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 就是流行:金曲精选1 四手联弹篇

2012~2013 就是流行:金曲精选1 四手联弹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金曲
  • 流行
  • 四手联弹
  • 钢琴曲
  • 合奏
  • 流行音乐
  • 音乐
  • 教材
  • 伴奏
  • 精选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内容囊括2012年至2013年
第23/24届台湾金曲奖最流行的15首华语歌曲。

  这是一本「四手联弹曲谱」,在选曲上以多元风格并存且适宜改编为四手联弹演奏曲为考量,每一首琴谱皆由专业的音乐人根据唱片原音编曲而成,并考量难易程度在原调性(Key)上予以斟酌调整,除了力求「精准」呈现原曲的风貌外,也反映出编曲者对于流行歌曲的「理解」与「诠释」。

  流行音乐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蕴含了各种音乐风格与节奏律动。对于初学者,或是有古典音乐基础的演奏者来说,最困难的往往不是指法与技巧,而是如何抓住每一首歌曲的「律动感」,若能掌握音乐的主要律动(通常是鼓的律动),进而熟悉每首歌曲的「切分音」节奏,就能够 驾轻就熟。本曲集在每一首歌曲中,皆有标註「难易程度」,无论对于兴趣初学者或是进阶学习者,相信都能够找到对于自己难易适中的曲目。

