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后一定要做对的15件事情:第一次的成功很重要

20岁后一定要做对的15件事情:第一次的成功很重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个人成长
  • 自我提升
  • 20代
  • 人生规划
  • 成功学
  • 习惯养成
  • 思维模式
  • 目标设定
  • 情绪管理
  • 职场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大学毕业了,你可以赚钱养活自己了,你真正成年独立了,那么你的人生该由谁来做主?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迪乌斯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建筑师。」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不要急于从别人身上寻找成功的捷径,而是要走好自己的第一步,树好自己的第一个理想、学会职场的第一个法则、选好第一个行业、找好第一份工作、养成第一个好习惯……因为一个成功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本书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从15个方面作为切入点。详尽地阐述了面临抉择和机遇时开启第一次成功之门的不二法则和经典智慧。

【编辑推荐】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成功的人,而且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那种特别成功的人士,他们为什么能做到?他们有特异功能吗?不是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不同的就是他们不断地争取第一次的成功,在这之后,又能够珍惜每一次的成功。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个人成长、职业规划和人际关系的书籍简介,旨在为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提供一套实用的行动指南,帮助他们在人生的关键起步阶段建立稳固的基础。 --- 《破局之道:二十岁的行动手册与自我重塑》 书籍简介 二十岁,是人生最富变数、也最充满可能性的黄金十年。这个阶段的每一个选择,都如同在未知的地图上标记第一个路标,它将深刻地影响未来数十年的航向。然而,太多的年轻人感到迷茫、焦虑,他们拥有无限的精力,却常常不知如何有效输出;他们渴望成功,却不清楚成功的路径在哪里;他们渴望人际连接,却在面对复杂关系时感到无措。 《破局之道:二十岁的行动手册与自我重塑》正是一本为处于此关键转折点的你量身打造的实用指南。本书摒弃空泛的励志口号,专注于提供一套结构化、可执行的“行动蓝图”,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掌握职场生存法则、建立核心竞争力,并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个人成长体系。 本书内容分为三大核心模块:“认知重塑与心智构建”、“职场破局与技能升级”以及“关系构建与生活平衡”,每一个模块都对应着二十岁青年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 第一部分:认知重塑与心智构建——从“我想做”到“我能做”的转变 这个阶段的核心在于建立一个适应高速变化世界的底层操作系统。许多二十岁的困境并非能力不足,而是思维框架的滞后。本书将引导读者进行一场深刻的“心智升级”: 1. 告别“即时满足陷阱”与延迟满足力的培养: 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社会中,信息过载如何削弱我们的专注力和长期规划能力。我们提供一套“注意力预算管理系统”,教你如何识别并屏蔽那些消耗精力却无产出的活动(如无目的的社交媒体浏览),并系统地训练“延迟满足感”——这是区分平庸与卓越的基石。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设立“三年目标里程碑”,并将其拆解为可量化的季度行动计划,确保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而非好高骛远。 2. 建立“成长型思维”的实践路径: “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这个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本书超越了理论层面的阐述,提供了一套“错误日志”记录与复盘方法。我们鼓励读者将失败视为数据点,而不是个人价值的否定。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你将学会如何快速从挫折中提取经验教训,将“失败的成本”转化为“成长的复利”。 3. 主动风险承担与“安全区”的拓展: 二十岁是试错成本最低的时期。本书探讨了“适度冒险”的哲学,指导读者如何区分“鲁莽”和“有准备的冒险”。我们将介绍一套“最小可行性行动(MVA)”框架,帮助你在启动一个新项目、学习一项新技能或进入一个新领域时,以最小的投入去验证最大的可能性,从而系统性地扩大自己的舒适区。 第二部分:职场破局与技能升级——打造你的核心价值 对于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说,第一份工作、第一份简历,乃至第一次向上级汇报,都充满挑战。《破局之道》将聚焦于那些被职场老手视作“常识”,但新丁们往往一头雾水的高效工作方法论。 1. 掌握“向上管理”的艺术而非阿谀奉承: 职场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有效管理你的上级。本书不教你如何取悦领导,而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值得被信任的资产”。内容包括:如何精准把握老板的期望(明确目标的优先级)、如何提供“解决方案式”的汇报(而不是单纯的问题罗列),以及如何在关键时刻,用数据和事实支撑你的专业判断,从而赢得决策权。 2. 构建“T型人才”的深度与广度: 在这个高度专业化的时代,单一技能已无法保证立足。本书倡导“T型人才”模型:在某一个领域(T的垂直部分)深耕至行业平均水平之上,同时在多个相关领域(T的水平部分)保持基础认知和跨界协作能力。我们将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你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核心专业技能的“精通之路”,并同步进行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学习。 3. “信息资产”的积累与变现思维: 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本身就是财富。《破局之道》强调将工作中的经验、遇到的难题、阅读的资料,系统地转化为个人“信息资产库”。你将学习如何使用笔记工具(如卡片盒笔记法或知识图谱)来结构化地存储和检索这些信息,并最终将积累的知识体系,转化为个人品牌、副业收入或职场晋升的有效弹药。 第三部分:关系构建与生活平衡——稳固你的长期发展根基 人脉与健康是支撑一切事业的“基础设施”。二十岁时建立的关系质量和生活习惯,将直接影响四十岁时的抗风险能力。 1. 建立“高质量社交圈”的筛选机制: “你就是你最常交往的五个人的平均值。”本书提供了一套实用的“社交投资回报率(SIR)”评估工具。指导读者如何识别那些能够提供高质量反馈、相互促进成长的“盟友”,并果断地减少在“能量吸血鬼”式关系上的投入。我们将深入探讨“利他思维”在人际关系中的具体应用,教你如何在给予中获取真正的尊重和支持。 2. 财务基础的建立与“第一桶金”的稳健积累: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建立正确的金钱观至关重要。本书避开复杂的投资技巧,而是聚焦于“防御性理财”:如何制定一个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储蓄计划、如何高效管理债务(如助学贷款),以及如何建立“应急储备金”这个保护伞,确保一次意外不会让你偏离职业轨道。 3. 打造专属的“精力复原”系统: 高效工作的前提是充沛的精力。本书将运动、睡眠和心智休息视为“不可妥协的生产力工具”,而非生活中的“可选项”。我们将提供基于科学研究的“精力管理”策略,帮助你根据自己的生物钟,设计出最适合你的工作与休息的节奏,确保你在二十多岁的黄金打拼期,能够持续输出,而非早早透支。 结语: 《破局之道:二十岁的行动手册与自我重塑》不是一本让你读完后感到热血沸腾的读物,而是一本让你合上后立即就能开始行动的“操作手册”。它为你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助你在人生的起点站稳脚跟,用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将你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一步步落实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成就。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拥有清晰的行动框架,才是最大的确定性。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武庆新


