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考验、无数次想放弃的时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设法找到力量继续下去!
什么样的境遇,让三个人住进寂寞里,一住就是三十年?
一句诺言,三十年不弃守;守住的,是何等情深义重?
在这么匆忙浮动的世代,还有一个故事,
让我们看见人性的光亮,手足的情深,与命运搏斗的勇气。 意想不到的人生,除了考验,就是承担。这是发生在一九六一年到一九九四年之间的真实故事,讲述的是林瑞玲的舅舅阿成,母亲珠,以及他们与精神疾病同行的过往。他们手携着手,孤孤单单地走了三十年,以无比的勇气和尊严,走过一段凄楚而孤寂的人生。
住进寂寞的城,踽踽独行三十年 林瑞玲的舅舅阿成原本是个成绩优异的高材生,在经济不宽裕的年代,为了让妹妹有机会受教育,宁可放弃继续升学的大好前程。但谁料想得到,哥哥这样的疼爱和退让,换来的,是妹妹「照顾一辈子」的承诺。
个性务实的阿成,放弃继续升学的梦想,他坚定认为,只要勤奋工作,前途依然光明。然而,命运狠狠地拨弄了一把,思觉失调症(精神分裂症)不知不觉找上了他,从此,他脑中不再安静,不断盘旋着窣,窣……窣,窣……的声响──这细碎、急切的声音缠住阿成的一生,也袭卷着妹妹和母亲的命运,三人被綑进一座寂寞的城,一住就是三十年。
攫住灵魂的魔,生命支离破碎 「窣之声」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脑海里神祕的声音;而他们的世界,除此之外,安静孤寂,犹如一座孤城。阿成一生都被这个声音所困,生命被切得支离破碎,再无完整的可能。某些日子,阿成是清醒的,他可以读报,或坐在角落里抽菸,像个正常人一般;但发病时,却会做些奇怪的事,自言自语,比手画脚,或把东西扔掉,甚至听到不存在的声音,觉得被监视、可能被害……精神病宛如无形的魔,时隐时现,紧紧攫住阿成的灵魂,他的心和脑再也不是自己的。
扶持的力量,抵挡一切艰难不堪 阿成的言行确实不受控制,大多时刻被幻觉跟随,活在真假难辨的虚妄之中……看在他人眼里,不免招来一个白眼、一阵窃窃私语,或一声「肖狼」的怒骂讥笑。唯一接纳包容他的,就是妹妹和母亲,她们心甘情愿承受一切的不堪,努力过日子。
手足之情有多深?这个充满爱、勇气与奉献的故事,让我们看见兄妹的情义深重及扶持相伴的力量。林瑞玲回首舅舅、母亲和外婆三人孤单漫长的三十年生命,她说:「将这个故事献给所有与精神疾病共生的人,他们忍受着伴随精神疾病而来的痛苦和折磨人的寂寞……在这个有时是不在乎,更多时候是不了解的世界上,需要尊严和勇气去面对每一天。」
点燃内心光亮,在黑暗中挺身前进 巨大的痛楚,能产生莫大的勇气;经历挫折考验的生命,是真正柔软且强大的。当不可逆的命运降临,只要心里还有一线光亮,循着黑暗,也能挺身前进。林瑞玲的母亲、舅舅和外婆一生都在孤寂路上,他们自身的完整,因为爱而破碎,因为付出而坚韧,从某个角度看,是崇高无比的美!
借由这个故事,带我们进入精神病患不为人知的真实情境;也提醒我们,在面对考验、无数次想放弃的时候,设法找到力量继续下去!
