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分析及运用概论:创意、发明、专利(二版)

专利分析及运用概论:创意、发明、专利(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专利分析
  • 专利运用
  • 创意
  • 发明
  • 知识产权
  • 技术创新
  • 专利检索
  • 专利挖掘
  • 专利战略
  • 科技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一本好的专利入门书,让读者可以无师自通地了解何谓专利、专利的起源、专利所保护的范围、专利的基本格式等。更借由书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带领读者进入专利分析的领域,学习专利分析的概念,进而使我们将创意的想法,转变成专利,创造出最大的效益。-王美花(经济部智慧财产局局长)

  全书先介绍专利的概念、专利说明书的阅读及进入专利领域不可缺少的「基本配备」,逐渐地导入专利分析主题。再配合不同类型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将一套专利分析步骤介绍给读者。-蔡练生(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秘书长)

  本书最特别的部分是透过几个不同领域的例子:生活用品、光电通讯、LED照明、3D列印等实际案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如何透过对专利的了解分析,去芜存菁、分门别类,将自己的发明去申请专利。-蔡坤财(中华民国专利师公会理事长)

  本书中心思想为「人人皆可成为发明家」,最大的目的在鼓励每个人将创意转化为发明,再借由专利申请让每个读者都可以成为发明家,从专利中致富获利,同时为社会创造福祉,为国家繁荣经济民生! -刘江彬(磐安智慧财产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创新驱动下的知识产权实务指南: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实践 图书名称: 创新驱动下的知识产权实务指南: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实践 图书简介: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知识产权已不再是单纯的法律概念,而是驱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技术创新价值的关键战略资产。本书《创新驱动下的知识产权实务指南: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实践》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操作性的知识产权体系构建与运用蓝图。我们摒弃了晦涩难懂的理论说教,转而聚焦于如何在实际的商业环境中,将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管理和商业化进行高效整合。 本书的结构设计,紧密围绕现代创新生态链的各个关键环节展开,确保读者能够构建一个从源头设计到市场收割的完整知识产权管理思维。全书共分为六大部分,二十四章,内容详实,逻辑严谨。 第一部分:知识产权战略基础与价值认知 本部分着重于构建读者对知识产权(IP)作为核心商业资产的宏观认知。我们首先探讨了知识产权在不同商业模式(如平台经济、硬科技研发、消费品迭代)中的独特作用与价值定位。不同于传统观念中仅将专利视为“防御工具”,本书强调知识产权的“进攻性”价值,即如何利用独占权来抢占市场制高点,建立技术壁垒。 知识产权与商业战略的深度融合: 详细剖析了“以市场需求驱动的IP布局”方法论,而非“技术成果的被动保护”。书中提供了多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专利组合(Patent Landscape),反向推导自身研发方向,从而避免“无效投入”和“侵权风险”。 无形资产评估与融资实践: 针对新兴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轻资产难题,本书系统介绍了主流的无形资产评估模型(如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并结合当前资本市场对硬科技的青睐,详细阐述了如何将知识产权转化为可信赖的质押物或融资凭证,实现专利资产的资本化运作。 第二部分:技术成果的精准捕获与高质量创造 知识产权的生命力在于其质量而非数量。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如何将日常研发活动转化为具有高价值的知识产权成果,特别是聚焦于专利申请这一核心环节。 发明创造的识别与挖掘: 提供了工程师和研发人员可直接应用的“发明点识别清单”和“专利价值量化初筛表”。这包括如何区分一般性改进与创造性技术方案,以及如何通过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合来孕育突破性专利。 高质量专利文件的撰写与布局: 重点剖析了权利要求书撰写的“层次性布局”策略,即如何构建一个兼顾保护广度与清晰性的权利要求族群(Patent Family)。书中详细对比了不同国家/地区审查实践中对“充分公开”、“创造性”的最新要求,指导撰写者如何构建“无懈可击”的说明书。 先发优势与快速部署技术: 针对市场竞争快速迭代的特点,引入了“快速通道申请”(如PPH)的实战技巧,以及如何利用“临时申请”为后续的国际布局争取宝贵时间窗口,确保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占领市场。 第三部分:全球化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与风险管理 在全球化布局中,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保护和跨国风险管理是重中之重。本部分提供了实用的国际专利申请与维护手册。 国际专利申请的路径选择与成本控制: 详细比较了PCT途径、巴黎公约直接途径以及区域性专利组织(如欧洲专利局EP、日本特许厅JP)的优劣势。书中提供了基于目标市场的技术重要性、保护预算的决策矩阵,帮助企业优化每年的年费支出与维护策略。 海外维权与反侵权部署: 针对中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常遇到的海外侵权困境,本书梳理了美国ITC 337调查、欧洲专利有效性诉讼(Opposition)以及主要市场国的初步禁令申请流程。重点在于如何构建“证据链”和“侵权比对报告”。 合规性审查(Freedom-to-Operate, FTO)的流程化: 将FTO分析从“一次性项目”转变为“持续性监控活动”。书中提供了FTO分析的标准化步骤,包括数据库选择、检索策略、风险等级划分和“规避设计”的建议路径。 第四部分:知识产权运营与商业变现 知识产权的最终价值在于其流通和变现能力。本部分专注于将“纸面权利”转化为实际的现金流和市场影响力。 许可(Licensing)策略的构建: 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的许可模式(独占、非独占、交叉许可),并提供了制定合理许可费率(Royalty Rate)的参考框架,该框架结合了技术壁垒、市场规模和替代技术成本。 专利转让与不良资产剥离: 讲解了如何高效进行知识产权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识别潜在的瑕疵权利,并为专利组合的“瘦身”提供实操建议,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标准必要专利(SEP)的谈判与贡献: 针对通信、半导体等前沿领域,详细阐述了SEP的识别流程、FRAND原则的理解及其在商业谈判中的应用技巧,帮助企业在技术标准制定中占据有利地位。 第五部分: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与组织架构 成功的知识产权管理离不开专业的人才和高效的组织流程。本书提供了一套构建内部IP部门和外部协作网络的模型。 IP部门的组织效能提升: 探讨了“集中式”、“分散式”和“混合式”IP管理架构的适用场景,并提供了度量IP部门工作效率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 跨部门协作机制的建立: 如何确保研发、法务、市场和高层管理层之间的信息无缝对接,避免“信息孤岛”导致专利布局失焦。书中提供了实用的项目管理工具模板。 外部顾问网络的优化管理: 评估和选择外部专利代理所的实用标准,包括技术匹配度、响应速度和成本效益分析,确保外部资源成为内部团队的有效延伸。 第六部分:新兴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挑战 本部分面向未来,审视了人工智能(AI)、生物技术(Biotech)和区块链(Blockchain)等颠覆性技术带来的知识产权前沿问题。 AI生成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 讨论了当前各国对于“AI发明人”和“AI生成作品”的最新立法倾向和审查标准。 生物技术专利的保护边界: 针对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的专利授权难点、公共利益冲突以及不同司法管辖区对生命科学发明的限制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本书面向企业高层管理者、知识产权总监、研发部门负责人、技术转移人员以及有志于进入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律专业人士。它不仅是一本案头工具书,更是一份指导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乘风破浪的战略行动纲领。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掌握一套系统、前瞻且实用的知识产权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论。

