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鹤台湾

舞鹤台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孤独的邪魔,爱神的质地!当代台湾文学最独特的风景──舞鹤及其创作!
中国社科院年轻优秀的研究者──李娜
从彼岸到此岸──细读舞鹤作品,走访小说场景;精辟剖析,感性呈现!

  远方,李娜幽幽唱一首歌……
  诉说她在彼岸遇过一个反人的人,一个去知识的知识分子;
  一个放下一切自觉不自觉包袱,在文字上舍准确而取乱迷的作家──舞鹤

特别推荐

  柳书琴(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
  许俊雅(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梅家玲(台湾大学台湾文学所与中文系特聘教授)
  黎湘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

  舞鹤,孤绝的作家,孤高的文学。李娜,狼奔鹰旋的追摄者。她捕捉狼自由而不主义的姿态,沖洗鹰怀抱乡土而无视正确的血统。她见到其瞳里腾飞敛卧无时不在的母土伤痕,以及因此左冲右突的个体自由之路。一个作家质疑自己人生、质疑当代社会意识、质疑历史,如果他还质疑了作家的存在、时代的创作惯习、台湾文坛生态,那么他是如何独独成就文学的呢?舞鹤颓废的报废的美学,没完没了的反叛,没一次躲过李娜的镜头。也因此,读者有了一起凝望的机会,孤独的邪魔,能有爱神的质地?否定理性、否定体制、否定文化政治,在玩世不恭、颓废已甚的小说背后,真有一个严肃而更胜于严肃的答覆?是的,李娜说,是的。是的,李娜。此岸,鸢飞戾天!──柳书琴(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教授)

  舞鹤的创作是公认的复杂与难以读解,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涉及到不同的社会领域和历史现象,对大陆青年学者来说,其困难不言可喻。多年来李娜往返海崃两岸,甚而走入原住民部落、走入白色恐怖民众史,走入台湾社会历史的内部……再重回舞鹤,才有了这部有深度的书稿。──许俊雅(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李娜透过舞鹤的书写去眺望台湾的文学现象与思潮,也经由对台湾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深入体察,细致地论析舞鹤的书写。《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是中国大陆新一代台湾文学研究者的重要成果之一,值得学界参考。──梅家玲(台湾大学台湾文学所与中文系特聘教授)
  
  舞鹤如何书写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台湾?舞鹤作品为什么被认为是「烂中文、好文章」?李娜不仅用了她训练有素的细读功夫和灵心善感来做字面上的分析,而且用了近十年的田野调查功夫,对舞鹤小说文本和舞鹤所处的现代台湾,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本书的问世,昭告了一个新的研究世代的诞生。──黎湘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

  光复后的儒家教化、反共教育,以及深入日常生活与文学艺术的「美援」文化,催生了一种保守的现代化意识形态,这是舞鹤成长的环境,也是他不断叛逆、逃离的对象。移民传统、乡土社会中未被收编的率性、真气乃至「邪魔」之力,则是他在现代荒原上左冲右突的依靠。但他追寻的「绝对自由」和「乱迷」美学,并不能打破这一「现代台湾」对人的深刻限定,难以开展更切实的社会进步的想像。小说中的舞鹤与泰雅姑娘溯溪而上,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美善的唿唤,停留于(最本土的)祖灵乌托邦。或可以说,以个人反抗为旨归的「舞鹤台湾」,在文学美学上独树一帜;在社会历史的思考上,提供了一个激进版的务虚文本。「最具诺贝尔奖之姿」的舞鹤,是台湾作家融汇「本土经验」和「现代主义」所臻致的高度和难度的象征。 ──李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李娜


  河南焦作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从事台湾文学研究。近年来尤关注两岸当代文学的社会参与、原住民文化及其传统的再造。参与《百年排湾》、《流浪之歌》原住民音乐专辑工作与民众口述史调研。着有《林班歌 部落志》(人间出版社,2013);编有《东亚视野中的台湾文学》(中国社科出版社,2010);整理编辑《无悔:陈明忠回忆录》(人间出版社,2014)。

图书目录

李娜《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序/黎湘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

引子   透过舞鹤眺望
第一章 〈微细的一线香〉:文学青年舞鹤的1970年代
第二章 〈逃兵二哥〉:戒严体制与自由意识的生成
第三章 〈调查:叙述〉:伤痕、悲情及其解构
第四章 「二二八」文学的文化政治
第五章 〈拾骨〉:重返乡土
第六章 〈悲伤〉:进在守望 谁能抵抗
第七章 《舞鹤淡水》:浪荡者手记
第八章 《余生》:回归祖灵乌托邦
余论 舞鹤创作与现代台湾

后记
附录1 舞鹤创作年表
附录2 莫那的疑问与感言 /Mona Pawan(张进昌)
主要参考书目

图书序言

引子:透过舞鹤眺望
 
舞鹤(一九五一—),一个公认难以理解而又重要的台湾当代作家。这个一九九○年代让文坛惊叹的「新」面孔,其实早在「乡土文学论战」以文学之名掀起一场思想、政治论争的一九七○年代末,就曾以「陈镜花」之名,发表过一个透露了写作潜力和野心的短篇〈微细的一线香〉(一九七八),同时入选(艺术与思想)标准不同的两本年度小说选。
 
但在接下来被认为是台湾社会民主转型、文学解禁、「众声喧譁」的一九八○年代,舞鹤不是弄潮儿,反倒从文坛消失,在台北边缘的淡水小镇,一隐十年(一九八一—一九九一)。十年孤独历练,「舞鹤」一飞惊人,他从个人生命经验的「纪念碑」式书写出发,穿越了战后台湾的庶民生活变迁,又以一个「不事生产」、「精神出线」社会边缘人(知识者)的自觉,让现实与历史、个人与社会之间种种荒唐悖谬与精神伤痛,悠悠浮出华丽岛的世纪末。
 
他的书写方式与「众」不同—乡土,本土,现代,后现代似乎都难以覆盖,「复出」之初,论者多以「原创」一词模煳地表达赞美。「书写当下」的他,是一个「浪荡者」,一个「狂人」,世纪末的读者对其幽幽会心又难以评述,世纪末的文坛却不吝授予其殊荣—舞鹤先后获得赖和文学奖﹑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台北文学奖﹑国艺会创作奖助﹑东元科技文学奖等文学界重要奖项,成为台湾当代评论乃至文学史意义上的重要对象,以至于论者有言「论二十世纪台湾文学,必须以舞鹤始。」
 
舞鹤?是的,舞鹤!
 
舞鹤本名陈国城,曾用笔名陈渝、陈瘦渝、陈镜花、黑猫,一九九一年以后以「舞鹤」之名发表作品。台湾台南人,毕业于成功大学中文系,后曾就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所、东华大学创作所。至今未正式从事过任何「职业」—在「作家」并非可谋生的职业的台湾,这不多见。
 
透过舞鹤,眺望台湾。一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与唿应时代的某种文学现象或思潮相关,并体现了战后台湾「婴儿潮」作家融汇「本土经验」和「现代主义」所达致的文学成就的一个高度。二以他的经历与思考、书写方式,都与战后台湾的现代化经验,有着刻入彼此内里的关联。
 
舞鹤特立独行的人间姿态、晦涩又富有想像力的文字,被视为当代台湾文坛的「异数」。读解这个异数,就从「舞鹤」这个名字说起。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