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投资台湾蓝皮书

2015年投资台湾蓝皮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投资
  • 蓝皮书
  • 投资指南
  • 经济分析
  • 产业研究
  • 市场调研
  • 两岸关系
  • 政策解读
  • 投资环境
  • 2015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两岸产学菁英30人
剖析投资台湾的契机与挑战

  长期以来,两岸资源的流动非常不对称。这本书结合了两岸产学界集体的创作,希望提供给大陆企业及台商朋友更完备与充足的资讯,以作为投资台湾的重要宝典,促进两岸企业相互投资,同时亦可作为台湾政府与社会检讨陆资来台政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投资台湾,善用台湾的优势!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台湾的整体经贸与经营环境、产业的优势、法规与制度,分析出两岸可以进行经济合作的空间,期能透过相互投资以奠定和平发展的基础,促进两岸的经济、产业、文化等各个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展望未来共同谱出美好的序曲。

  ★台湾政治制度运作与两岸关系
  ★两岸经济交流现况与趋势
  ★管窥台湾经济与产业
  ★台湾经济和社会现状与前景分析
  ★陆资来台政策之历程、现况与展望
  ★陆资在台产业分佈及影响因素
  ★台商回流政策与检讨
  ★投资台湾区位分析
洞察东方:全球金融市场与新兴经济体的脉动(2016-2017年度精选) 一部面向全球投资者的深度分析报告,聚焦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主要经济体的政策转向及其对新兴市场,特别是亚太地区资产价格的影响。 本书并非对特定区域或年度报告的简单重复,而是立足于宏观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对未来两年(2016-2017)全球资本流向、风险溢价重估以及技术驱动型产业变革的综合研判。内容深度聚焦于以下几个核心模块,旨在为机构投资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关注全球宏观经济的专业人士提供前瞻性的决策参考。 第一部分:全球经济引擎的再平衡与货币政策的异化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主要发达经济体在步入“新常态”后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与政策工具的边界。 一、美联储加息周期与“溢出效应”的再评估: 报告详细分析了自2015年末美联储启动加息周期以来,市场对“正常化”进程预期的波动性。重点研究了美元强势周期对全球信贷环境的紧缩效应,特别是对以美元计价债务沉重的新兴市场(EM)的影响机制。我们不再停留在简单判断加息对股市的负面影响,而是构建了基于“实际利率差异”与“风险偏好指数”的动态模型,量化了资本回流美国对亚洲、拉丁美洲和东欧国家货币贬值、资本外流和资产价格错位的影响程度。 二、欧洲的结构性困境与量化宽松的边际效用: 欧洲央行(ECB)在负利率政策环境下的操作细节,以及其对银行业盈利能力、储蓄行为和跨境投资的长期影响被置于重要位置。报告对比了“鲁尼危机”(Brexit)前后,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的政治不确定性如何转化为金融市场的波动因子,并探讨了主权债务风险在南欧成员国中潜在的复燃路径及其对欧元区稳定的冲击阈值。 三、日本的“安倍经济学”:效果的评估与政策转向的可能性: 本章节对日本央行(BOJ)持续的超宽松货币政策(QQE)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冷静评估。报告认为,尽管通胀目标尚未达成,但收益率曲线控制(YCC)的引入,标志着政策重心从单纯的货币供给转向对长期利率的精确管理。我们特别关注了日本养老金和主权财富基金在低收益率环境下,被迫加大海外高收益资产配置的趋势,及其对全球固定收益市场的潜在影响。 第二部分:新兴市场:分化、挑战与结构性机遇 新兴市场不再是一个同质化的投资类别。本部分将新兴经济体依据其外部脆弱性、内部改革进度和产业结构升级进行深度细分。 一、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阵痛: 详尽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重点研究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杠杆)对特定行业(如钢铁、煤炭、水泥)定价能力和企业盈利的短期冲击与长期优化效应。报告特别关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阶段性进展、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控制,以及影子银行体系风险的“出清”路径。我们提供了对中国宏观审慎评估框架(MPA)的解读,用以预测未来信贷扩张的轨迹。 二、商品依赖型经济体的“新常态”: 针对依赖石油、矿产等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如巴西、俄罗斯、中东部分国家),本部分评估了全球能源需求结构变化(如电动汽车渗透率提升)对这些国家财政平衡的结构性威胁。报告探讨了它们为对冲大宗商品价格下跌风险而采取的主权财富基金多元化战略的成效,并分析了地缘政治风险对特定能源供应链的影响。 三、科技驱动型新兴市场的崛起(以印度、印尼为例): 本章重点剖析了受益于“人口红利”和“数字经济”双轮驱动的新兴市场。对于印度,我们分析了“Make in India”政策如何重塑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地位,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如Aadhaar系统)对金融普惠和消费信贷市场的变革潜力。对于印尼,则侧重于基础设施投资(“全球海事支点”)如何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第三部分:资产配置的再校准:风险与回报的重估 在全球低利率和高波动性的背景下,传统的60/40投资组合面临挑战。本部分提供了2016-2017年度的资产配置策略重估。 一、固定收益市场:信用风险的隐性抬升: 在低久期溢价和高等级债券收益率被压低的环境下,本部分建议投资者将关注点从主权债转向高质量的投资级企业债。同时,对高收益债券(Junk Bonds)市场,我们强调了石油和采矿业债务违约风险的集中性,并提供了识别“僵尸企业”债务的量化指标。 二、权益市场:自下而上的选股逻辑取代自上而下的行业轮动: 鉴于宏观经济预测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报告主张减弱对宏观周期的依赖,转而青睐具有可持续超额利润率(ROIC)和强大“护城河”的公司。我们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的敏感性分析,来评估在不同贴现率假设下,科技与非必需消费品行业的内在价值。 三、另类资产的再定位:基础设施与私人信贷: 在全球核心市场利率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具有稳定现金流特征的实物基础设施资产(如收费公路、能源传输网络)的吸引力显著增强。报告还探讨了由银行监管趋严推动的私人信贷市场(Private Credit)的规模扩张及其投资机会与流动性风险的权衡。 结论: 2016-2017年的全球投资环境特征是:政策工具的非线性效应、地缘政治风险的常态化以及技术进步带来的行业颠覆速度加快。 成功的投资者将是那些能够穿透短期噪音,识别结构性趋势,并根据资产类别的实际风险溢价而非历史平均水平进行动态配置的参与者。本书力求提供这种穿透性视角。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童振源