著者信息

主编者简介

刘容生


  现职
  清华大学光电研究中心旺宏讲座教授台联大系统(中央、交通、清华、阳明大学)副校长

  学历
  台湾大学物理学士; 美国康乃尔(Cornell University)大学应用物理学博士

作者简介

余昱辰

  现职
  威尔立国际智权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学历
  交通大学电子所硕士 (中华民国第一届总统创新奖得主)

朱新瑞

  现职
  新聚能科技顾问公司总经理

  学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

郭祯麟

  现职
  新聚能科技顾问公司执行董事

  学历
  清华大学人类学硕士

陈振坤

  现职
  工业技术研究院电子与光电研究所专案经理

  学历
  成功大学物理学硕士

张志佳

  现职
  渣打国际商业银行公司秘书部协理

  学历
  台湾大学法律学士;荷兰来登大学国际商法硕士

林诗怡

  现职
  凯擘有限公司法务暨法规室主任管理师

  学历
  政治大学法律系财金法组学士

戴志翰

  现职
  英国Bristol大学物理系硕士研究

  学历 
  天主教辅仁大学物理学士

图书目录

鼓励创新发明,为台湾注入一股崭新的活力/王美花
提升专利品质、创造企业价值/蔡练生
创意、发明、专利/蔡坤财
人人都成为发明家/刘江彬
编者序/刘容生
如何阅读本书
人物说明

