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数之迷与悟

紫微斗数之迷与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斗数是一门命学,乃论人命运之学。当走进斗数世界,深究其知识内涵及逻辑基础,发觉斗数亦不过是一门命运统计学而已,其方法系透过命例事证,归纳出一套有系统经验论述(统计学之价值及目的,即在归纳事物的普遍性及共通性)。然而,相较于西方命术,如星座学、灵魂学、塔罗牌等等,都是透过大量事证个案,加以分析、比较、归纳,最后建构其原理原则,并据此作为事件推绎之依据;反视斗数论命,其方法则松散许多,不是靠口头相传之口诀,即採用之命例实证,数量太少或偏执,实不足以构成原理原则条件,更遑论作为推演之基础。

  是故,斗数本身存在许多科学论证问题,若不以严谨态度与科学精神,去批判、挑战其知识建构之基础,而只一昧接受,虚与委蛇,闭门造车,陷入唯心主义死胡同,斗数将永远无法走出知识象牙塔,获得国际学术界之认同。

  研读斗数,应避免完全以命理论命理之狭隘心态,简言之,斗数论命,光就本身知识是不够的,必须配合其它知识相扶佐,如哲学、心理学、宗教学、天文学等等相关知识,才能产生相辅相成效果,如此方可清楚认知斗数全貌及不及处;若仅以命理论命理,即有可能发生以偏概全,以井观天,敝帚自珍,夜郎自大之现象,甚至野人献暴,而得意扬扬。

  学习斗数,重点在于正确观念与态度。斗数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什么玄奥学问,它不过就是一种数字统计学,或称星曜组合排列统计学,其知识架构不具科学方法,亦无严谨逻辑基础;因此,看待斗数,不必太过认真,应以平常心视之,可以当成八卦聊天,以满足对玄学的好奇心;可以视为心灵导师,以提升个人心灵层次;或是视作一种休闲娱乐,如同看电影,尽情享受其趣味、悬疑、刺激,以及身历其境之气氛,而不必在乎情节真与假。

  命理毕竟是命理,它充满太多不确定性,虽然斗数论人吉凶,确实有其准确性,但影响一个人荣辱成败因素有很多,切莫一古脑儿,对它抱持执着或盲信态度,尤其不可让其干扰生活步调,而影响正常情绪,导致整天神经兮兮。了解一个人个性、性向、才能,或是解决个人生活困境与难题,终究要回到正统学术,唯有透过正常教育管道,认清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一条正确之道路。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前言    011
第一节 斗数简介    011
第二节 斗数存在问题    017
第三节 专业名词解释    022
第二章 命盘制作    028
第一节 基本认识    028
第二节 排命盘    034
第三章 星曜性情    080
第一节 紫微星系    083
第二节 天府星系    120
第三节 组合星曜意涵    166
第四节 月系星    217
第五节 时系星    229
第六节 年干系星    242
第七节 年支系星    257
第四章 命格局    270
第一节 好格局    272
第二节 坏格局    312
第五章 论财富    326
第一节 富格    328
第二节 贫格    352
第六章 论官禄    364
第一节 贵格    365
第二节 贱格    388
第三节 职业选择    399
第七章 论桃花    411
第一节 桃花星    412
第二节 桃花格    417
第三节 离婚星    420
第八章 论意外    431
第一节 意外死亡    432
第二节 疾病    442
第三节 刑讼    448
第九章 论四化    452
第一节 四化星意义    452
第二节 生禄忌与命禄忌    456
第三节 禄忌组合在十二宫涵义    489
第四节 四化论六亲关系    498
第五节 四化论大限运势    505
第六节 四化论大限死劫    518
第十章 论流年    528
第一节 流年命盘制作    532
第二节 流年吉凶简析    550
第十一章 批命实例    555

图书序言

序文

  第一次听到紫微斗数,是在民国七十年就读师专时,一位数学老师在课堂上提到了紫微斗数,当时完全不懂斗数是什么东西,除了觉得「紫微」这二个字好好听,充满着诗情画意外,其余就没有什么特别印象了。十年过去了,民国八十二年,就读师大教育研究所,偶而来到书局,才真正看到紫微斗数书籍。基于好奇心,买了几本不同作者写的书,准备回家好好地看一看,了解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阅读过程,可以说惊涛骇浪,惊险万分,败了又战,战了又败,从斗志高昂到意兴阑珊,最后还是将所有书束之高阁,尘封书柜。斗数内容,乍看之下,很不容易懂,里面所提的星曜,都是既奇怪又陌生,如七杀、廉贞、天魁、天钺,尤其讲到忌冲、干支、五行、河图、洛书等等,每次看,没来个几十分钟,马上举起双手,不战而降。