  现任国立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长、预测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与两岸政策协会理事长。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研究学院国际事务硕士与博士。 于2006年9月至2008年5月担任中华民国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8年获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优秀年轻学者奖,2012年获得政治大学学 术研究特优奖。主要学术专长为国际政治经济、中国经济发展、及预测市场等领域。

  着有《全球化下的两岸经济关系》《东亚经济整合与台湾的战略》《台湾的中国战略:从扈从到平衡》《台湾经济关键下一步:两岸经济整合的趋势与挑战》《台湾未来关键下一步:透视2016选前两岸关系发展与政策》等专书。

王健全

  台湾省彰化县人,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前往美国攻读研究所,取得美国普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专长为产业经济、产业科技政策。

  1989 年学成返回台湾任职中华经济研究院,由副研究员、研究员,至目前升任副院长,并兼任第三所(台湾经济所)所长。研究之睱,于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兼任教授。曾 于文化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并担任过行政院赋税改革会委员,总统府经济发展谘询会委员,经贸国是会议引言人等。在中华经济研究院任职超过26年,主持及参 与研究计画超过一百个,发表国外期刊论文一百篇以上,其中十五篇以上为SSCI、SCI、EI引用之文章,并着有《如何摆脱22K梦魇》及《印度崛起》等书。

朱磊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经济学博士,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台湾经济、两岸 经济。曾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专案课题,以及国台办、商务部、工信部、司法部、国家旅游局、国资委等国家部委委託课题 10余项,全国核心学术刊物论文30余篇,时政论文300余篇。专着包括:《台湾财力》《台湾产业与金融研究》《天命之争——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 编着包括:《投资台湾指南》《服务贸易协定百问》等。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导论 /王健全、朱磊、童振源
第二章 两岸关系现况与趋势 /童振源
第三章 两岸关系的现状与趋势 /朱松岭
第四章 两岸经济交流现况与趋势 /高长、石代维
第五章 两岸经济关系现状与趋势 /朱磊
第六章 管窥台湾经济与产业 /刘孟俊、王健全
第七章 台湾经济和社会现状与前景分析 /殷存毅、李鼎
第八章 台湾政治:制度与运作 /洪耀南
第九章 台湾政治:围绕「九合一」选举震盪盘整 /刘世洋
第十章 台湾社会发展趋势 /王振寰
第十一章 台湾社会 /谢楠
第十二章 陆资来台政策之历程、现况与展望 /刘柏定、温芳宜
第十三章 中国大陆企业对台湾投资现况与前景 /王敏
第十四章 陆资法规与税务 /谭耀南、李训锋、吕尚云
第十五章 开放陆资产业分析 /马毓骏、蔡凤凰、林嘉慧、林柏君
第十六章 陆资在台产业分佈及影响因素 /熊俊莉
第十七章 投资台湾区位分析 /赖英崑、曹景翔
第十八章 投资台湾区位分析 /孙兆慧
第十九章 台商回流政策与检讨 /罗怀家、王健全
附  录 台湾与两岸经济统计图表 /王国臣、郭国兴
作者简介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近年来,台湾在全球经济版图中的定位,以及其经济发展模式的持续性,一直是许多人讨论的焦点。2015年,《2015年投资台湾蓝皮书》的出版,无疑为这场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台湾经济的“优势产业”进行再评估,并探讨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例如,台湾在电子制造、精密机械等领域一直享有盛誉,书中是否会分析这些传统优势产业在2015年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同时,我也很好奇书中对于台湾在“绿色能源”和“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发展潜力是如何解读的?这些领域虽然目前规模可能不如传统产业,但却承载着台湾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希望。这本书若能深入剖析台湾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并提供关于如何培育和发展这些新兴产业的战略性建议,那将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仅是一本投资指南,更是一份关于台湾经济未来发展的“诊断书”和“处方”。

