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之编写出版,东西学界均不遑多让,一般或以日本学者古城吉贞于1897年出版的《支那文学史》,以及英国学者Herbert A. Giles于1901年出版之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为开山之作。惟以中文撰写者,则当推林传甲(1877-1921)为京师大学堂国文课程编写之《中国文学史》讲义(于光绪30年──1904印行,署名林归云)为先驱,至今已超过一百年历史。不过,作者林传甲于序言中自称,乃是仿日本早稻田大学《支那历朝文学史》(东京:博文馆,明治三十一年──1898)之意而成书。按,林传甲的文学史,主要是依据中国传统学术范围为体例,其中包罗传统图书分类之经史子集,故而举凡文字、音韵、训诂、文章、群经,乃至金石、书法等均涉及,实际上类似有关中国国学之微型百科全书。
如果将中国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萤幕上来观察,最突显的特质,就是中国文学历史之悠久,传统之持续不断。这是现今的任何西方国家之文学史所望尘莫及者。虽然当今西方文学史家,往往视西元前数百年的希腊神话与荷马史诗为其文学源头,惟值得注意的是,此后却因在不同地区民族意识的兴起,加上各地区方言的强势发展,遂纷纷形成不同族群语言的「国家」,乃至产生不同国家地区自有的文学传统,各有其文学史的范畴。美国汉学家海陶玮教授(James Robert Hightower)即尝于其论〈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在西方诸国家之中,如果论及英国文学,通常从第八世纪初的英国史诗〈贝奥沃夫〉(Beowulf)开始;法国文学,乃从十一世纪的法国传奇诗〈罗兰之歌〉(Chanson de Roland)开始;西班牙文学,则从十二世纪的西班牙传奇诗〈熙德〉(Cid)开始;义大利文学,则从十三四世纪义大利诗人但丁(Dante, 1265-1321)的作品开始……。反观中国文学,仅从《诗经》中收录的作品算起,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其传统始终持续不断。这当然和中国文化传统之持续,文字之统一,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