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大师凋零,甚或污名的时代。
举目四望,众声喧哗的当下,多的是所谓的「专家」,而少见真正的「知识份子」,多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颓废的犬儒主义者」,却少见躬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大师。
但当我们静下心来,逆着中国百年凝目回望,历史烟尘处,依稀有一群孑然挺立的身影,闪烁光芒。那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里的苦难记忆,也是诸子争鸣、大师迭出的辉煌时刻。他们不仅有着深切沉痛的现实关怀,而且保持着傲拔独立的志趣与人格。
《百年大师》分为上下两册,用风气之先、家国情怀、文化基座、学术崑崙、狂狷名士、人文典范、思想行者、科学高峰、人间性灵和美的世界等十个关键字,试图还原一个个重要的时刻与场景,努力勾勒出百年来的百位大师。
从器物到制度,从革命到启蒙,再到「救亡压倒一切」,这些大师往往满怀乌托邦式的激情,却每每在冰冷现实中折戟沉沦。这是「道尊于势」的残酷与无奈,也试炼着他们的智慧与嵴樑。百位大师走过颠簸的道路,在挣扎中迷失,又在失意后感悟,也为百年后的我们,提供了一种生命的思量与前行的座标。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回到刚刚过去便已尘封的百年历史,追赶尚未走远但已忘却的大师身影,让我们抱持着「温情与敬意」,一起静静体悟那些痛苦而伟大的灵魂,共同汲取那份超越时代泥淖的力量。
「与大师邂逅,是一场伟大心灵的精采对撞;大师让我们渴望超越,瞻仰伟大,汲取智慧。」
「一个人缺乏大师精神的滋养,灵魂是贫瘠的。大师如望文山,如瞻大河,大师让我们感悟人生,将生命洞穿;唯有真理才能直指人心,唯有经典才能超越。」
郑贞铭教授与丁士轩以三年时间编着《百年大师》,以百年来两岸的大师,激励青年,以大师为典范。是价值混淆时代的指南,也是家长、师长指导子弟最好的典范。
大师在校园,是一条最美丽的风景线。
一百位大师,一百种典范;一百个故事,一百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