评分

这本书实在太及时了!2015年,台湾经济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全球经济格局也在不断变化,投资环境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台湾经济发展的普通上班族,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清晰梳理当前局势、并为我提供实际投资参考的书籍。《2015年投资台湾蓝皮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迷雾中看到了灯塔。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知道这本书到底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洞见。毕竟,在信息的洪流中,能够提供权威、系统性分析的书籍是弥足珍贵的,它能帮助我们拨开迷雾,认清方向,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影响台湾投资环境的关键因素,例如两岸关系、区域经济整合、科技创新趋势,以及政府的产业政策等等。同时,我也希望它能提供一些不同产业的投资机会分析,让我了解哪些领域在2015年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哪些则可能面临挑战。这本书的出现,不仅仅是一次阅读,更像是与一位经验丰富的经济导师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希望能从中汲取养分,为我未来的投资之路指明方向,也为台湾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评分

我一直对台湾的产业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近些年来,看到许多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而新兴产业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15年,《2015年投资台湾蓝皮书》的出版,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我尤其关注书中对于台湾“新南向政策”的解读。这项政策旨在加强台湾与东南亚及南亚的经济联系,这对于长期以来依赖中国大陆市场的台湾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调整。我非常好奇,书中是如何评估这项政策的潜在效益和风险的?它是否能为台湾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走出去”策略?此外,书中对于台湾在高科技产业,如半导体、物联网、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投资前景是否有更深入的分析?这些都是我非常关心的领域,希望能够从中获得更专业的见解,了解台湾在这些尖端科技领域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书的分析,不仅仅停留在宏观的经济层面,更希望能够触及到具体的产业细分,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建议,帮助我们把握住台湾经济转型中的新机遇。

评分

老实说,作为一名小额投资人,对于复杂的经济分析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市面上充斥着各种投资建议,但真正能够扎根台湾本土、并能解释清楚其背后逻辑的书籍却不多。《2015年投资台湾蓝皮书》的出现,给了我很大的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相对易懂的语言,为我们解释2015年台湾经济面临的主要挑战,例如全球经济放缓、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内部结构性问题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针对我们这类小额投资者,提供一些风险可控、回报相对稳健的投资方向。比如,书中是否会提到一些适合中小企业或个人投资的领域?是否有关于如何分散投资风险的建议?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会涉及房地产市场、股市的短期和长期走势预测,以及一些新兴的投资工具,如P2P借贷或众筹平台,在台湾的发展前景。这本书若能兼顾宏观的分析与微观的操作性,那将是我2015年最重要的投资参考书之一。

评分

在阅读《2015年投资台湾蓝皮书》之前,我脑海中一直萦绕着许多关于台湾经济未来的疑问。2015年,全球经济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技术的兴起、地缘政治的变动、以及消费者偏好的转移,都可能对台湾的投资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来分析这些外部因素如何作用于台湾经济。例如,书中是否会探讨贸易战、区域贸易协定(如TPP)对台湾经济的影响?又或者,它会如何评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台湾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力量?我更期待的是,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分析,预测2015年以及未来几年,哪些宏观经济趋势将重塑台湾的投资格局。它应该不仅仅是回顾过去,更要展望未来,为我们描绘出一条清晰的投资路径,帮助我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到确定性的投资机会,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也为台湾经济的持续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