Chapter 1 什么是「专利权」
1.1 前言/1
1.2 专利的缘由和权益/8
1.3 专利的种类和名词介绍/13
1.3.1 专利的种类/13
1.3.2 专利的保护年限/14
1.3.3 优先权/14
1.3.4 专利公开与公告/16
1.4 专利的结构/16
1.5 何谓「可专利性」/18
1.6 结论/20

Chapter 2 轻轻松松看专利
2.1 专利说明书及其格式详解/23
2.2 专利权利范围阅读/28
2.3 从时间点看专利/36

Chapter 3 专利分析123
3.1 如何做专利分析/45
3.2 专利分析案例/47
3.2.1 居家生活用品——拖把/47
3.2.2 快速成型应用——3D列印/81
3.2.3 云端光通讯元件技术
 ——光电元件及模组设计/99
3.2.4 半导体照明技术/149

Chapter 4 专利的分类
 ——IPC/ECLA/USPC/FI/F-term
4.1 国际专利技术分类(IPC)/167
4.1.1 分类号检索/170
4.1.2 关键字检索/172
4.2 合作专利分类系统(CPC)/173
4.3 日本专利技术分类(FI/F-term)/176
4.3.1 FI(File Index)/176
4.3.2 F-term (File Forming term)/177
4.4 美国专利技术分类(US Classification)/179

Chapter 5 免费专利资料库检索
5.1 中华民国专利资讯检索系统(TIPO)/190
5.1.1 TIPO资料库资料涵盖范围/192
5.1.2 TIPO资料库检索运算元/193
5.1.3 TIPO资料库检索/193
5.2 美国专利商标局专利检索资料库
 (USPTO)/202
5.2.1 USPTO资料库涵盖范围/205
5.2.2 检索运算元——USPTO检索提示与
 限制/206
5.2.3 USPTO资料库检索/206
5.2.4 美国公开之专利申请案件资讯查询
 (Public PAIR)/218
5.3 欧洲专利局专利检索资料库
 (esp@cenet®)/226
5.3.1 esp@cenet®资料库涵盖范围/227
5.3.2 esp@cenet®资料库检索运算元与
 资料库的限制/230
5.3.3 esp@cenet®资料库检索/233
5.4 世界专利组织专利检索资料库
 (WIPO)/241
5.4.1 WIPO资料库涵盖范围/242
5.4.2 WIPO资料库检索运算元/243
5.4.3 WIPO资料库检索/244
5.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检索资料库
 (SIPO)/252
5.5.1 SIPO资料库/252
5.5.2 SIPO资料库涵盖范围/253
5.5.3 SIPO资料库检索运算元、限制及
 各栏位使用说明/253
5.5.4 SIPO资料库检索/256

Chapter 6 人人都可以做发明家
 ——创意→发明→专利→加值
◎人人都可以做发明家/261

后记/ 264
参考文献/265
参考网站/268
索引/269

图书序言

推荐序一
  
鼓励创新发明,为台湾
注入一股崭新的活力

  
  智慧财产是国家竞争力与产业发展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无论是高科技业或传统产业,必须要透过创新研发,创造并拥有智慧财产的运用权利,才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营运效益,增加国家竞争力,提升社会福祉。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知识的大众化、人民创造力的提高,专利和发明已非少数参与科技研发的人员专属的权利,而是应该普及扩展至社会全民,因为人人皆有创新的点子和创意的想法,透过专利方法的训练,将任何一个发明,搭配上专利的保护,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价值。
  
  本书是一本好的专利入门书,让读者可以无师自通地了解何谓专利、专利的起源、专利所保护的范围、专利的基本格式等。更借由书中的实际案例分析,带领读者进入专利分析的领域,学习专利分析的概念,和其中需要运用到的方法和软体,进而去分析和比较。借由本书中所介绍的实例,更能帮助我们了解专利的领域,进而使我们将创意的想法,转变成专利,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产业专利分析就如围棋对弈,若想要在对弈时取得上风,在盘初佈局时,就必须要洞烛机先,争得要害,进可攻、退可守,奠定中盘交战的优势。这如同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唯有见微知着,方能驰骋沙场。专利分析借由对市场上商品的先行评估,能够认识自家商品的定位,进而拟定专利的佈局,设定行销的策略,所谓先发制人,意即在此。台湾向来以高科技着称世界,如能透过专利知识教育的普及化,让人人成为发明家,其爆发力是世界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因此专利的知识普及,是各行各业都应该学习的课目。国内经济的持续进步和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专利的观念也必须要加以推广,借由专利的保护,鼓励创新与发明,为台湾注入一股崭新的活力。
  
