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诗人写作,论诗史进程,观诗体表象,察诗心意涵
余光中迁居至高雄西子湾后,诗风是否转变?
从席慕蓉的诗作中,反映出什么样的诗观?
洛夫如何古诗新铸,重新诠释唐诗并且据此再创作?
香港诗人温健骝在《苦绿集》中的心境有何转折?
渡也的诗史竟与情史交融?
「诗社」对台湾新诗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特别收录】台湾诗学季刊社专题前言20余篇,篇篇显露对台湾诗坛的关切之情。
李瑞腾教授长年观察现代诗,探究各种可能!
本书特色
台湾诗学论丛系列书之一 《台湾诗学季刊》以论说台湾诗学为其立刊宗旨之一,大部份同仁都在大学任教,能写诗,亦都有现代新诗的论述能力,策划编印「台湾诗学论丛」,将收入有关台湾现代诗的专着、论集、诗话等,初期将以同仁为主,未来不排除扩大征稿,希望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出个几本。先推出的第一批有四本,包括白灵的《新诗十家论》、渡也的《新诗新探索》、李瑞腾的《诗心与诗史》和李癸云的《诗及其象征》。丛书有总序,各本有自序,内文可分辑,最后或有附录,如作者诗学年表等。期待本论丛能朝跨领域整合的大方向前进,为台湾现代诗学的建设,略尽棉薄之力。
特别收录台湾诗学季刊社专题前言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