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Kashiwa Sato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对我来说,整理这件事,好像是一种娱乐。」──佐藤可士和

  日本热卖20万册!
  一刀斩断空间、资讯及思考的混乱状态,让你的工作和思路恢复清晰爽快!

  好的设计,从「整理」开始!佐藤可士和的设计灵感来源:整理。
  原研哉、深泽直人、佐藤卓、泷泽直己、荒木信雄等人一致推崇,
  日本知名设计师佐藤可士和「整理密技」首次公开。

  我在本书所阐述的整理术,并非为了整理而整理,而是一种「如何享受舒适生活」的根本方法论。所以,从办公桌四周的空间,乃至于工作上的问题、人际关系等各种情况皆能适用。──佐藤可士和

  在日本,佐藤可士和是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也是走在时代尖端的创意鬼才,不论麒麟极生啤酒、国立新美术馆或是Uniqlo等等,皆以崭新的创意抓住众人目光。事实上,这般精准呈现的极致美学,都是透过「整理」而完成的。

  书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资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思考整理案例1:麒麟极生发泡酒

  【POINT】
  透过不断对客户进行问诊、聆听→→彻底整理对方面对的课题和想传达的内容→→找出最适当的表现方式。

  【SOLUTION】
  *当时一般人对发泡酒的印象,多半是「廉价」、「质劣」的负面观感,客户想试图打破这种现状。
  *于是必须先思考如何扭转负面印象,并换个角度,找出积极的观点:发泡酒并非风味不足,而是「清爽不腻的口感」;并非廉价版啤酒,而是「可以轻松享受的现代饮料」。
  *再直接将这种正面形象视觉化──使用极度简约的冷调风格,包装直接使用铝罐的底色,以蓝色的单色印刷方式,印上代表麒麟的圣兽和商品名称「极生」,将包装设计当成视觉识别标志,主打平面媒体。

  思考整理案例2:本田休旅车「STEP WGN」

  【POINT】
  唯有确实掌握商品本质,有效表现→→才能制作长留人心的作品。
  重点不在于自我表现,而是如何将讯息传达给他人。

  【SOLUTION】
  *在那个时代,「全家共度週末」给人的感觉并不正面,总之绝对称不上帅气。
  *选择冷静思考,诚恳面对这辆汽车所具备的核心价值──全家出游其实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把焦点放在跟孩子一同出游的乐趣,彻底强调这个优点,标语是「跟孩子一同出游吧」。
  *缩小车子的照片,画面以儿童涂鸦般的识别标志和动物图画占满,是一个犹如跃入绘本世界的宣传广告。

  思考整理案例3:SMAP的CD销售活动

  【POINT】
  如果不回归事物的源头,就永远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SOLUTION】
  *预算有限,如果想要平均地执行电视广告、杂志、特殊活动等零星企划,反而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最大的目的并非活动或广告,而是「吸引众人目光」即可。
  *将停放在涩谷路边的汽车罩上特制防尘套,并向路人发送贴纸,请他们贴在衣服上,让整个涩谷区成为一个媒体,掀起震撼,电视和报纸无不争相报导。

  思考整理案例4:明治学院大学

  【POINT】
  艺术指导的工作绝非捏造虚假形象,而是从对象本质导出灵感,只要改变立场与观点,缺点也能变优点。

  【SOLUTION】
  *明治学院大学比起早稻田或庆应这类名校,社会认知度低、欠缺独特魅力。
  *先搜集资讯,找出该校的「应有面貌」。除了访问校长之外,更在校园大量聆听学生的声音。
  *将立场从负面转为正面,目标骤然清晰浮现。如此导出的远景就是「谨慎,但拥有充满奉献精神的坚强」。
  *为了一眼传达出这种感觉,我设计了一款纯黄底色,搭配大写字母M和G的识别标志。

本书特色

  ◎日本知名设计师佐藤可士和第一本着作,「整理密技」首次公开。
  ◎日本设计创意鬼才,佐藤可士和的设计灵感来源就是「整理」。
  ◎书中列举许多成功的设计案例,详细说明他如何运用整理的技巧釐清问题、发现本质、找出解决方法,堪称每个工作人必备的思考指南!

