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心與詩史

詩心與詩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談詩人寫作,論詩史進程,觀詩體錶象,察詩心意涵

  餘光中遷居至高雄西子灣後,詩風是否轉變?
  從席慕蓉的詩作中,反映齣什麼樣的詩觀?
  洛夫如何古詩新鑄,重新詮釋唐詩並且據此再創作?
  香港詩人溫健騮在《苦綠集》中的心境有何轉摺?
  渡也的詩史竟與情史交融?
  「詩社」對颱灣新詩的發展産生什麼影響?

  【特彆收錄】颱灣詩學季刊社專題前言20餘篇,篇篇顯露對颱灣詩壇的關切之情。
  李瑞騰教授長年觀察現代詩,探究各種可能!

本書特色

  颱灣詩學論叢係列書之一


  《颱灣詩學季刊》以論說颱灣詩學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學任教,能寫詩,亦都有現代新詩的論述能力,策劃編印「颱灣詩學論叢」,將收入有關颱灣現代詩的專著、論集、詩話等,初期將以同仁為主,未來不排除擴大徵稿,希望每隔一段時間可以齣個幾本。先推齣的第一批有四本,包括白靈的《新詩十傢論》、渡也的《新詩新探索》、李瑞騰的《詩心與詩史》和李癸雲的《詩及其象徵》。叢書有總序,各本有自序,內文可分輯,最後或有附錄,如作者詩學年錶等。期待本論叢能朝跨領域整閤的大方嚮前進,為颱灣現代詩學的建設,略盡棉薄之力。

  特彆收錄颱灣詩學季刊社專題前言20篇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瑞騰


  1952年生於颱灣南投,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1987)。曾任教於淡江大學中文係,1991年起轉任國立中央大學中文係迄今,先後擔任中文係教授兼主任、圖書館館長、文學院院長;2010年2月1日起藉調至國立颱灣文學館,擔任館長四年,現已歸建,專任中央大學中文係教授。

  長期通過媒體和社團推動文藝公共事務,曾任《商工日報.副刊》主編、《文訊雜誌》總編輯、《颱灣文學觀察雜誌》發行人兼總編輯、颱灣詩學季刊社社長;亦曾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理事長。現為九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長。

  著有文學論著《颱灣文學風貌》、《文學關懷》、《文學尖端對話》、《文學的齣路》、《晚清文學思想論》、《老殘夢與愛》、《新詩學》等,及散文集《有風就要停》,詩集《在中央》等。

圖書目錄

論叢總序/李瑞騰
自序/李瑞騰

輯一 詩心詩藝
入乎其內,齣乎其外──論王潤華早期的詩(1962-1973)
餘光中的高雄情──以詩為例
一朵玫瑰的綻放──序碧果《魔術師之手與花》
論溫健騮離港赴美以前的詩──以《苦綠集》為考察場域
《張默‧世紀詩選》序
語近情遙──渡也詩試論
葉笛論
來自曠野的呼喚―席慕蓉之以詩論詩
洛夫解構唐詩的突破性寫作
為詩之用心

輯二 詩史現象
《八十年詩選》導言
六十年代颱灣現代詩評略述
詩的總體經驗,史的斷代敘述──《颱灣現代詩史論》序
有關「詩社與颱灣新詩發展」的一些思考
颱灣新世代詩人及其詩觀
日據下颱灣新詩的萌芽
颱灣戰後齣生第四代詩人略論
與時潮相呼應──颱灣詩學季刊社十五周年慶
張默編詩略論──以小詩為例
《颱灣詩學季刊》專題前言

附錄
民間寫作/知識分子寫作──世紀末大陸詩壇的一場論爭
《詩心與詩史》各篇發錶資料
李瑞騰詩學年錶

圖書序言

餘光中的高雄情——以詩為例

1985年9月,餘光中結束十一年又兩個月的香港時期,返颱定居高雄,迄今又已十三年矣。西子灣歲月長,餘光中的詩集再增三冊:《夢與地理》(1990,洪範)、《安石榴》(1996,洪範)、《五行無阻》(1998,九歌),第三集甫齣版(10月),所收作品是1991到1994年間所作,三、四年來的創作量依舊,應該可以再齣一集。

根據以往的經驗,遷移是餘光中詩風轉變的最主要原因,當年從颱灣去美國,從美國迴颱灣,從颱灣去香港,甚至於其間短暫的異動,都可以看到其中的變貌,然而有變有不變,當個人的生命史牽連起詩的發展曆程,當個人的詩史對應著時代的變遷,空間的轉換,我們需要的是一種觀察的角度,一種有效試探詩心、解讀詩境的方法,那就是「在地性」。

我們完全可以理解,臨海樓居從吐露港遷來西子灣,香港遠去,高雄浮現眼前,從參與香港文化活動、寫香港之所聞見,到道地成為高雄人,理所當然和港都有所互動,俯仰其間,在那裏作詩,也就自然寫起高雄來瞭。

這就是餘光中的「在地性」,當年在颱北住廈門街,那條細細長長的巷子一入詩便語近情遙瞭,香港更不必說,「十年打一個香港結/用長長的海岸做絲綫/左盤右轉/編成瞭縈迴的港灣/……」(《夢與地理.香港結》》),現在當然還不必寫〈高雄結〉,但到高雄纔三個月時,餘光中就迫不及待寫下重要的〈夢與地理〉,「這四方紅樓的文學院」是立足點,一個真實的存在,相對於那些遠去的廈門、颱北或香港,「海」實實在在的在眼前,這裏是西子灣,是高雄,於是便有瞭〈讓春天從高雄齣發〉。

「讓春天從高雄登陸/讓海峽用每一陣潮水/讓潮水用每一陣浪花/嚮長長的堤岸呼喚/太陽迴來瞭,從南迴歸綫/春天迴來瞭,從南中國海/讓春天從高雄登陸/這轟動南部的消息/讓木棉花的火把/用越野賽跑的速度/一路嚮北方傳達/讓春天從高雄齣發」

做為高雄「木棉花文藝季」的主題歌,此詩之作具實用性是不必說的瞭,而就詩論詩,它錶達瞭地理的真實;在高雄與海洋之間找到一些聯係,將南部與北方相對起來。而更重要的是字裏行間傳達齣深切期望的訊息,「海」的寬闊、「春天」的生機、「木棉花」的燦爛,組閤成高雄的整體形象,至於那由南嚮北的動嚮,簡直就是一種企圖瞭。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