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不仅有政治革命,还有更具深远影响的思想和体制变革!
本书对中国近代革命的分析框架作了根本性的修正。作者认为粉碎了经历二千多年中国帝制政府模式及其哲学基础的,不是以孙中山及其同伴为中心的1911 年政治革命,而是1901-1910年以晚清政府新政为中心的思想和体制的革命。
通过分析大量中日文第一手资料以及引证相关研究着作,本书对1898至1912年间中日两国在司法体制、军事体制、教育体制、翻译出版等方面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作了细致的考证和比较研究。
在这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日本各界积极地给中国提供直接且实质性的帮助,使中国可以快速打破传统控制而向现代化迈进,其速度之快甚至一度超过日本明治维新的进程。结束帝制后的中国,也正是以新政革命及其成就作为基石才得以决定思想和体制的发展方针。检视这段历史将有助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化。
本书特色 1. 作者将1898至1912称为中日关系的「黄金十年」。从日本自身的军事和非军事的变革及其背景入手,作者论述了现代化的日本在思想上以及政治体制上对中国的影响。思想上包括中国人赴日留学、日本学者在中国进行教学和顾问活动以及学界对翻译和出版工作的促进。体制上则提到在中国开展的日本式的教育改革;军事现代化、警察、监狱系统及至法律、司法和宪政改革都以日本的模式为蓝图。
2. 作者为繁体中文版作了新序,对本书英文版1993年出版以来清末新政研究取得的新的进展进行了梳理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