  希望这本曲集对于喜好弹奏流行歌曲的琴友们有所助益,也期盼未来能介绍更多种类与多元音乐风格的音乐曲谱给各位,如果您有任何建议与指教,都欢迎上我们的脸书专页与我们互动,「音乐幻象」秉持专业的精神与态度,竭诚为各位琴友服务!
辉煌乐章: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初的钢琴二重奏瑰宝 本书聚焦于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世界范围内那些极具艺术价值与演奏趣味的钢琴二重奏(四手联弹及双钢琴)作品,旨在为专业演奏者、音乐学院学生以及热衷于室内乐的爱好者提供一个精选的、涵盖不同风格与时代背景的曲目集。 本书收录的作品并非仅仅是“流行金曲”的改编,而是深入挖掘了钢琴二重奏这一独特体裁在不同音乐流派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我们挑选的曲目强调作曲家对键盘音响潜力的极致探索,以及两位演奏者之间精妙的合作与对话。 第一部分:浪漫主义的恢弘遗产与室内乐的复兴 本部分回溯了钢琴二重奏在浪漫主义晚期至新古典主义初期发展中的关键节点。我们摒弃了那些耳熟能详的、过度流行的改编版本,转而关注那些在专业演奏领域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一、布拉姆斯:结构与情感的完美融合 我们精选了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晚期创作的两部重要四手联弹作品。 1. 《升F小调间奏曲》(Op. 34b,四手联弹改编版): 虽然原作为钢琴五重奏,但其为四手联弹精心编排的版本(或改编者认为是勃拉姆斯本人的意图)展现了其内敛的抒情性与复杂的对位结构。本选段侧重于分析其在两个声部间如何巧妙地平衡了厚重的和声与细腻的旋律线条,尤其是中段的对比性处理,要求演奏者对踏板运用有极高的控制力。 2. 《C大调变奏曲》(Op. 21, No. 1,为四手联弹而作): 勃拉姆斯对主题的变奏技巧在此集中体现。相较于他为双钢琴创作的那些宏大作品,这部四手联弹作品更侧重于键盘触感的细微差别和节奏的精确性。选入的乐章强调了其对早期作曲家(如海顿、莫扎特)的致敬,但又注入了勃拉姆斯式的深沉与内省。 二、德彪西:印象派的声响色彩探索 我们收录了克劳德·德彪西(Claude Debussy)为双钢琴创作的《小品》(Petite Pièce en forme de Sonatine)。 这部作品是德彪西对传统奏鸣曲形式的轻盈解构。它并非追求炫技,而是专注于色彩的描绘——利用钢琴的高低音区制造出如水波、微风般的音响效果。选曲分析将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微妙的力度变化(pianissimo 与 ppp 的运用)来捕捉德彪西特有的“音画感”,以及如何处理其不规则的节奏结构。 第二部分:二十世纪的结构主义与新古典主义的对话 进入20世纪,钢琴二重奏不再仅仅是为家庭演奏而服务,它成为了作曲家实验对位、音色和结构复杂性的重要载体。 一、拉威尔:清晰的轮廓与异域风情 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的《圆舞曲》(La Valse)的双钢琴版本是本选集的重中之重。 这不仅仅是对管弦乐队宏大场面的模仿,而是对“圆舞曲”这一形式的解构与再创造。双钢琴版本要求两位演奏者像一个整体般呼吸,精准地把握从最初的朦胧不清,到中段的狂乱爆发,直至最后崩溃的戏剧性进程。重点分析部分包括:如何处理密集的和弦转换,以及如何区分两位演奏者在表现主题的“阴暗面”与“光辉面”时的音色差异。 二、斯特拉文斯基:节奏的革命与新古典的回归 我们精选了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为双钢琴创作的《三首练习曲》(Trois pièces pour deux pianos)。 这部作品是斯特拉文斯基从“俄国时期”向新古典主义过渡期的代表作。它以极简的动机和高度紧张的节奏为特色。选入的乐章(尤其是第二、三乐章)要求演奏者展现出近乎机器般的精确性,完全去除浪漫主义的“情感润饰”。分析重点在于如何清晰地分离和凸显打击乐般的节奏切分,以及如何在两个钢琴之间建立起一种“对抗性”的听觉效果。 第三部分:当代探索——技法与界限的拓展 本部分着眼于20世纪后半叶,两位作曲家如何拓展了四手联弹的物理和听觉界限。 一、布里顿:对话与戏剧张力 本杰明·布里顿(Benjamin Britten)的《双钢琴奏鸣曲》(Sonata for Two Pianos)中的关键乐章。 布里顿的作品深刻体现了两位演奏者之间的“角色扮演”与“对话”关系。我们选取的乐章展示了其对位法的精湛运用,尤其是在快速的赋格段落中,两个键盘如何相互追逐、模仿和竞争。这要求演奏者不仅要有技术上的匹配,更要有对文本(乐谱)背后戏剧冲突的理解。 二、科普兰:美国精神的节奏律动 阿隆·科普兰(Aaron Copland)的《钢琴四手联弹组曲》(Suite for Piano Four Hands)中的部分乐章,例如“狂想曲”(El Salón México 灵感来源)。 科普兰的作品以其鲜明的美国地域色彩和清晰的节奏律动著称。这套选曲避免了其著名的管弦乐改编曲的“宏大感”,而是深入到更原始、更侧重键盘音色的层面。重点在于如何把握其特有的“开放和弦”结构,以及如何在四手联弹中保持其音乐的驱动力和乐观精神。 总结与演奏指导 本书的选曲强调: 1. 结构清晰度: 作品多出自严肃的室内乐创作传统,对位法和形式结构要求极高。 2. 音色对比: 探索了德彪西的“模糊色彩”与斯特拉文斯基的“硬朗轮廓”之间的极端对立。 3. 合作深度: 每一部作品都要求两位演奏者在听觉上达到一个统一的整体,而非仅仅是两个独立声部的叠加。 本书附带了详细的指法与踏板建议,特别针对那些要求频繁跨越键盘或需要特定音色处理的段落,旨在为演奏者提供一条通往非凡二重奏艺术的专业路径。这并非一部简单的流行曲集,而是一份严肃的、跨越时代界限的钢琴二重奏艺术精华档案。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音乐幻象

