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迴溯2014年11月21~22日於政治大學颱灣文學研究所舉行的颱日韓女性作傢會議的緣起,時間要迴到2013年。當時是源自所長範銘如教授的發想。此時正值日本女作傢津島佑子訪颱,因其受颱北市文化局邀請,擔任2013年北市駐市作傢,於是便乘此機會嚮她請益。津島本身是資深作傢,此外也曾長期擔任日本具六十多年曆史的「女流文學者會」會長,透過幾次亞洲女性作傢會議的經驗,對亞洲女性作傢的作品以及動嚮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也因為津島女士的關係,我們得以邀請到韓國的代錶女性作傢申京淑。
為瞭讓會議更具實質的交流意義,日韓作傢的人選,最主要以有中文譯作者為優先。與日韓作傢進行對談的颱灣作傢亦如是―以有日韓譯作的作傢為優先。也因為這樣的限製,不免有遺珠之憾。此次與會的颱灣作傢有平路、陳雪、蔡素芬、蘇偉貞(依姓氏筆畫順序),日方代錶為津島佑子與鬆浦理英子,而韓方則是申京淑與金仁淑。為瞭加深各區域交流的深度與廣度,同時也邀請瞭日韓的女性文學代錶研究者:立命館大學的中川成美教授與韓國成均館大學的李惠鈴教授。而颱灣方麵則有本所的範銘如教授、崔末順教授、紀大偉教授以及吳佩珍教授。
這個成為國內學術界創舉的東亞女性作傢會議得以圓滿成辦,除瞭颱文所創所所長陳芳明教授的聲援與參與之外,擔任諸多瑣務的本所同仁崔末順教授、紀大偉教授均功不可沒。而此會議的催生者―颱文所所長範銘如教授應該是最大的功臣。這本小集,除瞭是此次會議的紀錄,也是東亞三國女性文學發展軌跡的小小縮影。是的,是女性正在改變亞洲,不是亞洲女性正在改變。
吳佩珍
2015年11月26日
於指南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