黨政治的話,孑然一身,倘若沒有彆的職業或自傢經濟來源的支撐,僅僅以寫作謀生,又能否抵製市場的壓力,保持精神上的獨立不移,把他的觀察與思考寫到書中去?對現時代的作傢來說,這纔是既真實又嚴峻的現實處境。

這裏說的文學,是這種麵對人的真實處境的文學,而非書市的排行榜上的暢銷書,這種文學所麵臨的睏境,也正是當今文學的處境。現時代的作傢如果不肯捲入政黨政治,爲選戰捧場或充當政治權力的鼓吹手,又不追隨市場炮製的時尚,不得不麵對這無需爭辯的現實。現時代人類的生存睏境同作傢和文學的睏境就這樣緊密聯係在一起。

在現今的社會條件下,且不說作傢如何去改變睏境,在這種睏境中如何堅持這種超越功利的寫作,抵抗各種各樣的壓力和誘惑,維護精神的獨立,都是非常艱難的,這就是我們進而要討論的。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