  专业图书编辑、自由撰稿人、图书策划人,出版多部着作。

图书目录

前  言    

树好第1个理想  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
012.唯有立志者方能成大事
014.找出自己的核心目标,并全力以赴地朝目标迈进
018.以现有的条件为出发点向梦想迈进
021.深造只是求学的一个过程,但不是人生最终的目标

学会第1个法则   懂得职场里的春秋,才能玩转职场
026.工作意味着责任,任何时候都不要找借口
030.同事不等于朋友,相处要保持距离
034.职场中没有绝对的公平,不要一味寻求公平的待遇
037.办公室中不要产生工作之外的关系
041.祸从口出,闲谈莫论他人是非与隐私

选好第 1 个行业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046.不但要你喜欢工作,还要让工作喜欢你
049.认准自己的天赋,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053.职业的选择一定要与自己的个性相匹配
057.只要找对方向,跨专业就业不失为一条好路子
061.「冷门」做好了,同样也可以成功

找好第1份工作  从学生到员工,真正成为一个「大人」
066.与一家有发展的小公司共同成长,你的前景会更好
069.不要问公司能为你做什么,要问你能为公司做什么
072.在第一份工作这条起跑线上,学历并不代表一切
075.只要热诚地对待工作,再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079.大企业也有劣势,不要盲目加入

