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狄更斯讲耶稣(名家插画,繁体中文版首度面世)

听狄更斯讲耶稣(名家插画,繁体中文版首度面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Charles Dickens
图书标签:
  • 狄更斯
  • 耶稣
  • 宗教文学
  • 基督教
  • 经典文学
  • 插画本
  • 繁体中文
  • 名家作品
  • 文学传记
  • 文化遗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狄更斯家族私藏100年的传家宝,繁体中文版首度面世!

  英国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以谆谆善诱的父爱,
  为儿女书写耶稣的故事,传达爱、仁慈与宽恕的美德。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在1849年时,为自己的孩子写了一本耶稣生平的故事书,之后的每一年圣诞节,狄更斯都会亲自为孩子们朗读这本书,直到他离世。狄更斯去世前立下遗嘱要求:在他的孩子全部过世之前,不得公开这份手稿。

  在这份手稿中,狄更斯将他高超的写作手法暂时放在一旁,纯粹从一位父亲的角度,以亲切的语调、质朴的文字,向孩子娓娓述说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女谆谆善诱的关爱与期盼。

  每一年的圣诞节,朗读这份手稿的传统在家族里秘密地流传着,外人从不得见;这份珍贵的传家之宝,成为众多出版商与读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之作。

  1933年圣诞节前夕,当时狄更斯唯一在世的孩子菲尔丁爵士在遗嘱中写下「在我死后,只要家族成员一致同意,本书就可以出版」,终于让这本书有了问世的机会。

  1934年,手稿完成近100年之后,美国最大出版商Simon & Schuster以天价签下出版发行权利,一上市即引起全球轰动,成为该年的年度最佳畅销书。至今全球依然陆续出版不辍。

本书特色

  ★狄更斯家族私藏100年的传家宝,繁体中文版首度面世
  ★近50幅精致插图,由得奖旅日插画家精心绘制,经典呈现
  ★最适合和孩子分享的第一本耶稣故事书

名人推荐

  主日学师资培训讲师 唐立娟
  国内英美文学权威 陈超明
  辅大全人教育中心讲师 叶荣福
  华人基督教史研究专家 魏外扬
  GOOD TV节目主持人 何戎、KELLY
  ──温馨推荐

各方佳评

  这本书真的好看,可以成为如何说故事的范本和辅助。诚心推荐给想给孩子说故事的爸爸妈妈们,狄更斯已经写了耶稣的故事,我们就直接朗读这故事吧!──唐立娟,主日学师资培训讲师

  一个好的说书人,令这些封存在宗教经典中的故事活了过来。本书不仅让我们进入狄更斯的奇妙小说世界,更让二十一世纪的读者跟着狄更斯一起传续「宽容与善」的基督精神。──陈超明,实践大学应外系讲座教授

  狄更斯以其特有的文学家涵养,以十一个章节,将耶稣的一生以「故事般」的方式做了完整的叙述,让孩子从「听故事」中自然地认识耶稣。──叶荣福,辅大全人教育中心讲师

  如果狄更斯是一位大厨师,这本小书应该就是他的一道私房菜。喜爱美食的人都知道,私房菜往往是大厨师最拿手、最可口的一道菜。赶快坐下来享用吧!──魏外扬,华人基督教史研究专家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英国19世纪代表作家,素有「最伟大的写实主义小说家」之美誉。自小家境贫苦,十岁时为了维持家计而中断学业,陆续当过鞋店学徒与律师事务所缮写员,之后再靠自学速记当上报社採访记者,全靠刻苦自修成为知名作家。

  早年困苦的生活让他对底层阶级有更多同情,作品一贯保有揭露和批判的笔锋,贯彻惩恶扬善的人道主义精神,塑造出众多令人难忘的人物角色。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写下十五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以及随笔、游记、时事评论、戏剧与诗歌,并自办杂志。代表作有《孤雏泪》、《圣诞颂歌》、《块肉余生录》、《荒凉山庄》、《双城记》等书。

