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台湾人借此补课、思辨,或反洗脑的中国近代史
一部国、高中历史老师绝不会这样讲的中国近代史
一部让大一统左派历史学者感到愤怒的中国近代史
日本史学大家冈田英弘夫妇,「真实」呈现
处在历史夹缝里的台湾人,棒喝必读。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共建政──
中国近代史的谎言,
是以后设的现代国家概念、以国共两党为轴心解释历史的结果。
国民党不会告诉你,共产党更是要掩藏,
听听和中国近代史纠缠在一起的日本人如何讲?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不是鸦片战争,而是日清战争(甲午战争)!受鸦片战争冲击的与其说是中国(清国),不如说是日本。
◎日清战争只是日本的国民兵和清国李鸿章的私兵在打仗,所以必然失败。
◎在中国近代史上,袁世凯不是卖国贼,比孙文更重要!孙文的辛亥革命实际上并不伟大。
◎二十一条不是卖国条约?因为中国是个主权一旦转换,就废弃以前条约的国家,所以日本只能提出续约。中国的废条约是缺乏国际契约精神的行为,日本则是不断修订不平等条约,直到平等。
◎五四运动被中共宣扬为伟大的爱国运动,实际上它不是重要的历史转折点,是共产国际所策划、并利用二十一条而制造的阴谋!
◎应该说「正是托日本的福,中国才能有现在的东北」。如果日本不「侵略」满洲,今日的东北应该是被俄罗斯统治的土地!
◎或许将来会有人说,毛泽东的长征是杀害对手之旅,而所谓中华苏维埃政府是徒有其名的黑社会根据地。
◎中国近代史以国共两党为叙述的核心和主轴不符合真实历史,军阀被忽略和丑化是错误的。中华民国也只是勉强称其为国家而已。
本书是日本右翼历史学者眼中所见的中国近代史(1840-1949)。它不是面向专业读者的学术着作,而是面向一般读者,提供一种完全不同于中华世界认知里的中国近代史,距离国、高中历史课本里的「历史」更是天地之别!作者认为,这才是真实的中国史。
我们相信,有的读者会恍然大悟、醍醐灌顶;有的则觉得自己被深深伤害,完全不能认同。有的会站在政党或国家立场痛加批评,说作者见解荒谬,甚至想要骂人;有的则会见猎心喜。作者并不掩藏自己所持的右翼观点,在前言中就已经明白说出。并且认为,那些对中国近代史有明显违和感的读者,读后就会明白作者说的是什么。
中国历史一直被书写者所把持,更有被胜利者改写的强大传统,中国近代史尤其如此。所以,中国近代史的诞生,与其说是历史学者研究的成果,不如说是被中国政党政治形塑的结果。
比如,中国近代史诞生于鸦片战争,这一观点读者耳熟能详。但中国(清国)真的是因为鸦片战争而近代化了吗?作者否定,而是指出:必须说在当时的清国看来,鸦片战争只是一场发生在遥远南方的地域战争,结束几十年都没撼动清国体制,直至日清战争(1895年)才真正震惊朝野,从而使清国开始全面近代化,所效法的正是打败它的日本。也就是说,清的近代化是日清战争使然。
「鸦片战争被视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见解,是在1920年代形成,并由毛泽东在1937年明确提出。也就说,它是八十年后才诞生的、国共两党的意识形态所形塑的史观。
再比如被视为卖国条约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签署于1915年(实际上签署了十四条),但却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才引发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为什么?作者从现代国民国家的角度思考,指出中国是个「主权一旦转换,就废弃以前条约的国家」,也就是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就废弃之前清国政府签署的条约。而二十一条的本质,是日本要和新政府(袁世凯)续约,确保日本已经在「中国」的投资权益。
中国的这种废约逻辑,源于中国还不是以「现代国民国家」的概念行事,推崇革命或暴力的解决方式。相较之下,日本则是不断修订和英美等国签署的不平等条约,逐渐让它变得合理平等。
补充一点,1946年美国和中华民国政府签署中美通商航海条约,美国的逻辑是用此约延续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以来的美中签署的八个条约之内容,以维护美国在华商业利益。但这个条约却被中共认为是新的二十一条,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后一个不平等条约。两个「二十一条」之对比,就可以看见中国人理解历史的前现代逻辑。
因为近代史被政治形塑,我们才会看到:国民党版本的近代史以1912年为轴心去论述,从那一刻起,就以中华民国=「国民国家」的角度书写。中共则以1921年自己建党那一刻为轴心论述,似乎整个中国近代史,没这两党就无法运行,就是一片空白。
但这完全不符合史实。国民党一直到1928年才勉强具有全国性的力量,还必须得到奉系张学良的支持。中共则一直处于黑社会据点的状态,直到1945年抗日结束、得到日本所建设的满洲之力量,才有能力和国民党角逐天下。满清解体到日本侵华这二十年间,北洋军阀(北京政府)在近代史上扮演重要角色,但却被丑化和弱化了。也就是说,中国近代史之所以充满虚假、谬误、不真实,是被国共两党意识形态化的结果。
就近代史而言,作者指出另外两点,尤其值得华文世界的读者思考。其一是:中国版本的近现代史是以后设的现代国家概念,去解释从1840年以来的历史,因此很牵强,错误很多。作者认为,清国固然不是「中国」,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也勉强称其为国家,而1949年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把自己的疆域人口、政党政治投射到近代史上,似乎从清国解体后,就已经存在了一个叫做「中国」的国民国家。实际上当时的「中国」不过是一盘散沙般的地域结合体,连国家意识都是在日清战争的刺激下才相对形成。
既然非国家,也就不能用「国民」、「民主主义」或「民族主义」这些概念去解释历史。所以作者认为,日清战争是日本的国民军和清国李鸿章的私军在打仗。国共两党虽然打着民族的旗帜,但掩盖了其秘密会社──只不过一个在都市,一个在农村,所以前者比较有钱──的本质。
当然,大部分中国人不会接受此点。但如果以日本自明治之后就形成现代国民国家来对比中国近代史,否定这一点倒是真的很难。
第二点是史料问题。作者指出,中国古代历史较难复原真实,但近代史不然,无论是胜利方的共产党,还是失败的国民党都有自己立场的书写,日本作为参与中国近代史的一方,也有大量书写,因此近代史反而有可能呈现真相。
作者上述看法非常重要,也不难理解。战后七十年之际,中共祭出大阅兵,两岸争执抗日主导权。台湾读者即便再不认同国民党,也一定对抗日主角问题秉持国民党的立场,但在中国,历史论述却被颠倒,只强调蒋介石早期的消极抗日,并强化中共的敌后战场。这就是史观和意识形态难敌史料的好例子。
总之,这是一部国、高中历史老师绝不会这样讲的中国近代史,也是一部让大一统左派历史学者感到愤怒的中国近代史。借此补课、思辨,或反洗脑?读者各有判断。但要想知道中国近代史的真相,日本右翼史家的观点绝对不可轻易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