谢佳恩 │ Chia-En Hsieh


  生于台湾台中,中学时期开始进入音乐班,主修钢琴并接触作曲。之后以作曲主修考进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在校期间定期发表音乐作品,2006年举行个人钢琴独奏会,毕业前发表钢琴协奏曲、举办个人作品发表会。2008年进入纽约曼哈顿音乐学院(Manhattan School of Music)作曲研究所,接触更多古典以外的音乐类型,隔年开始积极参与学校爵士音乐部门开设的电影配乐课程,于结业前发表和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系学生合作 短片配乐。毕业后,与影像艺术家 Jane Hsu 在 ARARIO 艺廊的〈IRRELEVANT〉特展中合作,担任影像现场配乐,也参与过TACT Studio 剧场〈Olympia〉一剧配乐的钢琴手。2011年返回台湾,开始尝试许多音乐相关工作,曾于台中爵士音乐节担任外国乐手的翻译,也在日本艺术家高木正胜来台演出时协助管弦乐分谱制作、彩排,接触古典音乐编曲工作、影片配乐、剧场配乐,也是"带着歌,记下旅行"部落格的一员。

梁育筑 │ Yü-Chu Liang

  由YAMAHA音乐教室启蒙钢琴与作曲,大学时以作曲主修、钢琴副修考进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就学期间除了定期参与学术性作品发表会之外,亦曾举办过流行音乐会,也因此开启和业界合作的机会。研究所时选择进入美国旧金山音乐院(San Francisco Conservatory of Music)继续攻读作曲,并学习配乐与钢琴伴奏,作品曾在美国、台湾、香港和大陆等地发表。

图书目录

01. 盖亚 >                    林忆莲                   01
02. 月弯弯 >                 谢金燕                   14  
03. 明明就 >                 周杰伦                   23
04. 说到爱 >                 蔡健雅                   30
05. 那些年 >                 胡夏                      39
06. 想自由 >                 林宥嘉                   49
07. 完美落地 >              乱弹阿翔                57  
08. 红尘客栈 >              周杰伦                   62
09. 诺亚方舟 >              五月天                   71
10. 福尔摩斯 >              萧敬腾                   81
11. 奇幻精品店 >           许哲珮                   92
12. 爱久见人心 >           梁静茹                   99
13. 栅栏间隙偷窥你       蔡依林                   108
14. 你被写在我的歌里 > 苏打绿                   114
15. Dr. Jolin >               蔡依林                   123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哪!这本《2012~2013 就是流行:金曲精选1 四手联弹篇》简直是打开了我音乐世界的新篇章!我一直对四手联弹情有独钟,觉得两个人默契配合,指尖在琴键上跳跃,那种音乐的张力简直无与伦比。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样。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我耳熟能详的旋律,从青春洋溢的动感舞曲到深情款款的抒情慢歌,应有尽有,涵盖了我心目中最经典的2012-2013年的流行金曲。而且,让我惊喜的是,这些歌曲都被巧妙地改编成了四手联弹的版本,这可不是简单的将旋律和伴奏叠加上去,而是真正地将两个声部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既保留了歌曲原有的精髓,又增添了四手联弹的独特魅力。我迫不及待地找来我的音乐搭档,我们一起对着乐谱,从第一个音符开始,那种探索和碰撞的过程,让人欲罢不能。我尤其喜欢其中几首改编难度适中的曲目,既能考验我们的技巧,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让我们在享受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人性化,乐谱清晰易读,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上手。对于喜欢流行音乐又热爱钢琴的同仁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2012~2013 就是流行:金曲精选1 四手联弹篇》给我带来的惊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一个长期沉浸在古典音乐领域的钢琴爱好者,我对流行音乐的接触相对有限,但这本书让我对流行音乐的改编和演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热门歌曲搬上乐谱,而是通过精心的四手联弹编排,赋予了这些歌曲新的生命。我尤其欣赏其在和声处理上的创新,许多原本较为简单的流行歌曲,经过四手联弹的演绎,变得更加丰富和立体,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音乐魅力。例如,书中对某首歌曲的改编,将原曲中相对平淡的副歌部分,通过巧妙的对位和织体设计,变得更加磅礴大气,极具感染力。同时,书中对节奏的处理也相当考究,既保持了流行音乐的律动感,又为四手联弹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使得演奏过程充满趣味性。对于有一定钢琴基础,并希望拓展演奏视野的音乐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它不仅能让你重温那些充满回忆的旋律,更能让你在四手联弹的艺术形式中,体会到音乐的无限乐趣和创造力。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本《2012~2013 就是流行:金曲精选1 四手联弹篇》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的流行音乐改编曲目质量参差不齐。但当我真正拿到它,开始翻阅时,我才意识到我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这本书的选曲眼光非常独到,选的都是那些在2012-2013年真正深入人心的歌曲,每一首都承载着那个年代的回忆和情感。而最让我惊艳的是其四手联弹的编排。它不是那种生硬的拼凑,而是真正做到了声部的对话和呼应,听起来就像是一首完整的、经过精心打磨的室内乐作品。我尝试弹奏了几首,感觉编者对音乐的理解非常深刻,他能够抓住歌曲最核心的情感,并将其通过两个声部的配合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有些地方的和声处理尤其精彩,让熟悉的旋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改编,将原曲中比较单薄的伴奏部分,通过加入丰富的节奏型和和弦变化,变得更加饱满和富有层次感,让整个演奏的质感瞬间提升。对于我这样已经有一定钢琴基础,希望在流行音乐领域有所探索的演奏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它既满足了我对流行音乐的热爱,又让我在四手联弹这种独特的演奏形式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