  1870年因脑溢血去世,葬于西敏寺。直至今日,他的作品始终深受世界各地广大读者喜爱,对英国与世界文学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绘者简介

许书宁


  爱画画、爱作梦的北港孩子,基督徒。先后毕业于辅仁大学大传系广告组、大坂总合设计专门学校绘本科。作品曾获关西美术文化展「读卖电视奖」、STAEDTLER举办「笔绘CD-R设计比赛」入选、青林文化「安徒生童话插画创作奖」入选、2005及2006年度台湾儿童文学精华集、第六届猫头鹰图书馆爱家手绘书比赛贰奖等奖项。目前定居于大坂,从事文图创作、设计与翻译工作。

译者简介

祁怡玮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创意写作硕士,曾任职于学校、出版社,现从事中英文笔译工作。译有《宽恕:为自己及世界疗伤止痛的四段历程》《29个礼物》、《爱情的吸引力法则》、《你的心是否也住着一只黑狗?牠名叫忧郁》等书。

图书目录

专文推荐 在圣诞节给孩子说故事吧!/唐立娟
专文推荐 介于想像与现实之间:阅读狄更斯的基督精神/陈超明
专文推荐 让孩子从「听故事」中认识耶稣/叶荣福
专文推荐 狄更斯的私房菜/魏外扬

楔子

Chapter.1
耶稣的诞生/牧羊人的祝福/东方三博士来访
逃往埃及/无辜婴孩大屠杀

Chapter.2
回到拿撒勒/圣殿里的耶稣/约旦河畔的洗礼
前往旷野/把水变成酒

Chapter.3
耶稣的十二门徒/传授祈祷文
医治麻疯病人和瘫子/让小女孩死而复活

Chapter.4
安息日的问题/拿因城的神蹟/平息暴风雨
驱走疯子身上的恶灵/希律王杀死约翰

Chapter.5
为耶稣擦脚的女子/治好可怜的病人
激怒犹太祭司/五饼二鱼餵饱五千人
走在水面上/再次餵饱四千人/预告自己之死

Chapter.6
救主的变容/可以上天堂的人/宽恕的寓言
用故事教导门徒/赦免犯罪的妇人

Chapter.7
最重要的诫命/好心的撒马利亚人
爬到树上的撒该/浪子回头/富翁与乞丐
让凯撒的归于凯撒/穷寡妇的大奉献

Chapter.8
让拉撒路复活/马利亚为耶稣抹香膏
犹大的阴谋/进入耶路撒冷/把摊贩逐出圣殿
为门徒洗脚/三十银币出卖耶稣

Chapter.9
最后的晚餐/园中的祈祷
犹大的背叛/四散逃走的门徒

Chapter.10
彼得三次不认主/大祭司审问耶稣
犹大畏罪自杀/彼拉多的裁决
耶稣受鞭笞/送往处刑场

Chapter.11
钉上十字架/两个小偷/空掉的坟墓
耶稣现身/怀疑复活的多马/耶稣升天
扫罗的改变/成为伟大的宗教

狄更斯写给孩子的祈祷文
绘者后记

图书序言

专文推荐

狄更斯的私房菜


  在台湾电视只有三台可选的年代,每天晚上的八点档连续剧是各台倾全力制作的指标性节目,也成为台湾民众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参与八点档的导播、编剧、演员们,当然也成为媒体争相报导的热门人物。这种盛况,让我们可以稍微体会到英国小说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为十九世纪英国带来的风潮。

  狄更斯写小说就像写连续剧一样,他那些家喻户晓的长篇小说,都是以连载的方式,定期在报章杂志上发表,结果风靡到一个地步,连送报的工人们都在讨论和预测剧情的发展。狄更斯生前热爱舞台,写作之余,最热衷的活动就是在舞台上朗诵自己的作品,其盛况如同今日艺人办演唱会,即使需要购票入场,仍然座无虚席。狄更斯离世虽已多年,然而根据他的小说拍摄而成的舞台剧、电影、电视剧不计其数,不断推陈出新、绵延不绝,所以他的舞台永不落幕,他的影响永不止息。