名人推荐

  王志弘(平面设计师)
  包益明(PPGROUP 创办人)
  安郁茜(实践大学设计学院院长)
  詹伟雄(学学文创副董事长)

  他的设计和我是刚好相反的类型;不过他那股少年般对设计的强烈憧憬、坚定不移却又偏离常轨的感觉,以及不把社会当一回事的那种气概,让人觉得几近于无礼,却又发挥了功能。──原研哉

  他是个很重要的人,只要有他在,任谁都能变得开心。他的作品中,存在着一种超越了形态的「事件」感。──手冢贵晴&手冢由比他有能力把设计具象化为单纯明快的视觉表现,就像把复杂缠绕在一起的世界解开一样。这种能力,总之就是出众。──佐藤卓

  他的设计很明确而强烈,牵引着时代的温度与空气。今后希望他再多完成一些让人大吃一惊的作品……为我带来如同小孩子般「哇?!」一声脱口而出的惊奇。──深泽直人

  正确的解析力、大胆的想法、充满勇气的飞翔,这一切可士和先生都具备了。SMAP的一系列作品,就是他最大的成功实例吧。──篠山纪信

  相较于成熟的广告技术,他那种以街头文化的观点所完成、看来既大规模却又轻巧的机制,总让我敬佩。──山中俊治

  我觉得他的作品都是先用身体去感受再设计而成的。我认为无论喜欢他的设计与否,都会感受到其中的强韧精神。──小泉诚

  他的设计,最大的魅力在于「失去平衡前的0.1秒」。我发现这0.1秒应该是来自于他那又大又干净的房间吧。下次,我可以去弄脏你的房间吗?(笑)──日比野克彦

  我喜欢那种跨越艺术与设计界线的作品;我觉得他是个在一向追求美丽的平面设计世界中,加入了广告这种立体效果的人。──吉冈德仁

  我经常提醒自己要真诚率直,佐藤可士和使我更加确信其重要性。他就是这么一个让我能够信赖的人。──荒木信雄
他简约而抢眼的设计总是吸引我的注意。最喜欢的是手机「N702iD」的设计。在可士和先生的解说下,不由得想要更换机种(笑)。──熊谷隆志

  佐藤可士和先生给找的印象是「喜欢恶作剧」……他的设计中经常给人音乐的节奏感。──泷泽直己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佐藤可士和 Kashiwa Sato


  艺术指导/创意指导

  1965年生于东京。1989年毕业于多摩艺术大学,毕业后进入日本知名广告公司「博报堂」。2000年成立设计工作室「SAMURAI」。

  佐藤可士和为日本当今广告业界与设计业界的风云人物,作品包罗万象,跨足广告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空间设计,被誉为「能够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其简单、创新并富有视觉震撼力的作品,一再爲品牌形象及商品行销提出新的可能。

  代表性的作品包括:SMAP的宣传活动、麒麟极生的商品开发乃至广告活动、TSUTAYA TOKYO ROPPONGI的VI和空间指导、FAST RETAILING、乐天集团、明治学院大学的品牌形象、NHK教育台「游戏学英语」的艺术指导、NTT DoCoMo「FOMA N703iD」的产品设计、UNIQLO纽约旗舰店的创意指导、东京国立新美术馆的VI和标志计画等等,创新的观点以及整体的创意深获各界高度评价。

  曾获奖项包括:东京ADC大赏、东京TDC金赏、每日设计赏、朝日广告赏、龟仓雄策赏、JAGDA新人赏、日本包装设计金赏……等多个奖项,他也是东京ADC、东京TDC、JAGDA会员。

  佐藤可士和年表
  1965年  2月11日出生于东京,三兄弟姐妹中的长男,父亲是建筑师。
  1967年  此时所阅读的迪布纳(Dick Bruna)画册,是他对设计的原始体验。
  1968年  进入私立石神井育儿园,自己选择上绘画课。
  1972年  向往成为漫画家,常常对照着赤冢不二夫或永井豪的漫画作品重画。
  1981年  立志进入美术大学,开始到御茶之水美术学院上课。第一堂课时因为设计出汉密斯(Hermes)塑像而深受感动,决定走上艺术之路。
  1983年  想要进入平面设计系,二度报考艺术大学却都落榜。这阵子起,开始把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当成创意来源。
  1985年  进入多摩美术大学平面设计系就读。
  1987年  修完必修课程后,选修广告课程。在艺术指导中岛祥文的「报纸广告」课程中得知艺术指导的存在,很敬佩斋藤诚与井上嗣也。看到大贯卓也(当时服于博报堂)经手的「丰岛园」游乐园的电车内悬吊广告时,深受震撼,决定至博报堂就职。
  1989年  于中泽艺廊首度与朋友共同开设展览。毕业后进入博报堂公司。
  1995年 「本田 Integra」(~97年)获得ADC奖,名字开始见诸媒体。
  1996年 「本田 Step Wagon」(~2004年)成为一大话题。
  2000年  离开博报堂,在东京.南青山设立「SAMURAI」公司,自行设计内部装潢。
  2001年  在SMAP的广告活动中以红、蓝、黄三色展现平面设计的新风格,赢得ADC奖首奖。
  2002年  麒麟极生发泡酒(~2005年)极度简约的冷调风格,扭转发泡酒的负面印象,创造销售佳绩。
  2003年  将SAMURAI工作室搬迁至明治神宫前,与荒木信雄共同完成内部装潢等设计。
  2004年  于银座平面设计艺廊(Ginza Graphic Gallery)开设个展。
  2004年  担任三宅一生(~2007年)的广告与空间设计。
  2005年  为位于东京立川市的「富士幼稚园」设计园服与商标,以及该幼稚园的整体概念。(建筑由手冢贵晴+由比负责)
  2006年  「NTT DoCoMo FOMA N702iD」商品设计,此款手机销售逾一百万台。
  2006年  为11月10日开幕的「Uniqlo纽约全球旗舰店」担任创意指导。(室内设计/片山正通)。
  2007年  旗舰店「UT STORE HARAJUKU.」以「未来T恤便利商店」为概念,规划店内的商品包装与陈列方式,获得香港「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
  2007年  为东京国立新美术馆设计识别标志,获得好评。
  2008年  应日本邮局之邀,设计七款年贺状。
  2008年  为2月1日在代官山开卖的「Microsoft office 2008 for Mac」担任创意指导。(创意工作室/长谷川踏太)

