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不公开的。最杀手的拳,老师不教的——写作的祕密。
木心的文学自白,私房话里的私房话
木心文学回忆录最后的九堂课
得自先生最珍贵的允诺,木心讲自己的书,谈自己的写作。
全本《文学回忆录》的真价值,即在「私房」。他谈到那么多古今妙人,倒将自己讲了出来,而逐句谈论自家的作品,却是在言说何谓文学、何谓文章、何谓用字与用词。这可是高难度动作啊。——陈丹青
1993年3月7日至9月11日,木心先生为弟子们开设的「世界文学史」讲席,进入第四个年头,话题来到「现代文学」阶段,先生终于同意谈论自己。他在九堂课的穿插中,谈自己的写作,也似与知己至交表述心里话,无私自剖,恳切记录于陈丹青的听课笔记中。
本书依据陈丹青笔录原状,保留每一讲讲题,并将木心先生论及自己的十四篇文章,分别插入每一自述之处,文章段落与听课笔记交织排版,这十四篇依次是:《即兴判断》代序 、〈塔下读书处〉、《九月初九〉、〈S. 巴哈的咳嗽曲〉、〈散文一集》序、〈明天不散步了〉、〈童年随之而去〉、〈哥伦比亚的倒影〉、〈末班车的乘客〉、〈仲夏开轩〉、〈遗狂篇〉、《素履之往》自序、〈庖鱼及宾〉、〈朱绂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