  研究所修的是教育,有关教育专业知能,如心理学、教育学、行政学等等,对其熟悉,自不在话下;值得一提的是,在选修课程中,无意中选了一门佛教课程,它是引领我进入宗教或玄学之始端。起初,对于宗教,其实是抱持排斥态度,心里总觉得它是一种迷信,甚至带有一些邪恶性质,在学习过程中,也就没有特别用心去了解,交期末研究报告时,就敷衍交待了事,差一点被教授当掉,好在重新修正过后,才惊险通过。经历一次危险时刻,让自己阅读了很多佛教书籍,发现佛教与过去脑子里面之印象相差甚远,仔细推敲其论述观点,很多都是言之有理,比如,贪瞋痴是人间三恶,分别心是痛苦来源,人到无求品自高……等等,将其验证在生活上,的确有其道理。之后,对佛教产生兴趣,开始阅读原始经典,也大量遍读宗教相关书籍,其中对圣严法师着作,更是无一遗漏,硕士毕业后,仍连续多年持续研究佛教。

  随着对宗教兴趣愈来愈浓,单佛教教义,已不太可以满足我的好奇心,在此动机催促下,再次回到学校攻读博士,除了教育专业课程外,同时开始一系列心灵探索之旅。

  首先研读死亡学,当时包括国内外有关死亡学之书籍,可以说无书不看,只要书店有贩售的,几乎手上都有一本,其中以索甲仁波切着,郑振煌译之《西藏生死书》,被视为当代最伟大之生死学鉅着;基于兴趣,自己也多次到学校演讲有关死亡学议题。死亡学是很有趣的知识,各位读者有机会可以看看,它会让您不害怕死亡,甚至可以期待死神降临,但惟一要注意,必须不间断阅读,让其一直洗涤着心灵,一旦阅读停止,又会重新害怕死亡了。

  之后,逐渐觉得死亡学,所论内容太过虚无缥缈,无从证实,不如转向研究天文学,好好一窥宇宙之奥妙,解开生命的面纱。于是乎,开始到书店购买书籍,上网找资料、看影片,或到各图书馆借书、影印相关资料,更向牛顿科学杂志,定了一套上万元有关天文学专刊,所有资料,都是一页一页详细看完。

  就这样,时间不经意,又流走一大段,原本认为天文学应该会比死亡学实际,至少天上星星可以数一数吧!其实不然,天文学存在更多假设与未知,很多问题几乎没有答案,比起死亡学的疑惑,只有过之而无不及。天空之事,有太多是我们无法想像与了解的,若是想借此了解宇宙起源,恐是一条既漫长又无法实现之任务。

  借由天文学解开生命之谜,尚待遥遥无期时间的抽丝剥茧,心念一转,与其等待,何不转向哲学一途。哲学乃一切知识源头,诸如物理学、天文学、数学、教育学、宗教学等等皆属之,若从哲学角度探究宇宙生命,或许是一条不错途径,于是,又开始燃起研究哲学的兴趣,尤其是生命哲学领域。在此特别介绍一本翻译书「僧侣与科学家─宇宙与人生的对谈」,值得大家一看;另外,国内哲学大师牟宗三也出一本「中国哲学十九讲」,亦值得一读。既然与生命哲学有缘分,其时正值博士论文亦将草拟撰写,于是顺缘选了老子哲学思想作为论文题目。

  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中,自己也到了知天命之年,一辈子用心读书,总算对得起自己,应该可以休息休息了。想起二十几年前买的紫微斗数书籍,都已黄斑遍体,风烛残年,索性拾起擦拭一番,重温旧情;然而,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一擦不得了,把沉睡已久的读书细胞,重新召唤醒来。说也奇怪,过去看不懂的,现在懂了;过去觉得艰涩的,现在容易了;自己终于领悟到,原来学习紫微斗数,是需要年龄陪衬、其它知识相扶持,以及用生命实际去体验感受,才能真正进入斗数世界。机缘来了,就顺势而为,开始购买新书,一本一本的读,一页一页的整理资料,夜以继日,不曾停歇,过程中只觉乐趣,不知辛苦何谓。

  回首看看自己一生走来,谈不上满意或不满意,但总觉得,冥冥之中,生命似乎有定数,突来一个念头,何不将整理斗数的资料与阅读心得,出版成册,以飨读者,就这样,本书如此诞生。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