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幅精绘插图,探索一切形式的根源
一部结合设计、自然、科学的万物形式演化史
万物的世界,一切皆非理所当然――――
尺寸的极限 × 材料的可能 × 元素的关联 × 机能与设计的仿生美学
三角形、方形、圆形为什么最常出现?
鸡蛋的形状和雨滴的形状有何关联?
什么样的物件可能存在或不可能存在?
什么样的建筑应该建造或不应该建造?
永续长存的形式的共通要素是什么?
◎自然的物、人造的物,各种各样的物如何成为今日的形式? 无论是一个原子在大气运动中的路径,或者工匠工具的演变,
或是森林中、河岸边一棵树的生长,
都有其形式的成因和变迁发展的故事。
透过「形式」的演化,一切事物有了连结。
锻铁与茂盛生长的树有相似之处,铁桥与兀鹰中空的翅骨相仿,
植物叶片生长的形式与鹿角的曲线形状相近。
在绵长的时间尺度中,动物植物、液体固体、山脉地景、玻璃钢铁……
一个物件该有多大多小、什么样的材料可以做出怎样的物件、
物件的形式与它的机能及它的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一个物件的使用会如何改变物件本身、哪些定律影响物件的发展,
种种问题都有了最适解答。
本书以「形式」为中心,探索万物形式的根源和演化,包罗领域含括设计理论、力学、结构和材料领域、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古生物学、形态学。
清晰易读的阐释说明、流畅优美的叙事、精绘细制的美丽插图,带领读者领略这个充满魅力的主题,开阔视野,而我们也能知道我们的世界如何成为今日的样子。
◎对我们所在世界的献礼――――「被埋没的珍宝……令人深深着迷」 树木高度受哪些因素限制?大型船只或办公大楼为何比小型船只或一般大楼效率更高?人类的胸廓与飞机、野牛与悬臂桥之间有何共通点?我们应该如何规画,让物件不会因使用而磨损,而且越用越好?本书作者提出对三度空间形式最具影响力的八种基准,分为八大主题,每个主题各构成一章,以完全不同的角度探索各种形式从何而来、往何处去,并仔细观察及比较自然生成的产物和人工制作的物件。
本书激发读者开始观察周遭环境,抛开以往对人类环境中的形式演变的成见和漠不关心,并告诉读者更好的设计方式。作者以实际且直截了当的笔触,搭配特别为本书绘制的精美插图,提供关于「形式」的整体知识和了解。
对学生、设计师、建筑师来说,本书是价值非凡的作品;每一个关心自己所在世界的人,也可借由本书踏入这个令人着迷的主题。
★专业审订与推荐: 吕良正 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康乃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博士
刘曼君 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EET)办公室主任、克莱蒙研究大学高等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博士
◎对本书的赞誉 「形势比人强?原意用在形容我们面对的处境,但用在万物的形式(FORM)上也行得通,也就是形式比人强。万物都是演化而来,其形式或形状某方面来说都是最佳最强的!近年来流行的仿生学就是由生物的强项上获得启发,进而用于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本书深入浅出探讨自然物和人造物的形式,把原本看似不相关的东西串连起来。万物运行是否有统一定理可兹遵循?本书也许可以给我们部分答案……」――吕良正 国立台湾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康乃尔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博士
「作者以平易又流畅的文字,勾勒出天然和人造物质的形式及其形成原理,生动又饶富趣味,自然又蕴含深刻哲理;不知不觉中,读者被鼓励以不一样的眼光反思我们的自然环境和周遭的事物,让我们体悟到,大多数存在的物质确实已是文明演变下的最佳型态了。但就在这当下,作者又巧妙地提醒:现今所见的可能都是暂时的型态,人类文明的演变让未来充满了机会和可能性!」――刘曼君 中华工程教育学会(IEET)办公室主任、克莱蒙研究大学高等教育政策与行政管理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