经济部智慧财产局局长王美花
  
推荐序二
 
提升专利品质、创造企业价值

  
  近年来由于社会对智慧财产的认识渐趋普及,坊间有关讨论智慧财产权及介绍专利的书籍琳瑯满目,但对一般想进一步了解专利概念或运用的读者,常常会觉得艰涩而又枯燥。本书提供一套利用新的方式介绍给读者如何将创意,变为发明。再透过专利的搜寻、分析、申请,将研发及创新成果落实为专利发明,创造价值!
  
  有别于一般介绍专利的书籍,本书别开生面以浅入的手法,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开始介绍,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切入,逐渐深入带领读者直捣专利制度核心,一步步说明在专利制度规则下,如何拟定专利战略,谋定后动,俾以最少的成本达到最高效益。
  
  全书先介绍专利的概念、专利说明书的阅读及进入专利领域不可缺少的「基本配备」,逐渐地导入专利分析主题。再配合不同类型的案例,从最生活化的「拖把」产品,到最近十分热门的3D列印技术,以及光电产业内重耍的光通讯及LED照明的专利佈局为范例,深入浅出地将一套专利分析步骤介绍给读者。最后并辅以对国内外着名的专利资料库,让读者依循书中内容,逐步进行专利分析,并说明如何提升专利申请的有效性、价值性,以达到专利品质的提升。
  
  在国内企业普遍对于智慧财产权的认识增加后,优质专利将是未来的申请趋势。毕竟,唯有好的专利方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营运效益。换言之,专利申请将由过去将专利申请数件作为指标的重「量」时代,走向能为企业创造更高效益的重「质」未来。那么,如何准确地提出有助于企业营运的专利呢?相信本书可提供读者解答!
  
中华民国全国工业总会秘书长蔡练生
  
推荐序三
  
创意、发明、专利

  
  在知识经济时代,专利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俯拾可及,亦为现代商业竞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书在告诉读者,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品有不同创意、发明、或是改良,如果能将这些具有创意的发明或改良,透过专利保护的手段来实现他们的价值,人人皆可成为发明家。如何将创意、发明及改良从一个空泛的想法,落实为社会大众的生活带来实际的影响及改变!
  
  本书给予读者所需的专利相关知识和工具,了解如何从一个发明的概念,一步步实现成为专利发明,在过程中获取足够知识,更透过经验的分享、实例的说明,使读者可在家借由方便但无限的网路世界自学,从茫茫大海中觅得所需的相关专利资讯,让每个人发挥与生俱来的创意潜能。
  
  书中最特别的部分是将透过几个不同领域的例子:生活用品、光通讯、LED照明、3D列印等实际案例,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来告诉大家,如何透过对专利的了解分析,进一步去芜存菁、分门别类,将自己的发明或改良去申请专利。
  
  透过本书的引导,读者可从中聚焦,归纳出与自己发明领域中相关的专利,透过古往今来的索引,与过去发明的比较,知己知彼对现有类似发明的了解,必能百战百胜洞悉出准确的未来专利发明走向,进而使个人、学校、研究单位或企业等等的发明可在专利领域中觅得一亩良田,达成生活之中充满创意,创意之中尽是专利,人人都是发明家的目标!
  
  在此,与所有朋友分享与推荐!
  
