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网路小说的流行,不但在过去的亚洲文学界中从未见过,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也未曾出现。但是到目前为止,对网路小说的研究仍十分有限,而且缺乏系统性梳理,学术研究的进度,跟目前网路小说在台湾、中国大陆、韩国与日本的大众文化影响力相比,实在不成比例,因此本书想借此机会,介绍亚洲网路小说文化的兴起、整理网路小说产业研究的文献、釐清论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议题。
本书能完成,首先必须感谢世新大学胡光夏老师,不论是在学术路上还是为人处事上,胡老师都是我努力学习的绝佳榜样。当迷惘在写作歧路时,世新大学林富美老师勉励我开创就有贡献,让我能再次找回提笔的初衷跟原点。政治大学江静之老师与玄奘大学陈雅惠老师,无私提供宝贵意见,帮助本研究拓展深度跟广度。在资料搜寻上,感谢美丽与智慧兼具的挚友王淑慧在日文资料翻译上的协助,以及帅气的邱敬博在韩文资料翻译上的相挺,两位精辟独到的外语能力,使文章顺利诞生。政大韩文系郭秋雯老师对于初次写信,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无私地指引韩文资料的搜寻方法跟秘诀,让人铭感在心。张轶楠、沈赟在中国资料上的蒐寻跟提供,胡定杰在电脑绘图上的支援,以及林庚佑在校对上的协助,在此一併致谢。曾开设租书店防御工事部落格的雪涛小姐,以她多年的业界经验,从小说漫画租书店经营者的观点,提供第一手对台湾网路小说市场的深度观察,让人获益良多。POPO原创市集营运部经理刘皇佑先生,以书面访谈方式,提供台湾原创文学网站业者的一手资料,也让本书更具价值。秀威资讯有限股份公司对学术出版的义助,以及编辑陈佳怡小姐的倾力协助,让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当然,书中如有任何错误和疏漏之处,全然是作者个人的责任。
中国大陆充满活力的网路文学研究社群,近十年来对相关研究的大力投入,令人感到钦佩,彼岸学者无论是论述水平或者议题开拓,进展一年比一年神速,自己只能奋起直追,这本书要是缺少这群学者们辛苦的心灵劳动成果作为基础,是绝对无法完成的。
最后要感谢家人长期的支持。父亲谢瑞珍先生、母亲简碧菁女士从我一路至美国求学到回台湾工作,总是扮演最大的精神倚赖跟经济后盾。弟弟谢奇明的学术研究之路已渐入佳境,期待你早日攀登高峰。妹妹谢琬如坚毅如昔的辛苦工作照顾小孩,也是我效法的榜样。内人陈静兰,从相识到结褵,生活中相处的点滴,早已化为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养分。
谢奇任
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