本书特色 1.这则感人至深的回忆录,让我们学会坚强面对真实的人生,也对于身边那些陷入低潮的人,给予更多善意和温暖。
2.全书笔调抒情优美,带我们进入一个充满爱、勇气与奉献的深情故事中,细细读来,深思人生的意义。
3.为所有精神疾病患者及陪在他们身旁的人们发声,道出他们孤寂无助的心声之外,透过这个真实故事,破除一般大众对精神疾病既有的偏见,提供更深沉的了解和认知,转而以包容、关怀的心态看待。
各界感动推荐 艾蜜莉/资深医疗社会工作者
林永清/精神病学专家、医师
胡海国/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名誉教授、精神健康基金会董事长
陈志明/安成国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淑玲/新加坡读者
黄约铭/家庭医师
苏绚慧/谘商心理师、作家
(以上依姓氏笔画排列)
深情‧感动‧好评 「本书在作者平易的叙述中,以天真的参与观察者角色,真实地描绘平凡人间一对「兄妹」情深的人生,是一则赚人眼泪的生动故事。」──胡海国,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精神科名誉教授、精神健康基金会董事长
「全书以「窣」声贯穿,从洞穴中冲出、突然发出的声音,短暂而急促,似卑微、似无助、似无奈,是在作者生命中回响的微弱、凄楚的声音。随着作者的笔触,领略到声音对生命的意义。
时间或许会磨去许多事物的稜角,但抹不去爱的坚韧。书中无论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女儿对妈妈的爱、妹妹对哥哥的爱,或外甥对舅舅的爱,都有深刻的描述。爱牵起人间无限可能,爱让生命更有光采。」──陈志明,安成国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想到如果我不回来,明天就没人帮妳绑头发去上学了。』──如此简单的话语,却充分地捕捉到女性在扮演母亲、女儿、姊妹和妻子时,所背负的责任感及奉献精神。一个背景在新加坡加速改变的年代,讲述责任与牺牲的扣人心弦的故事──我一口气就读完了,写得非常出色的作品!」──陈淑玲,新加坡读者
「瑞玲以新加坡逐渐成为现代化城市为背景,巧妙地将人对抗精神疾病的挣扎此一主题编织进去。她描写了一个充满爱、勇气,与奉献的深深打动人心的故事,让我们从中探索人生的意义。强烈推荐!」──黄约铭,家庭医师
「《住在三十年的寂寞里》是本非常值得一读的精采好书。此书带你踏上引人入胜的旅程,进入与精神疾病共处的人的世界,包含罹病的患者及他们的看护者受到忽视、隐蔽的世界中。尽管社会变得愈来愈能接受,精神疾病依旧承受着污名。污名总会带来寂寞和绝望。当你翻开书页,将为瑞玲真诚的描述深深着迷。看到这些患病者及他们的看护者度过每一天时,所付出的默默无闻的努力、艰苦的牺牲,以及勇气,我深感自己的渺小。瑞玲的舅舅与母亲的人生旅程让我再次想起,即使我们无法找到答案、原因,或意义,但我们能在破碎中发现崇高的美和坚韧的恢复力。一本影响深远、动人的书。」──艾蜜莉,资深医疗社会工作者
「当医界及其他心理健康专家正继续寻找更有效的方法以减轻思觉失调症的不利影响时,读到这个有关思觉失调症患者的世界的动人故事──他日复一日地奋斗、苦恼,妹妹抱持着无论发生什么事,她的关怀将有所影响的信念,尽心尽力地照顾哥哥──让人倍感温暖。在我工作的期间,有幸见过珠女士。她对哥哥的奉献与爱令人动容,我相信读者同样地也会深受感动。」──林永清,精神病学专家、医师
我外祖父四十二岁那年,从中国福建省来到新加坡,寻找一份能让他寄钱回去给家人、儿子的工作。之后,他遇见了我的外祖母,她也是从福建来这儿找工作,他们很晚才结婚──我母亲是他们三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她出生时,外祖父已经六十五岁了。
我舅舅阿成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儿,一出生就被送走了,这在那个年代是很常见的事──在当时,中国人会将无法传宗接代的女性后代送出去。若不是我外祖父将我母亲的出生证明藏在亲戚家中,她自己本来也会被送走。从那以后,他总是充满慈爱地叫她阿珠,中文的意思是「珍珠」,暗藏的瑰宝。
~~~
我年幼时,会看着外婆,好奇她为什么驼背得如此厉害。我听过钟楼怪人的故事,在遥远法国那个遥远的大教堂里畸形的敲钟人,也好奇他为什么驼背得那么厉害。有人抓住他们的头和脚趾硬逼他们弯吗?就像我弄弯我的芭比娃娃一样?可是我的芭比娃娃永远可以再扳直:瞧,只要抓住她的两腿,再把她的头往后、往上推就行了。简单吧。只是到很久以后,我才明白外婆曾经是「挑水女工」,从公共水龙头装满一罐罐的水,再用竹棍挑到生活富裕的家庭去。竹棍上沉重、大罐的水压在体型瘦小的身躯上保持平衡。之后,外婆设法找到洗衣妇的工作,每天从清晨五点一直工作到下午,除了农历新年的初一以外;一名五十多岁的妇人每日走上数公里路到好几户人家,赚取一个月一人二点五元的工资。从身上挑着一桶桶水,到身体浸在水桶中──她因此罹患了关节炎;关节炎痛起来真让人掉泪──难怪她总是和她丈夫,我外公,一个嗓门大、心肠软的男人争吵吧?我外公年纪大了没法工作,心肠又太软,拒绝不了从乡下来要钱、一脸可怜兮兮的人。他们说,请帮我们度过这个难关吧,我们会还你钱的,然后犹如潮水一般,不断地来来去去,来来去去,来来去去。
她大声骂道:「你这个笨老头。那些人是不会还钱的!你看不出来自己有多傻吗?」
他也吼了回去,因为没有一个男人,就算是心肠软的男人,也不会退缩,任由自己被人家骂傻瓜,而不展现他的本色。
那是我的钱,我高兴怎么用就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