中华民国专利师公会理事长
连邦国际专利商标事务所所长蔡坤财
  
推荐序四
  
人人都成为发明家

  
  前行政院长刘兆玄提出六大新兴产业之后,政府将专利发明产业、智慧绿建筑、资通讯产业及电动车产业等四产业列为重要新兴产业,政府释出此利多消息后,振奋国内智慧财产权产业,政府对智慧财产权产业的重视可见一般。
  
  台湾天然资源不足,无法利用先天条件在国际上取得竞争优势,但仍可借由后天努力在国际上展露实力。国人历年来在国际发明展上皆表现优异,特别是在2014年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中,共获得37面金牌、42面银牌、16面铜牌及6项特别奖的殊荣,荣登世界第一发明国宝座。
  
  创作发明不单是研发人员的专利,而是全民运动。2010年初的日内瓦发明展中,不乏许多生活化的创作发明,如国人钟胜吉「置放架折收结构」发明,几分钟便可将置物架展开,省去螺丝组装的复杂手续。目前这项发明已申请5国专利,且发明人亦从该发明取得相当利润。如此可见,发明并非难事,从生活的任何角落都可以取得发明的点子。
  
  目前市面上关于专利书籍种类繁多,本书有别于其他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介绍专利基本知识,使读者能够快速抓着专利的精髓,并针对不同程度的阅读者逐渐加深内容。不论您是刚认识专利的初学者、对专利已有基础知识的中阶程度者、或是对专利已有相当程度了解并尝试专案分析者,都适合阅读本书。
  
  本书中心思想为「人人皆可成为发明家」,最大的目的在鼓励每个人将创意转化为发明,再借由专利申请并授权专利,让每个读者都可以成为发明家,从专利中致富获利,同时为社会创造福祉,为国家繁荣经济民生!
  
  磐安智慧财产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国立政治大学科技管理研究所名誉教授刘江彬
  
编者序
  
  本书帮助您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发明,发明进而成为专利;
  生活中处处有创意,人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
  
  记得本书2011年撰写本书初版时,当年举办的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有45个国家参加,参赛作品超过千余件,观众超过6万人。台湾参赛的有90人84件作品参展,包括许多国中和高中生。结果台湾团队得到42金、34银、5铜以及6面特别奖,荣获团体总冠军,同时打破该发明奖去年所创下28金的辉煌纪录。其中更难得的是青少年组,土城国中以「连发十字弩」夺得全场唯一颁发的青少年组特别奖。去年(2014),台湾参加作品有95件,获37金、42银、16铜,还有6件获各国特别奖,包括俄罗斯大会特别奖,台湾团队的表现非常优异!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是世界三个最大的发明展之一,其他两个是德国纽伦堡和美国匹兹堡发明展,台湾每年也有十分亮眼表现。例如2014年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台湾获得19面金牌,26面银牌及31面铜牌,成绩斐然。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展,我代表团拿下32金、44银及10面特别奖,连续三年为世界第一。其中14岁的小发明家杨承远,以「可携式风能撷取机」获金牌,在参赛获奖者中年纪最轻。
  
  这些表现说明台湾在发明和创意上有非常大的潜能和发展空间。如果能将这种发明创意的风气推动到全民,让人人成为发明家,台湾成为一个发明创新的宝岛,这股力量岂不是非常可观?
  
  我于2006年自工业技术研院光电所来到清华大学任教,深深感觉到现在大学学生做研究的环境和写论文的训练相当不错,但对创意、发明和专利的认识和训练上,反而十分缺乏。同时观察到国内许多顶尖大学的教授,在追求学术卓越和升等的竞争环境下,发表研究论文的压力要远比写专利来得大得多。但随着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国内高等研究型大学产学合作计画的比重逐年增加,学校对创造高价值智慧财产的社会责任日趋重大,如果老师对专利的认识和训练不足,就很难将创新的研究成果,转成为核心专利,进而成为有价值的发明。这是我们当前高等教育在基础研究和创新应用之间存在着的一个界沟与矛盾。
  
  前几年我在清华大学电资学院光电工程研究所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硕、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一个国科会先导型产学计画「硅光子及微晶片技术应用于光连结系统」(计画编号:NSC98-2622-E-007-002-CC1)从事开发关键性的光电技术,为下世代高速电算机内讯号传输和云端通讯之应用。在大学里执行产学计画,除了要发表有原创性的论文外,同时也期望对产业有实质上的效益,特别是产生有价值及原创性的专利。但面对着上述的矛盾,研究团队的师生的专利认知和训练不足,要求他们在创新发明上有重大成果,是一件相当大的挑战。
  