  狄更斯的社交活动频繁,却仍然喜欢花时间与自己的孩子们相处,十分看重子女们的教育。他为他们写了一本《儿童的英国历史》(A Child’s History of England),也为他们根据圣经将耶稣生平写成一本小书(即是本书),反覆朗诵给他们听。

  由于狄更斯常在小说中讽刺当时英国教会人士的腐败、冷酷、伪善,很多人以为他是愤世嫉俗、反基督教的先锋,其实他一生都对圣经与耶稣保持真诚的信仰与高度的敬意,这本小书就是最有力的证明。对狄更斯而言,教会的礼仪、神学的争辩都不重要,只要相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救主、是好榜样,人们认识祂、信靠祂,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祂的怜悯、服事、饶恕,将来得以进入永恆的天国,这些才是基督宗教的核心精义。

  以下引用这本书的开头与结尾,由狄更斯自己来讲述他写这本小书的用意。开头是这样的:「亲爱的孩子们,我很想很想让你们知道有关耶稣基督的一点历史,因为每个人都该认识他……如果不知道他是谁和他做了什么,你们永远也无法想像天堂是怎么样的一个好地方。」在结尾时,狄更斯叮咛孩子们:「切记!基督的精神是永远都要行善,就算是别人对我们很坏也一样……基督的精神是像爱自己一样地去爱邻人……基督的精神是和善、仁慈、宽恕……」

  除了这本小书外,狄更斯的基督信仰也融汇在他的所有作品中,难怪大文豪托尔斯泰与杜斯妥也夫斯基都称狄更斯为伟大的基督徒作家。在《信心的飞跃:70位基督勇士列传》(Gene Fedele着,天恩出版社)这本书中,作者将狄更斯视为教会历史信心英雄之一,认为他与米尔顿、本仁约翰等人一样,都是属于敬畏神的作家。作者还引用了狄更斯生前写的最后一封信,来为狄更斯的信仰作见证:「在我的写作中,我一直都努力表达我对救主的一生及其教导的尊敬,因为我对这些都有很深的感受。」英国作家乔治.欧威尔则说:「狄更斯总是在讲道,这是他创作的终极祕密。当一个人有所关心,他怎能不为之创作呢?」更是一语道破狄更斯的信仰与创作的关系。

  狄更斯的大量着作在生前就极为畅销,唯独这本写给自己子女的小书,直到他死后六十多年才出版问世。如果狄更斯是一位大厨师,这本小书应该就是他的一道私房菜。喜爱美食的人都知道,私房菜往往是大厨师最拿手、最可口的一道菜。现在,狄更斯的私房菜《听狄更斯讲耶稣》已经端到您的面前,还犹豫什么,赶快坐下来享用吧!

文/魏外扬(华人基督教史研究专家、中原大学退休讲师)

专文推荐

在圣诞节给孩子说故事吧!


  收到编辑的邀稿信件时,我正忙着手边另一件事,心想先回覆对方说信已经收到了,便顺手打开了书稿。打开附件的文稿,看到题目「听狄更斯讲耶稣」,心中第一个感觉是:「哇!狄更斯耶!」然后完全忘记手上的工作,很想看看狄更斯是怎么讲述耶稣的,加上那黑白色调的插图深深吸引了我,就这样开始看了起来!

  看了作者简介和出版缘起之后,吸引我的不再是狄更斯了,而是一位父亲为孩子所做的──这是狄更斯写的圣经故事,是他为自己的孩子写的圣经故事,而且每一年的圣诞节,他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朗读他自己的圣经故事!

  我再次完全忘记手上工作的压力,瞬间直接「听」故事去了──直到最后一页!

