弔诡是围困的迷宫,也是突围的契机;
我们必须自食其力,在黑暗中点燃自己的小小火焰。
明尼亚波利市的露天雕塑公园里,立着一件笔挺的青铜中空雨衣。有名无实的中空雨衣,象征人类在文明里遭遇的窘境: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组织高度分化、制度层叠蔓生,个人的价值和主体也被淘尽,有如那件中空的雨衣。谁愿意自己只是薪资单上的一个代码、组织图里的一种职称、经济学研究里的一笔资料,或政府报告里的一排数字?人生的意义,绝不仅是充当某部大机器的齿轮,终日疾转,不知目标何在。假如经济成长必须先付出这些代价,便毫无意义。
即使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很多问题仍然没有答案,有更多事情隐含矛盾。科技让个人看似极有力量,却又极为微渺;我们有精良的武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世间杀戮不断;我们虽然粮食过剩,却无法餵养饿殍;我们能解开银河的奥祕,却解不开自己的家庭难题;似乎我们知道的愈多,反倒愈迷惑。太多良善动机,导致了不良后果;太多成功处方,带来了讽刺的结局。不论对个人或组织而言,眼前的挑战,应该是如何去管理弔诡,如何将中空雨衣填满,重新落实个人的存在感。
本书中,英国管理大师韩第透过对金钱、工作、组织、生活等各方面的整体省思,试图带领读者走出变动、混乱、迷惑的迷宫。韩第在书中指出的九大弔诡,今日回顾之时,彷彿二十年不曾落幕的预言,甚至愈演愈烈。由未知而生的普遍不安,甚至徬徨虚无之感,只有加深,不曾稍减。
不确定的年代,唯有大师智慧,引导我们重建价值和意义,开启未来的门扉。
名人推荐 对企业经营者而言,这是一本深具人文素养的好书,韩第大多论及Know-why,而少谈Know-how。事业与生命都是一连串的思索、了解、觉察、抉择、创造与精进的过程。我敬佩韩第的企业伦理思维、人文气质与悲悯的胸怀。从1995年迄今,每当我界定自己是事业经营者的角色时,这是我心仪的十本重要必读经典之一。──吴清友,诚品书店创办人
本书乃是恢复古典启蒙精神的一本着作。近年来欧陆主要的知识份子对这方面的讨论日益增加,这是替新历史做准备。韩第从管理和组织的角度切入,期望替人在未来寻找到更好的位置,不再只是「中空的雨衣」。人类不是进化过程中的偶然,亚当‧史密斯除了「看不见的手」,还有更重要的「同情心」。此外,他更强调文明的延续性,以及日益被人冷淡的社区感与责任心。历史并未终结,它留给人们的是另一个有待完成的考验。──南方朔,作家、诗人及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