评分

说实话,我最开始买这本《2012~2013 就是流行:金曲精选1 四手联弹篇》的时候,就想着能弹几首喜欢的歌给朋友听,没想到它给我带来的远不止这些。这本书里的歌,全是我那个时候最爱听的,好多歌一看到谱子,脑子里就自动响起旋律了。最关键的是,它是四手联弹!我一直觉得,两个人一起弹琴,那种感觉真的不一样,就像是在对话,在互相配合,把一首歌变得更完整,更有生命力。这本书的编曲真的让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种把一首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人弹旋律,一个人弹伴奏那么简单。它更像是把整首歌拆开,然后让两个声部都能有自己的“角色”,有时候会互相呼应,有时候又会交织在一起,产生出非常美妙的和声效果。我试着弹了几首,感觉就像是在指挥一支小小的乐队,非常有意思。有些歌曲的原曲听起来可能比较单一,但经过四手联弹的改编,立刻就变得丰富了很多,层次感也出来了。而且,这本书的难度设置也很合理,既有适合初学者的,也有一些可以挑战一下技巧的,让人在弹奏的过程中能感觉到进步。这本书真的让我对流行音乐的改编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对四手联弹这种形式更加着迷。

评分

哇塞!这本《2012~2013 就是流行:金曲精选1 四手联弹篇》真的是太给力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和我妹妹一起弹奏的曲目,我们俩都超爱那个时期的一些歌,每次听都感觉回到了年轻的时候。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就眼睛发光了!它选的都是当年最火的那些歌,我随手翻了翻,像《小情歌》、《那些年》之类的,我简直都能哼出来。最重要的是,这些歌都变成了四手联弹的版本!你们懂的,四手联弹那种两个人一起把歌弹出来的感觉,那种默契,那种把歌声和乐器的感觉结合起来,简直不要太美妙!这本书的改编也特别用心,不是那种随便改改的,感觉就是把歌里的每个部分都考虑到了,让两个声部都有各自精彩的部分,又能够互相衬托,不会说一个声音太抢风头,或者另一个声音太孤单。我跟我妹妹试着弹了几首,节奏感特别好,就算是有一些比较难的段落,也都是那种挑战你的技巧,但弹会了会非常有成就感的。而且,这本书的大小和纸张都很舒服,拿在手里翻页也很方便,不像有些书容易合上。强烈推荐给所有喜欢流行歌又想和朋友家人一起玩音乐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