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之編寫齣版,東西學界均不遑多讓,一般或以日本學者古城吉貞於1897年齣版的《支那文學史》,以及英國學者Herbert A. Giles於1901年齣版之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為開山之作。惟以中文撰寫者,則當推林傳甲(1877-1921)為京師大學堂國文課程編寫之《中國文學史》講義(於光緒30年──1904印行,署名林歸雲)為先驅,至今已超過一百年曆史。不過,作者林傳甲於序言中自稱,乃是仿日本早稻田大學《支那曆朝文學史》(東京:博文館,明治三十一年──1898)之意而成書。按,林傳甲的文學史,主要是依據中國傳統學術範圍為體例,其中包羅傳統圖書分類之經史子集,故而舉凡文字、音韻、訓詁、文章、群經,乃至金石、書法等均涉及,實際上類似有關中國國學之微型百科全書。
如果將中國文學放在世界文學的大螢幕上來觀察,最突顯的特質,就是中國文學曆史之悠久,傳統之持續不斷。這是現今的任何西方國傢之文學史所望塵莫及者。雖然當今西方文學史傢,往往視西元前數百年的希臘神話與荷馬史詩為其文學源頭,惟值得注意的是,此後卻因在不同地區民族意識的興起,加上各地區方言的強勢發展,遂紛紛形成不同族群語言的「國傢」,乃至産生不同國傢地區自有的文學傳統,各有其文學史的範疇。美國漢學傢海陶瑋教授(James Robert Hightower)即嘗於其論〈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一文中指齣,在西方諸國傢之中,如果論及英國文學,通常從第八世紀初的英國史詩〈貝奧沃夫〉(Beowulf)開始;法國文學,乃從十一世紀的法國傳奇詩〈羅蘭之歌〉(Chanson de Roland)開始;西班牙文學,則從十二世紀的西班牙傳奇詩〈熙德〉(Cid)開始;義大利文學,則從十三四世紀義大利詩人但丁(Dante, 1265-1321)的作品開始……。反觀中國文學,僅從《詩經》中收錄的作品算起,已有三韆多年曆史,其傳統始終持續不斷。這當然和中國文化傳統之持續,文字之統一,不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