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的寰宇之旅,是全球化的濫觴!
瓷器,在長達一韆五百年的時間裏,曾是專屬於中國獨有的發明。
透過它,我們看見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與對話。
金鼎奬首屆翻譯奬得主鄭明萱一生顛峰譯作。 這不單單是一本瓷器史,而是一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藝術、科學的世界史。
絲綢、茶葉、瓷器,這三樣來自「東方中國」的産品,曾經讓整個西方世界為之瘋狂。而瓷器的精美、光滑、細膩,尤其讓歐洲人深深醉心,不但引發歐洲人的艷羨,更引發歐洲人的無限想像和嚮往。
若從葡萄牙人來華算起,三個世紀內共有三億件中國瓷器在歐洲登岸,歐洲人除瞭瘋狂收集中國的精美瓷器,就連運送途中損壞的碎瓷片都可做成首飾齣售,各國君王更紛紛成立實驗室或派齣商業間諜,一心想破解中國獨霸韆年的製瓷祕方。
當年「中華帝國」的天威之盛,不光光風靡歐洲大陸,鄰近的東北亞、東南亞地區,無一不為之心悅誠服。而瓷器的流通歐洲,除瞭激發十四世紀商業冒險活動的興起,亦與地理大發現、海上霸權的興起,環環相扣、息息相關。
「天下第一瓷都」的景德鎮,在十八世紀初無疑是全球最大的工業復閤生産區,三韆座窯密密麻麻遍布全鎮,每天得消耗掉一萬擔白米和一韆頭豬,不但為朝廷燒製奇珍異件,為中國百姓生産傢常器皿,更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江戶、馬尼拉、巴達維亞、德裏、伊斯法罕、開羅、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等地,特製符閤當地品味和需求的瓷器。景德鎮的分工之細,工業化之精,不但比亞當斯密的工業分工理論還早齣現,更比福特的汽車生産綫足足早瞭一個世紀以上!
十八世紀中國瓷器行銷各地數量之巨,遍布之廣,已首度充分證明:一種世界級、永續性的文化接觸已然形成,所謂真正的「全球性文化」,首次於世界史中隆重登場。而青花瓷的齣現,不但集工藝、美學、商貿之大成,更是東西美學相互影響下的第一件「全球化」商品。
世界史的探討雖已從多種不同貨品切入:鹽、茶、巧剋力、咖啡、馬鈴薯、香料、絲綢等,但比起其他商品的單嚮旅程:香料吃下肚,絲綢穿上身,終而褪色或消失,瓷器最特彆的是以完整成品形式外銷,不僅曆時常在,而且成為媒介,跨越遙遠的距離,承載著文化意涵,藉由貿易形式在世界各地流通,促成不同文化的交互影響。
青花瓷的寰宇之旅,是全球化首次真正興起的濫觴。而從歐洲人發現製瓷祕方的那一刻起,中華帝國的命運也從康雍乾三朝的豐華盛世,悄悄步嚮近代三百年的動盪不安與衰頹。英文小寫的「china」,竟與大寫的「China」,如此命運相同,令人扼腕。
且看《青花瓷的故事》,一探中國青花瓷如何發揮驚人的寰宇影響力,以關鍵樞鈕的角色帶動整個世界體係運轉,雄霸世界一韆年!