养成第1个好习惯  成功者与失败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习惯
086.沟通,职场中必备的一项能力
089.时不我待,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093.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
096.消灭「沉稳」坏习惯,工作绝不拖延
100.遇事多考虑,切不可草率行事

积累第1份经验  经验是硬实力,比学历更有用
104.成功,只需不断超越自我
107.实力的前提是学力,用学力积累实力
110.失败面前不要说「如果」,而要想「如何」
113.少沾点好事多干点活,在吃亏中积累经验

顶住第1个压力  修炼心灵,把自己变成坚不可摧的钢铁战车
118.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情,就能安然渡过每一个难关
121.时刻告诉自己:「我能行!」
124.世上本不存在完美,不要刻意去追求
128.保持冷静的头脑,面对选择及时作出割舍
132.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遇事多忍一忍
136.行事要有耐心,绝不能过于仓促

跟对第1个老板  跟对人才能做对事
142.那些折磨你的「坏」老板,对你事业的发展会更有利
146.相对于能力,老板更看重忠诚
150.「坏」老板对你的帮助,远远胜过「好」老板

当好第1个下属  牢记自己的身分,维护老板的权威
154.永远不要触犯老板的权威
156.跟老板打交道要谨言慎行
160.赞美老板要赞美到点子上
164.越级汇报工作,职场上的大忌
167.老板面前不要轻易说「不」

交好第1个贵人  一个贵人可影响并改变你的一生
172.阅人无数,不如有贵人指路
175.人脉网路支撑你取得骄人成就
179.谦虚谨慎,人脉关系网最好的「补品」
183.真心实意地帮助别人,会使你的人脉更加宽广
186.同一个屋檐下要以「和」为贵

做好第1次晋升  规画好晋升之路,给老板一个提拔你的理由
192.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把工作当自己的事业
196.晋升只需比别人多做一点点
199.适当地秀一秀自己的成绩
203.像老板一样思考,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

当好第1个领导  从一个被管的人顺利变为一个管人的人
208.驾驭好自己的团队,让团队爆发出惊人的能力
212.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让下属心悦诚服地追随你
215.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言必行、行必果
218.像宰相一样,以自己超人的胸怀去容人
222.公私分明,正己立身

跳好第1次槽  通过选择,找到属于自己的职场座标
228.跳槽,卧槽,哪个更适合你?
234.跳槽要越跳越高,越跳越适合自己
238.积极沟通,迅速在新公司立足
241.跳槽后,还要从原来的上司、同事那里淘出「金子」来

挖掘第1桶黄金  别拿年轻当借口,创业其实离你很近
248.不要囿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用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252.选择好自己的路,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256.要想创业,必须具备创业的素质
261.对于创业者,信誉比金钱更重要
264.出奇才能制胜,不要被经验束缚住自己的新思想

用好第1份薪水  钱财需要打理,理财决定命运
270.少壮不理财,老大徒伤悲
273.学会理财比获得高薪更重要
276.投资不等于理财,只是理财的一部分
279.保险不是必需的,但是必要的
283.谨慎消费,千万别做「卡奴」

图书序言

前言
 
  从你的出生之日起到你大学毕业,你的人生基本上都是被别人所操控的。在父母的安排下,你从小学读到中学,从中学读到大学,这一路下来都是你的父母替你规画好了,因为你还没有独立。这里的「独立」是以经济上的独立为标准的,你没有独立就意味着你还没有成年;你没有成年,你就必须接受你父母为你规画的人生之路。但是现在你大学毕业了,你可以赚钱养活自己了,你真正成年独立了,那么你的人生该由谁来做主?