  计画进行中,经济部推动科技研究发展专案,鼓励大学与研究机构合作,由我主持一个学研联合研究计画「积体化硅光学晶片应用于2.5Gbits/s单纤双向三工传输模组及专利平台建立」(计画编号:98-EC-17-A-07-S2-0094)。这个专案包括两个分项计画,其中一个分项是由清华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李明昌副教授主持,延伸上面提到在执行中的国科会先导型产学计画,将从事开发前瞻光电技术,具体落实应用到产业;另一分项计画,我邀请到工研院电光所余昱辰经理及陈振坤工程师负责,重点在培训硕、博士生专利方法的运用,包括专利搜寻、阅读、分析、整理、分类种种技巧,以期进一步建构专利资料库,专利分析地图与佈局。协助师生,透过训练,在执行产学计画的过程中,发挥学校研发能量,产生有价值的核心专利,以增加我国的科技创新和竞争能力。
  
  这个计画在一年执行的过程中,在工研院余昱辰经理和陈振坤专利工程师的热心指导下,新聚能公司朱新瑞、郭祯麟及林伶霞的协助及许多优秀的研究人员的参与,包括台大法律系毕业的张志佳、政大法律系毕业的林诗怡、辅大物理系的戴志翰,及研究助理林淑惠、许鹤洁、苏振荣、李慧媛的投注与心力!
  
  透过这些努力逐步地协助研究团队的同学了解专利,从搜寻专利到专利的阅读、分析,分类、专利地图的建立,进一步了解如何运用专利分析获得的知识,帮助研究的思考,进而产生新的想法,进一步写成专利,申请专利。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觉得让参与的同学和教授都获得许多十分宝贵的经验,因而决定将这些学习经验集结成书,未来作为国内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私人企业从事研究人员之参考。
  
  有感于坊间讨论智慧财产权及介绍专利的书籍,常常让读者觉得艰涩枯燥,不容易阅读。因此本书採取用浅易说故事的手法,逐步引导读者如何将创意,变为发明。并利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实例开始,从专利分析切入,逐渐带领读者深入到专利制度核心,一步步说明在专利制度规则下,如何透过专利的搜寻、分析、申请,将研发及创新成果落实为专利发明,如何拟定专利战略,创造价值!
  
  我们相信创作发明不单单是研发人员的专利,而是一个全民运动。2010年日内瓦发明展中,不乏许多生活化的创作发明,如国人钟胜吉「置放架折收结构」发明,几分钟便可将置物架展开,省去螺丝组装的复杂手续。目前这项发明已申请5国专利,且发明人亦从该发明取得相当利润。可见发明并非难事,生活中任何创意都可以成为发明的种子。
  
  在计画执行的过程中,清华大学光电工程研究所师生的参与,其中包括王立康教授、李明昌副教授、洪毓珏助理教授及电子工程研究所徐硕鸿副教授等实验室同学实际参与和操作,包括:李政霖、叶俊麟、古凯宁、廖峻苇、黄圣文、戴林佑、沈达纬、梁晓尧、杨宗颖、卓伟汉。
  
  在本书的第二版我们特别增选两项新兴的重要技术:3D列印技术(3.2.2)及半导体照明技术(3.2.4)作为范例,详细地解析说明。在此我们要特别要感谢中兴大学武东兴教授(大叶大学校长)及洪瑞华院长慨然同意提供有关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研究成果为本书(3.2.4)的材料。还有高毓均小姐在资料整理上的协助和整理。
  
  最后,希望透过本书的导引可以让产、学、研各界透过对专利的了解,落实我们的科技研发成果,以创新发明成为我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希望本书能提供所需的知识及方法,协助大家将创意转化为发明,发明进而成为专利。生活中处处有创意、人人都可以成为发明家,将创意专利化,专利价值化!
  