译者简介

常纯敏


  1976年出生于台北。文藻语专日文科毕业,淡江大学应用日语系学士,同校日本研究所硕士,现为自由译者。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解决问题的「超级」整理术
好工作少不了整理术
艺术指导=医生
关键在于整理对方的思绪
不掌握本质,就无法创造好的结果
整理术能够扭转工作和生活!

第二章 一切从整理开始
你是否尚未认清问题本质就急于处理
随时对于这个复杂的社会抱持危机感
表面应付无法解决问题
按部就班学好整理术
依照「掌握状况→导入立场→设定课题」的顺序进行
问诊时不可轻忽微妙差异
导入立场,穷究问题本质
找出课题,问题就已解决一半
将课题视为想要征服的山,找出正确路径
从空间到思考,目标是三阶段整理

第三章 第一阶段:「空间」整理术――设定优先排序
空间整理的目的,在于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彻底整理,回避风险
透过身体力行,感受整理成效
从随身公事包的整理开始
公事包里的东西真的都是必需品吗
促进轻量化的手机进化
「空手」带来出乎意料的解放感
「舍弃」的勇气将雕琢价值观
舍弃是与「不安」的战斗
若要舍弃,必须设定优先排序
舍弃也是与「暂且」的战斗
创造最佳的办公桌环境
一旦决定物品的固定位置,就变得容易掌握
举棋不定时,请比较功能类似的物品
文件或资料只保留最终版本
柜子的多余空间可充当临时避难所
名片的整理分类方法
虚拟空间也是简单至上
档案的命名最为重要
电脑内也要规画自由空间
利用「框架」提升办公环境的舒适度
援用虚拟空间的办公室空间整理术
一旦决定「外框」,就能掌握整体印象
亲身学习辨别重要事物

第四章 第二阶段:「资讯」整理术――导入独自立场
对资讯提出立场,穷究问题本质
导入立场的最终目标是导出远景
在对方心中建构形象
找出理想的「远景」
一旦确定立场,就能看见远景
如何寻找个人立场
探索本质的重点是退一步观察
抛开自以为是,视野更加开阔
转换立场终于导出:明治学院大学的远景
改变想法,缺点也能变优点
以识别标志表现远景精髓
宛如解读暗号般组成:国立新美术馆标志
蒙昧不清的状况难以找出强力立场
以「全新」的立场将一切转为优势
在表现阶段确实琢磨远景
一旦迷惑,就试着想像具体场景
随时保持寻找远景的积极态度

第五章 第三阶段:「思考」整理术――将思绪资讯化
将思绪资讯化,提升沟通精确度
了解自己难如登天
一切要从将思绪置换成语言开始
提出假说,确认对方想法
佛洛伊德的心理疗法「无意识的意识化」
自我无意识的意识化:DoCoMo手机
产品完成后,摸索概念的语言化
向自己提出假说,进而发现概念
找出与自己的接点:地方产业的品牌推广
没有真实感,就无法产生问题意识
唯有视如己出,才能产生真实感
琢磨擦亮本质:UNIQLO的「应有面貌」
问诊间发现UNIQLO的本质
标志设计加入日本品牌的气概
深入无意识:FAST RETAILING的企业识别
如何导出脑海里的远景
提出假说,探索客户的思绪
以大红标志表现「革新」立场
设计全新的T恤选购法:UI
从T恤的媒体性所产生的商业模式
世界第一T恤品牌的系统设计
利用保特瓶将问题点扭转为附加价值
整理思绪的成果:全新医院形象
探究现今医疗环境的问题本质
概念是「复健休闲中心」

第六章 整理术开启新灵感之门
最重要的关键是找出立场
只要抱持目的,技巧就能活起来
答案一定就在眼前!

后记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