  世界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一切都得靠自己!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成功的人,而且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那种特别成功的人士,他们为什么能做到?他们有特异功能吗?不是的,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不同的就是他们不断地争取第一次的成功,在这之后,又能够珍惜每一次的成功。

  总是模仿别人的人不会取得成功,哪怕他模仿的是一个成功者。成功是难以复制的,它本来是一种原创的力量,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创造。如果一个人总是偏离自我而试图成为别人,或者试图去表现其他人而不是自己,那么他模仿的程度越大,他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

  刚刚步入职场的年轻人,不要急于从别人身上寻找成功的捷径,而是要走好自己的第一步,树好自己的第一个理想、学会职场的第一个法则、选好第一个行业、找好第一份工作、养成第一个好习惯……为自己人生之路做好铺垫。

  德国军事理论家克劳迪乌斯说过:「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建筑师。」是的,要想成功就要做好自己的人生规画,为实现这些规画中的目标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争取第一次成功,其实就是蓄势待发、厚积薄发,成功也会因此而持续发展。

  愿本书成为你人生道路上的启蒙老师,引领你走向成功,成就辉煌!


图书试读

树好第1个理想——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

唯有立志者方能成大事

每个人的性格、气质和兴趣各不相同,志向也必然不同。但不论怎样不同,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唯有立志者方能成大事。

心在哪里,路就在哪里。有了理想,才有做人的气魄和胆略,才有成功的决心和毅力。没有理想,一切的人生规画都无从谈起,就算一生奔波,你也只是一只四处乱撞的没头苍蝇罢了

周朝时有个老人。一天,这个老人在路上哭泣,有人问其原因,他回答说:「我年轻时得到礼乐教化的成就,可是当时的君主喜欢任用饱读诗书的老成之人。待我读书有成后,君主死去了,后主偏爱兵法。待我又学成兵法之时,后主又死去了,而新君主喜好任用有朝气的少年人,可是我年岁已经老了。就这样,我一生都不曾得到过重用。」

事实上,老人的这番话正是绝大多数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心态的现实写照。在校园里,人人都听说现实如何的残酷,社会如何的无情,但却从未亲身经历过。他们从校园中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所想的第一件事便是怎样做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结果,很多人只是盲目地追赶社会潮流,盲目地适应社会而忘了自己的理想,如同没有航向的船一样,最终迷失在茫茫的大海中,被漩涡与礁石一点点地吞没。

当年,汉高祖刘邦在见到秦始皇出游车驾的时候,发出了「大丈夫当如是」的感慨,而这声感慨最终鞭策着刘邦兴义军、灭秦朝、败项羽,成就了大汉王朝绵延四百余年的辉煌基业。成为一个君王是刘邦的理想。刘邦之后所做的一切,也就因此而有了明确方向,他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理想而努力的,而他的人生也因此不再跑偏,一路向着目标而去。