旺宏讲座教授
兼台联大系统副校长
国立清华大学光电研究中心
刘容生
2015年1月20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到這本《專利分析及運用概論:創意、發明、專利(二版)》,我真的覺得它在「創意」的啟發上功不可沒。書裡面探討了各種激發創意的途徑,有些方法我以前根本沒想過,例如它提到的一些腦力激盪的技巧,還有如何從失敗案例中學習,這些都讓我對「創意思考」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而「發明」的部分,它不只是強調技術性,更著重於「解決問題」的核心。書中分享了很多真實的發明故事,讓我看到,很多偉大的發明,其實都是源於生活中的不便或是未被滿足的需求。當然,「專利」作為這些發明的保護傘,書中也做了詳盡的介紹,它讓我明白,申請專利不只是為了擁有權利,更是為了讓這些創新的成果能夠得到應有的保障,並且有機會在市場上發光發熱。這本書讓我對「專利」不再感到陌生,反而覺得它是一個充滿潛力和價值的領域,非常推薦給所有懷抱夢想、渴望將創意變現的讀者。

评分

這本《專利分析及運用概論:創意、發明、專利(二版)》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把原本聽起來很複雜的專利體系,拆解得非常清晰易懂。書裡對於「專利分析」這塊著墨不少,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有特別留意過的。它不只講專利制度,更強調如何「運用」專利,這才是真正讓我覺得「哇!」的部分。透過書中的分析工具和案例,我學會了如何去解讀現有的專利,了解市場上其他競爭者的佈局,甚至可以從中找到潛在的商機或避開侵權的風險。這對於創業初期或是小型企業來說,真的是非常寶貴的知識。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的一些分析指標和圖表,讓原本抽象的概念變得具象化,更容易上手。而且,它也不僅僅是針對技術發明,對於一些設計或方法學的專利也都有涵蓋,讓整個專利運用的範疇更廣。總之,這本書不只是學術上的探討,更是實戰的指南,讓你知道如何把專利這個「工具」真正用到刀口上,為自己的創意或產品加值。

评分

拿到《專利分析及運用概論:創意、發明、專利(二版)》這本書,我本來以為會是很硬的教科書,但翻開後才發現,它比我想像中的有趣多了。它不只講了「創意」是怎麼來的,更細膩地描繪了「發明」過程中的曲折與艱辛,有時候看到書中的案例,覺得發明家們真的很不容易,要不斷嘗試、修正,才能最終取得突破。而「專利」的部分,它也不是單純的條文解釋,而是著重在它如何保護這些珍貴的創意,以及如何透過專利佈局來構築競爭優勢。書中有一些關於專利挖掘和撰寫的建議,雖然我還沒實際操作,但光是看這些說明,就覺得受益匪淺。它讓我明白,好的專利文件,不只是技術的描述,更是一種策略的展現。尤其是在「運用」這塊,書中提供了一些思考方向,如何將專利轉化為市場上的影響力,這部分我真的學到很多。這本書很適合對創新創業有熱情,或是想了解如何在商業世界中保護自己想法的朋友。

评分

我不得不說,這本《專利分析及運用概論:創意、發明、專利(二版)》在「專利運用」這一塊,真的給了我非常大的啟發。過去我對專利的印象,就是申請、持有,但這本書讓我看到,專利更重要的價值在於「運用」。書裡詳細介紹了如何透過專利分析來制定商業策略,如何利用專利來進行技術授權、技術引進,甚至是如何透過專利佈局來鞏固市場地位。這讓我意識到,專利不再只是技術人員的課題,更是經營者需要重視的戰略工具。它不只講「為什麼要申請專利」,更強調「如何善用專利」。書中有不少關於如何評估專利價值、如何進行專利侵權分析的內容,這些都非常實用。對於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或是想為自己的創新成果找到最佳發展路徑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指引。它讓我對專利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認識,也看到了它在商業世界中無限的可能性。

评分

啊,這本《專利分析及運用概論:創意、發明、專利(二版)》喔!我最近剛接觸,真的覺得蠻有意思的。以前總覺得專利離我們很遙遠,好像都是大公司、大企業在玩的東西,但看完這本書,才發現原來「創意」跟「發明」才是最根本的起點。書裡很多案例都很有啟發性,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到科技領域的重大突破,都點出了發明是如何誕生的。而且它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理論講解,而是用很貼近我們日常的例子,讓你知道說,原來我腦袋裡閃過的那個小點子,說不定也能變成一個有價值的專利!書中對於「創意」如何被激發、如何透過發明具象化,有很深入的探討,讓我對「發明家」這個角色有了全新的認識。尤其是在探討「專利」這部分,它不只是告訴你怎麼申請,更重要的是讓你理解專利背後的「價值」,以及它在商業應用上的無限可能。這本書就像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創新世界的另一種樣貌,真的很推薦給對創意、發明有興趣,或是想了解專利如何運作的朋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