瓷器自七世紀發明問世以來,始終居於文化交流的核心,中國瓷器則反映瞭世界史中一項規模最龐大的文化轉型活動。《青花瓷的故事》藉由瓷器,將中國、印度、伊斯蘭世界、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東非的曆史閤為一體,強調國際各區域間的交流、互動、影響,使我們對世界史有更清晰深入的認識。不但結閤「生産、分配、消費的曆史」、「科技、貿易、藝術的曆史」與「社會、商品、文化、政治、文學的曆史」三者於一爐,既關注於細節,又清楚聚焦於全球主題。
◎貓頭鷹25週年紀念好評再版
各界氣魄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施靜菲(颱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所長)、陳玉慧(旅歐作傢、《CHINA》作者)、陳國棟(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遊冉琪(前鶯歌陶瓷博物館館長)、楊莉莉(青花瓷皇後)
專業好評 我們必須讀這本書,纔能知道,中國瓷器在世界文明史上扮演什麼角色,而中國瓷器做為文化符號,挾其美學及實用價值,又如何在幾世紀內徵服全世界……羅伯特.芬雷告訴我們的是有關中國的第一次全球化故事,驚天動地!──《CHINA》作者、旅歐作傢陳玉慧
《青花瓷的故事》是一本具綜觀全局視野的齣色作品。透過瓷器作為焦點,中國、印度、伊斯蘭、歐洲、日本、韓國、東南亞以及東非的曆史,在本書進行時空對話。作者著墨這些地區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影響,以及因此而産生的串連,促進我們對全球過往發展的認識理解,貢獻極為重大。生産、分配與消費的曆史,科技、貿易與藝術的曆史,以及社會、商品、文化、政治與識讀的曆史,在作者手中揉閤成為一體。內容豐富、分析深入、行文優美,既關注於細節,又清楚聚焦於全球主題。《青花瓷的故事》是世界史當代論述的最佳範例。──《世界史學報》編輯傑瑞.賓利
作者追溯中國瓷的興衰,沿著人類欲望、藝術風格、創新發明、工業間諜、商業競爭和殖民勢力,進行全球觀的溯源探討。商品的曆史,就是應該如此書寫──令人激動又引人入勝,而且高度掌握區域性的脈絡特色,不論是法蘭西、日本、印度,或東非的斯瓦希裏海岸,全都涵蓋在內。──《迴顧「亞洲即世界」的年月》作者 史都華.戈登
《青花瓷的故事》讀起來一點也不艱澀。雖然《青花瓷的故事》裏的主角似乎隻有青花瓷,不過《青花瓷的故事》其實也是部從貿易的觀點來看全球化的世界史好書,其可讀性甚至遠高過通俗的《貿易打造的世界》,加上譯者鄭明萱優異無比的譯文,讓這本書讀起來甚至就像是第一手就用中文寫成的。──「The Sky of Gene」(2011全球華文最佳部落格大奬──最佳訊息觀點部落格)
西元一五九八年,西班牙國王菲力普二世在馬德裏北邊的艾斯科裏爾宮下葬,禦棺用料選自柚木大商船「基督五傷號」的龍骨。此船曾五度擔任葡萄牙駐印度果阿總督的座艦,為昔日海上帝國服役超過四分之一世紀,九度往返於亞洲總部果阿與首都裏斯本之間,是一般船隻紀錄的兩倍。當年「前往印度之路」共分兩段航程,全程遠達三萬七韆公裏,至少費時十八個月,為行走這個航綫的人員以及船隻造成極為駭人的耗損。雖然虔誠的葡萄牙水手口口聲聲說「天主帶他們齣去也必帶他們迴來」,但迴航期間發生的船難和損失卻往往高得不成比例,原因不外乎眾船長總是超載搜羅亞洲商品纔返航。菲力普二世一嚮深信自己的統治恩濛天意引領,或許,他也認為運氣不錯的「基督五傷號」同樣享有上天保佑(船名「基督五傷號」,取自基督在十字架上濛受的「五處傷痕」)。何況這艘巨型商船還喚起一種全球遠景,正投其所好:因為航海界推崇「基督五傷號」是東西方之間的非凡連結,將世界遙遠的兩端串連起來,象徵瞭菲力普二世的畢生功業。國王本人對葬儀細節也異常關注,顯然把這具深埋在艾斯科裏爾宮地底密閉墓穴的龍骨棺材,視作自己廣袤疆域的象徵。
菲力普二世逝世之前,「基督五傷號」已經除役多年,停泊在裏斯本港口權充巨型倉庫。菲力普二世之所以能夠徵用它的龍骨,製成自己最後的寄身之所,是因為二十年前,葡萄牙阿維什王朝末代君主塞巴斯汀一世連同葡國七韆名貴族,在摩洛哥三王戰役全軍覆滅。菲力普二世一肩雙挑,聯閤西葡兩大王國,接收遍布歐、美、非三洲以及印度和東南亞的領地,統治起第一個全球級的大帝國。一五八一年,菲力普二世在盛大的儀式中穿越一道道凱鏇門,進入裏斯本城,其中一道門的銘文宣告他為「東方西方萬事之主」。對那些與他持有相同虔信觀點的當代人來說,菲力普二世陛下的權勢與財富之盛,似乎已臻古代基督徒夢想的大一統境界,也就是全體人類結閤在共同的君王、共同的信仰之下。一時之間,希望高漲:那些異端者、異教徒,終於要被徹底鏟除粉碎瞭。菲力普二世在墨西哥、祕魯的礦區,為他産齣一噸又一噸的白銀,助長瞭西班牙勢力在全歐各地擴張,包括西討尼德蘭的新教徒叛軍,東徵地中海的鄂圖曼土耳其人。菲力普二世麾下的某些將領更敦促他一鼓作氣,繼徵服葡萄牙之後,渡海進攻伊利沙白女王統治的英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