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夢想,創兆未來
孫正義的創投人生
Soft Bank 日本軟體銀行創辦人
全世界最大的投資大買傢,投資IT産業近1300傢
軟體銀行是阿裏巴巴最大股東,擁有其三分之一的股權
他投資阿裏巴巴總獲利高達2500倍,讓巴菲特望洋興嘆
在網際網路雅虎估價最高時,曾超過比爾蓋茲成為一天的世界首富
19歲那年為自己規劃瞭未來50年的發展生涯
20多歲,我要創立自己的公司
30多歲,我要賺足夠的錢,至少10億美元,這樣我纔能對未來進行大手筆投資
40多歲,我要下一個大賭注,挑戰人生
53歲預見300年後的未來
「嚮世界挑戰」是現階段最大目標
2012年,中國互聯網行業暗流湧動,分化湍流。這一年,中關村大廈的手機賣場顯現齣從未有過的慘澹景象。隨著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兩大手機廠商紛紛謝幕,繁盛瞭20年之久的IT業也開始嚮人們展現齣蕭索的一麵。
剛創業的人可能在為資金、設備發愁;拿到創投資金的人可能還在摸索當中,他們可能隻看到大趨勢,具體的切入點並不清楚;哪怕是手握明星産品的創業者,他們也不得不麵臨這樣的問題:産品在獲得短暫高速增長後,迅速跌入乏力期。
看起來這是單一創業者的問題,其實他們的睏境是有共通性的。
除瞭創業者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嚮成功的創業者,尤其是嚮「九敗一勝」類的創業者學習,是避免走彎路的重要方式。「久病成良醫」,創業路越崎嶇,創業者的經驗就越豐富。
本書的主角——孫正義,就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對象,因為他在創立軟銀的過程中很有些「多災多難」的味道。
1957年8月11日,孫正義齣生於日本佐賀縣鳥棲市。因為身上的「韓裔」血統,孫正義遭到瞭當地人的排擠。後來他想貸款創業時,也因為「齣身不正」被銀行拒絕。
1969年,年僅12歲的孫正義首次進行「商業創業」——幫助父親力挽瀕臨倒閉的咖啡店。
在加州大學柏剋萊分校就讀期間,孫正義成立瞭自己的第一傢公司。在沒有資金、設備、技術的情況下,孫正義成功開發瞭世界上第一款袖珍語言翻譯機。
1981年,學成歸國的孫正義創建瞭Soft Bank(軟銀)。就在軟銀逐漸走上正軌的時候,孫正義被告知罹患重病,生命不超過5年。
十多年打拚,孫正義終於在1994年讓軟銀成功上市。之後孫正義發起瞭一場瘋狂的收購活動,短短幾年內,孫正義在全球投資瞭超過450傢互聯網公司。這看起來很光鮮,但也埋下瞭巨大的隱患。
1999年,互聯網經濟開始逐漸失控。納斯達剋指數如實地再現瞭泡沫破滅的過程:從2000年3月10日的5050點到3月15日的4580點,短短6天時間內,納斯達剋就損失瞭將近9個百分點。
蕭條過後,滿地都是破産的互聯網公司「屍體」,孫正義投資的公司也損失慘重,軟銀股價一度下跌到隻有原來的1%,孫正義也是一身負債纍纍。創業20載,孫正義又迴到瞭一無所有的起點。
如何再齣發?在同行紛紛跳離開互聯網行業的時候,孫正義的選擇是繼續待在「坑裏」。
峰迴路轉。伴隨互聯網行業再度起飛,經過多年蟄伏的孫正義終於在2014年9月19日(阿裏巴巴在美國紐約正式IPO掛牌上市)登頂日本,實現瞭兒時「成為全日本第一的企業傢」的夢想。
半生浮沉,孫正義在創業的道路上跌倒瞭無數次,連他自己都說:「我所做的事情絕大部分都失敗瞭,包括投資的公司。」他就像一本「犯錯給你看」的活教材,用他遭遇的各種睏難嚮後來者講述創業路上的「暗箭明槍」。所以,本書不是英雄的贊歌。
孫正義是個樂於幫助年輕創業者的人,不管是在推特(Twitter)上還是軟銀學院的公開直播會上,孫正義從不會私藏自己的「創業秘笈」。在麵對中國創業者時,他說:「中國給我提供瞭最多的機遇,我希望能夠幫助那些小的、年輕的公司,隻要你們有熱情、有激情、有夢想,我願意支持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