  果然是一个「爸爸」讲故事给自己的孩子听,我特别喜欢他在讲故事的当中,穿插着对孩子说的话,例如:「等你们长大之后,永远也不要忘记这一点。我亲爱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傲慢或刻薄地对待任何穷人,无论是男人或女人也好,小孩子也罢……」、「从这件事情,我们可以学到……」、「当我们以为自己很慷慨的时候,务必谨记这个穷寡妇的所作所为。」

  一个爸爸在说故事的同时,也和自己的孩子分享了他从耶稣身上学到的道理。果然是大文豪和小说家,说起故事──而且是大家都知道的耶稣的故事──还是那么引人入胜,令人不禁想一直听下去、看下去!特别是那种娓娓道来的语气,更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例如:「从很久很久以前,差不多是两千年前……」、「有一次,在某个星期天……」、「抵达海的另一边之后,他们必须经过一片荒凉而孤寂的坟地……」、「他告诉他的门徒这个故事……他又告诉他们另一个故事……」

  这本书,让我们见识了大文豪说故事的功力,更吸引人的是可以一窥英国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如何为自己的孩子写故事并朗读故事;看完了书稿,就想着等书出版后,在即将到来的圣诞节,我要送这本书给一些想给孩子说故事,尤其是觉得自己不会说故事的爸爸妈妈朋友们,因为狄更斯已经写了耶稣的故事,我们就直接朗读这故事吧!

  谢谢启示出版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可以先睹为快。这本书真的好看,可以成为如何说故事的范本和辅助。诚心推荐给想给孩子说故事的爸爸妈妈们!

文/唐立娟(资深主日学老师、主日学师资培训讲师)

专文推荐

让孩子从「听故事」中认识耶稣


  看到狄更斯家族的传家宝真是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作为一个曾经给四个孩子讲圣经故事的爸爸,如果我可以早一些拿到这本书,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就容易、轻松多了!

  狄更斯以其特有的文学家涵养,以十一个章节,将耶稣的一生以「故事般」的方式做了完整的叙述,让孩子从「听故事」中自然地认识耶稣。

  虽然只是十一篇短文,但故事的脉络十分清楚,不论是作为孩子的床前故事或是主日学教学,都十分恰当;借由这些短文,作者很清楚地传达了以下的讯息:「基督的精神是永远都要行善,就算是别人对我们很坏也一样。基督的精神是像爱自己一样地去爱邻人,并且要将己所欲的施于人。」

  最令人欣赏的是,狄更斯不只是关心自己家孩子的信仰,他在一开始就明确地表示他所要讲的耶稣故事,不是只给在教会里孩子听的故事,而是要给所有孩子听的故事,因为「每个人都该认识他,世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么好、那么善良、那么仁慈,而且那么怜悯所有犯了错、生了病或受苦受难的人」。

  狄更斯自己有过艰困的童年,所以在他的作品中总是满怀悲天悯人的心肠,唿吁世人多关怀那些受压迫者和穷困者,诚如他墓碑所写的:「他是贫穷、受苦与被压迫人民的同情者。」故事中处处充满了他对穷困者的关怀,以及期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能善待自己身边的穷人:「我亲爱的孩子们,永远不要傲慢或刻薄地对待任何穷人……只要你们有能力,永远都要试着教导他们、救助他们。当有人在说穷苦人的坏话时,你们要想耶稣基督是如何走入他们之中,教导他们,并认为他们值得他的关照……」

  除了有明确的中心思想之外,在故事中作者也运用了几项很值得我们在跟孩子讲故事时可以学习的技巧:

  一、说故事时要考虑到孩子的生活经验与理解力

  在第一章说到圣城耶路撒冷时,狄更斯立即加了个注解:「那个国家最大的地方是耶路撒冷──就像全英格兰最大的地方是伦敦──而国王就住在耶路撒冷」,所以当我们对台湾的孩子讲故事时,可就不要照着书唸,也可考虑改成「那个国家最大的地方是耶路撒冷──就像全台湾最大的地方是台北──而国王就住在台北」。

