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是在描述一位女性追尋獨特自我的故事。二次大戰期間,茱莉雅正值妙齡,對人生懵懵懂懂、毫無方嚮。後來她加入瞭間諜組織,橫越大半個地球到錫蘭(今斯裏蘭卡)、重慶和印度。1946年與外交官保羅•柴爾德(Paul Cushing Child)結婚,婚後旅居巴黎,學習烹飪,偕同友人閤著《精通法式料理藝術》(Mastering the Art of French Cooking),該書後來顛覆瞭美國的飲食文化。大膽自信的茱莉雅,憑著過人的抱負,挑戰高不可攀的貴族化法式料理,把廚藝精練至爐火純青,並成為第一位教育電視颱的明星,為日後美國料理的蓬勃發展開啓瞭先河。茱莉雅的生平,不隻是一個大器晚成的傳奇故事而已,也是近代美國社會發展的紀實──從經濟大蕭條的時代,經曆動盪的六○年代及富足的八○年代,到美國廚房的環保綠化年代。茱莉雅影響瞭戰後嬰兒潮世代、性革命年代、女性解放運動。而她與保羅・柴爾德的婚姻更是長達數十年的愛情故事,浪漫動人,雋永獨特。 本書收錄許多全新第一手的資訊與見解,作者史比茲以他撰寫暢銷傳記《披頭四傳》的一貫技巧,以深入動人的筆觸,為這位美國當代飲食史上最受人喜愛、最具影響力的女性,勾勒齣有趣、溫暖人心的冒險曆程。
茱莉雅已經知道莫拉許來找她的目的:談她的節目,在電視上教烹飪。好吧,那是教育電視颱,隻是小頻道,但是劍橋有很多人都隻看W G B H(保羅戲稱劍橋人是「書呆子」)。有瞭自己的節目,就有機會嚮更多的讀者宣傳《精通法式料理藝術》,也許還可以推廣私人烹飪課,或她夢想成立的烹飪學校也說不定。「保羅非常支持。」後來在《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節目中介紹茱莉雅烹飪時段的查爾斯•吉布森(Charlie Gibson)這麼說。「她告訴我,一開始她對於要不要上電視還舉棋不定,但保羅鼓勵她試試看。」保羅說,電視可以帶給她獨特的光環、特殊的東西,就像甘迺迪的形象或《摩登原始人》(Fred Flintstone)的經典呼喊聲(Yabba-Dabba-Doo)一樣。對許多美國人來說,那像個可辨識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