耶鲁大学曾做过一个调查。研究人员选定一个班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并向他们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对未来有具体的理想和规画吗?」有的学生很干脆,马上说出自己将来打算做什么;有的学生很茫然,因为他们平时就很少想自己将来会做什么;有的学生则很犹豫,他们似乎有理想,但又说不出来是什么。经过统计,只有百分之十的学生确认自己有明确的理想,对此,研究人员未做任何评论,而是接着提出了一个要求:「既然有具体的志向,那么能否将它写在纸上呢?」那些明确表示自己有目标的学生,很快地将他们的志向写了下来。据研究人员的统计,其中只有百分之四的学生的目标是真正具体、可操作的。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当下,我脑海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二十岁?我都过了好几年了,这还有用吗?」但读了几页之后,我发现它讲的东西,其实对任何一个还在摸索人生方向的人,甚至是对一些已经进入职场一段时间,却感觉有点停滞不前的人,都有启发。它不会去讲一些高大上的理论,而是从很生活化的角度,去谈一些大家都会遇到的困境,然后提供一些不一样的观察视角。我特别喜欢书里讨论的关于「选择」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痛苦,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选择,而是因为我们没有为自己的选择做好准备,也没有从每一次选择中学习。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不是在教你「怎么成功」,而是在教你「怎么不让自己的人生遗憾」。这种循序渐进、引导思考的方式,比那些直接给出成功秘诀的书,反而更有力量。它让我开始反思,自己在二十几岁的时候,有哪些事情可能可以做得更好,又有哪些事情,我现在还能去弥补。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是被书名吸引的,觉得「20岁后一定要做对的15件事情」听起来就很唬人,但又有点让人好奇。读完之后,我觉得它并没有夸大其词,而是用一种比较温和、但又很坚定地语气,来提醒我们一些人生中比较重要的功课。它不是那种读完就让你立刻脱胎换骨的书,更像是一本可以放在床头,随时翻阅的「人生指南」。我喜欢它里面没有过于绝对的论调,而是更侧重于引导你去思考,去发掘自己内心的声音。它里面提到的一些概念,比如「第一次的成功很重要」,让我重新理解了「成功」的定义,不再是单一维度的衡量标准。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累积性的成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学习的能力。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跟你分享他的人生智慧,让你少走一些弯路,或者是在迷茫的时候,找到一些方向。它让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懂得如何去选择,如何去经营,如何去珍惜。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对我来说,最大的触动点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标准答案」,而是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过去这几年的一些选择和想法。我记得书里提到一个点,大概是说「第一次的经验往往会影响我们对未来事情的看法」,这句话真的说到我心坎里去了。你想想看,我们第一次找工作,第一次谈恋爱,第一次创业(就算是很小的生意),第一次去旅行… 那些第一次的经历,无论好坏,都会在我们心里留下很深的烙印,甚至会影响我们之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时的心态和行为模式。这本书就是提醒我们,在二十岁这个人生重要的十字路口,要去谨慎地经营好自己的「第一次」,去争取那些能让你在未来更自信、更从容的「第一次」的成功。当然,它也讲到,即使第一次不成功,也不要气馁,重点是要从里面学到东西,然后继续往前走。这种「正视第一次」的提醒,比那些叫我们「一步到位」的书,来得更接地气,也更能引起我的共鸣。它让我觉得,原来那些曾经让我感到迷茫和焦虑的「第一次」,也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只要懂得从中汲取养分。

评分

我最近在跟朋友讨论这本书,他们有人觉得这本书很写实,也有人觉得它有点太理想化了。我个人觉得,它写实的部分在于它点出了很多年轻人在面对人生课题时的普遍心态,比如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对成功的渴望,还有在选择面前的犹豫不决。但它所谓的「理想化」,可能是在于它希望我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争取那些「对的」选择,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实现。不过,我觉得这本也还好,它并不是叫你立刻变成超人,而是提醒你在现有的基础上,去做出一些更有意识的、更有方向性的努力。它里面有一些小故事或者案例,读起来都蛮有意思的,不会让你觉得枯燥乏味。最重要的是,它不是那种读完就忘的「快餐书」,而是会让你在读完之后,时不时会回想起里面的某句话,然后开始默默地在心里做一些调整。它不是那种强行给你灌输某种价值观的书,而是给你提供一些思考的框架,让你自己去填满内容。

评分

厚!这本《20岁后一定要做对的15件事情:第一次的成功很重要》,我当初在书店翻到的时候,就觉得这名字是不是有点太「铁口直断」了?好像人生二十岁之后,没照着这清单来,就会怎样怎样似的。不过,Anyway,还是把它带回家了。老实说,我拿到书的时候,心里还在嘀咕,这么老套的题目,能有什么新意?毕竟现在网路上关于「人生规划」、「青年成长」的资讯多到爆炸,随便搜一下都有一堆。但打开来读,嗯… 感觉跟我想的还是有点不一样。它没有那种很鸡汤、很空泛的鼓励,也不是一股脑儿地灌输你「一定要」的道理,而是比较像一位过来人,用一种很亲切、很生活化的方式,跟你聊聊他(她)觉得在二十岁这个阶段,有一些事情如果能够早点想清楚,或者早点去尝试,对未来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它不会告诉你具体怎么做,比如「你要去考什么证照」或者「一定要存多少钱」,而是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提醒你一些思维上的盲点,或者是鼓励你去探索一些你可能没意识到的可能性。读起来的感觉,不像是在接受什么权威的指导,反而比较像是在跟一个很有智慧的朋友聊天,他(她)会拋出一些问题,让你自己去思考,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