  又如第六章提到雇工的比喻,主人给工人的工钱时,狄更斯更直接就说了是「一便士」,便士是英国使用的币值,一便士是象征很低的工钱,所以当我们在和台湾的孩子讲到这里时,可考虑改成「两个十元铜板」。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第七章法利赛人质问耶稣是否该纳税给凯撒时,狄更斯描述耶稣说「你们何以这么问呢?拿出一便士来给我瞧瞧」,同样地,我们也可说「拿出一个十元铜版给我瞧瞧」。

  二、说故事时要注意的是故事的重点而非细节

  在第一章说到东方智者前来寻找耶稣圣婴时,狄更斯只是很简单地说到「他们很爱他,还给了他一些礼物」,完全没有提到是哪些礼物;在这儿可能会有些老师或家长忍不住要补充三位智者献上了那三样礼物:黄金、乳香和没药。是否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是那些礼物真的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很爱他」,礼物是为了表达爱。

  在第三章提到有一位百夫长前来求耶稣治癒他的仆人,狄更斯写的是「有一个百夫长也来找他,说:『主啊!我的仆人在我家里,卧病不起。』」同样地,可能也会有老师或家长要质疑,认为作者写的和圣经内容不符,百夫长并非亲自前去找耶稣,而是託人前往。狄更斯在此想要强调的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百夫长是这么真心地相信他」。

  三、说故事时可适时地做补充,以帮助孩子更了解故事的内容

  在第六和第七章提到耶稣说的比喻时,为帮助孩子更明白比喻的意涵,狄更斯作了以下的补充:「我们的救主是想借此告诉他们,一辈子都行善的人死后会上天堂,但本来因为身世不幸或在小时候没有父母与朋友的照顾而变坏的人,无论多晚才悔改,只要真心忏悔并祈求神的原谅,都会得到宽恕,而且也都能上天堂。」、「我们的救主想说的是:那些做错事、遗忘了神的人,永远都会受到神的欢迎,也永远都能蒙受祂的恩惠,只要他们对自己所犯的罪怀着忏悔地回到祂身边。」

  期盼这个充满人道关怀的故事,能在更多的家庭、学校和课堂中被述说,引领更多的孩子学习「像爱自己一样地去爱邻人,且将己所欲的施于人」。

文/叶荣福(辅大全人教育中心兼任讲师)

图书试读

楔子

一八四九年,查尔斯.狄更斯为他最亲密的读者──他自己的孩子──写下了这份手稿。这是根据《圣经》福音书的记载,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写成的耶稣生平故事。

在这份手稿中,狄更斯将他高超的写作手法暂时放在一旁,纯粹从一位父亲的角度,以亲切的语调、质朴的文字,向孩子娓娓述说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福音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女谆谆善诱的关爱与期盼,希望他们永远行善、爱人如己,并永远怀有仁慈与宽恕之心。

每一年的圣诞节,狄更斯都会为孩子们朗读这份手稿,在他去世后,这个传统依然在狄更斯家族持续着。许多出版商希望这份手稿能够面世,但狄更斯在写作时并没有考虑要出版,他曾表示,自己只是想把一位父亲的思想,以他认为最适合他孩子的形式永恆地记录下来,留给狄更斯一家。

因此,狄更斯在世时便要求他的家人,在他的孩子全部离世之前,都不能公开这份手稿。于是,在长达八十多年的日子里,这份手稿一直被狄更斯的家人视为珍贵的传家之宝,只在家族里秘密地流传着,成为众多出版商与读者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之作。

直到一九三三年的圣诞节前夕,当时唯一在世的狄更斯之子菲尔丁.狄更斯爵士(Sir Henry Fielding Dickens)在遗嘱中写道,只要狄更斯家族成员完全同意,这份手稿就可以出版。在菲尔丁爵士的遗孀与孩子们,以及绝大多数家族成员的赞成下,出版之事终于达成了共识。

在手稿完成将近一百年之后,一九三四年三月,这份手稿最初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出来,之后由美国最大出版商Simon & Schuster以天价签下出版发行权利,一上市即引起全球轰动,成为该年的年度最佳畅销书。至今全球依然陆续出版不辍。

(插入图01)
图说:狄更斯在圣诞节给孩子们讲耶稣的故事。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