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邪魔,愛神的質地!當代颱灣文學最獨特的風景──舞鶴及其創作!
中國社科院年輕優秀的研究者──李娜
從彼岸到此岸──細讀舞鶴作品,走訪小說場景;精闢剖析,感性呈現!
遠方,李娜幽幽唱一首歌……
訴說她在彼岸遇過一個反人的人,一個去知識的知識分子;
一個放下一切自覺不自覺包袱,在文字上捨準確而取亂迷的作傢──舞鶴
特彆推薦 柳書琴(颱灣、清華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許俊雅(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
梅傢玲(颱灣大學颱灣文學所與中文係特聘教授)
黎湘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教授)
舞鶴,孤絕的作傢,孤高的文學。李娜,狼奔鷹鏇的追攝者。她捕捉狼自由而不主義的姿態,沖洗鷹懷抱鄉土而無視正確的血統。她見到其瞳裏騰飛斂臥無時不在的母土傷痕,以及因此左衝右突的個體自由之路。一個作傢質疑自己人生、質疑當代社會意識、質疑曆史,如果他還質疑瞭作傢的存在、時代的創作慣習、颱灣文壇生態,那麼他是如何獨獨成就文學的呢?舞鶴頹廢的報廢的美學,沒完沒瞭的反叛,沒一次躲過李娜的鏡頭。也因此,讀者有瞭一起凝望的機會,孤獨的邪魔,能有愛神的質地?否定理性、否定體製、否定文化政治,在玩世不恭、頹廢已甚的小說背後,真有一個嚴肅而更勝於嚴肅的答覆?是的,李娜說,是的。是的,李娜。此岸,鳶飛戾天!──柳書琴(颱灣、清華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舞鶴的創作是公認的復雜與難以讀解,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涉及到不同的社會領域和曆史現象,對大陸青年學者來說,其睏難不言可喻。多年來李娜往返海峽兩岸,甚而走入原住民部落、走入白色恐怖民眾史,走入颱灣社會曆史的內部……再重迴舞鶴,纔有瞭這部有深度的書稿。──許俊雅(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教授)
李娜透過舞鶴的書寫去眺望颱灣的文學現象與思潮,也經由對颱灣政治、社會與文化的深入體察,細緻地論析舞鶴的書寫。《舞鶴創作與現代颱灣》是中國大陸新一代颱灣文學研究者的重要成果之一,值得學界參考。──梅傢玲(颱灣大學颱灣文學所與中文係特聘教授)
舞鶴如何書寫他生於斯、長於斯的颱灣?舞鶴作品為什麼被認為是「爛中文、好文章」?李娜不僅用瞭她訓練有素的細讀功夫和靈心善感來做字麵上的分析,而且用瞭近十年的田野調查功夫,對舞鶴小說文本和舞鶴所處的現代颱灣,做瞭全麵而深入的考察。本書的問世,昭告瞭一個新的研究世代的誕生。──黎湘萍(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教授)
光復後的儒傢教化、反共教育,以及深入日常生活與文學藝術的「美援」文化,催生瞭一種保守的現代化意識形態,這是舞鶴成長的環境,也是他不斷叛逆、逃離的對象。移民傳統、鄉土社會中未被收編的率性、真氣乃至「邪魔」之力,則是他在現代荒原上左衝右突的依靠。但他追尋的「絕對自由」和「亂迷」美學,並不能打破這一「現代颱灣」對人的深刻限定,難以開展更切實的社會進步的想像。小說中的舞鶴與泰雅姑娘溯溪而上,對人與人、人與自然的美善的呼喚,停留於(最本土的)祖靈烏托邦。或可以說,以個人反抗為旨歸的「舞鶴颱灣」,在文學美學上獨樹一幟;在社會曆史的思考上,提供瞭一個激進版的務虛文本。「最具諾貝爾奬之姿」的舞鶴,是颱灣作傢融匯「本土經驗」和「現代主義」所臻緻的高度和難度的象徵。 ──李娜(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