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村上春树研究 辑二

国际村上春树研究 辑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共收录13篇专文,
并以村上春树之《海边的卡夫卡》、《挪威的森林》为研究重点。

  村上春树用自己的语言风格表达内在的自我,像是在漫长的跑道上昂首前进,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自我诠释这一路的风光,铺陈出独有的村上风文学。

本书特色

  村上春树的书辑虽受市场肯定,但却遭到学术界一定程度的冷遇,至今也没有研究专刊。《国际村上春树研究》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本书共收录13篇专文,并以《海边的卡夫卡》焦点,翻译多篇日本重量级学者的文章,以飨喜爱村上春树作品的读者。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黎活仁


  黎活仁(Wood Yan LAI),男,一九五○年生于香港,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名誉研究员。着有《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1996)、《文艺政策论争史》(2007)等。编有《柏杨的思想与文学》(2000)、《香港八十年代文学现象》(2000)、《柳永、苏轼、秦观与宋代文化》(2001)、《痖弦诗中的神性与魔性》(2007)、《阅读白灵》(2012)、《阅读向阳》(2013)、《阅读杨逵》(2013)等数十种,以及《国际鲁迅研究》(国际学报)。本书总编辑。

林翠凤

  林翠凤,女,一九六六年生,台湾彰化县人。中山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现任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系专任教授兼系主任。着有《郑坤五及其文学研究》(2005)、《王国维之商周古史研究》(2011)、《黄金川集》(2012)等。主编有《郑坤五研究》(2004)、《台湾旅游文学论文集》(2006)、《洪宝昆诗文集》(2007)、《中华历代巾帼诗人名作选》(2008)、《大彰化地区近当代汉诗论文集》(2011)等。

李光贞

  李光贞(Guangzhen LI),女,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授,山东省日本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二○○八年至二○○九年日本东京大学访问学者。擅长日本近现代文学、日本文化与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专着《夏目漱石小说研究》(2007),获2013年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多元视野下的日本学研究》(2010),获2011年度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三等奖。

图书目录

黎活仁
【到北九洲访寻村上春树:我的文化苦旅】
序:北九州へ行って村上春树を访ね回る:私の文化苦旅

《海边的卡夫卡》专辑/『海辺のカフカ』特集
邱雅芬
【村上春树战争观的集大成之作:《海边的卡夫卡》论】
村上春树戦争観の集大成作品:『海辺のカフカ』论
岛村辉着,白春燕译
【《海边的卡夫卡》在日本如何被解读──少年卡夫卡与《少年卡夫卡》】
『海辺のカフカ』は日本でどう読まれたか─カフカ少年と「少年カフカ」
松田和夫着,白春燕译
【成长与自我破坏──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与法兰兹•卡夫卡《在流刑地》】
成长と自己破壊─村上春树『海辺のカフカ』とF-カフカ『流刑地にて』
德永直彰着,白春燕译
【往黑暗的深处──以《海边的卡夫卡》为中心】
闇の奥へ─『海辺のカフカ』を中心に
小岛基洋、青柳槙平着,白春燕译
【《海边的卡夫卡》论──迷宫的卡夫卡】
『海辺のカフカ』论:迷宫のカフカ
白春燕
【村上春树长篇小说《海边的卡夫卡》的日本研究概况】
村上春树长编小说『海辺のカフカ』に关する日本研究概况 付录:
『海辺のカフカ』日本研究论文一览
翟二勐
【重写英雄原型:《海边的卡夫卡》的叙事研究】
英雄典型の书き直し:『海辺のカフカ』の叙事研究
翟二勐
【少年卡夫卡的故事】
少年カフカの物语
【《挪威的森林》到《1Q84》】
『ノルウェイの森』から『1Q84』へ
黑古一夫着、林啸轩译
【《1Q84》批判──村上春树去向何方?】
『1Q84』批判─村上春树はどこへ行く
喜谷畅史着,孙立春译
【跨越无望之爱的生者与逝者──论《挪威的森林》】
爱の不可能を超える生者/死者─『ノルウェイの森』论
风丸良彦着,吉田阳子译
【从「青豌豆」至「青豆」──《1Q84》之后再读《挪威的森林》】
「グリーンピース」から「青豆」へ:『1Q84』后に読む『ノルウェイの森』
徐忍宇着,李叶玲译
【创作中的自我「介入」──〈蜂蜜饼〉论】
村上春树「蜂蜜パイ」论—书いている自分への「コミットメント」
黎活仁、伍文芊
【〈出租车上的男人〉研究:以容格心理学「共时性」作一分析】
『タクシーに乗った男』研究:ユング心理学「シンクロニシティ」による分析

黎活仁
【总主编的话】

图书序言

重写英雄原型:《海边的卡夫卡》的叙事研究

一、引言

研究者已普遍注意到,村上春树(MURAKAMI Haruki,1949-)《海边的卡夫卡》对古希腊神话中杀父恋母的故事进行重写。在「后现代」视野中,「重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尽管村上春树的这部作品的意涵并不能完全用「后现代主义」涵盖,但「后现代」仍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读视角。本文主要着力探讨村上春树如何对俄狄浦斯故事进行重写,以及这种书写发生了怎样的「扭曲」。

俄狄浦斯的故事1是古希腊神话中一个非常着名的杀父娶母的故事,伟大的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Sophocles)据此创作出戏剧代表作《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俄狄浦斯是忒拜王拉伊奥斯的儿子。在俄狄浦斯出世后不久,拉伊奥斯从神谕中得知,他成人后将杀父娶母,所以用铁丝穿过他的脚踵,命令仆人将他抛弃在荒郊野外。仆人可怜他,把他送给科林斯王国的一个牧羊人。机缘巧合,科林斯国王没有儿子,便收养了俄狄浦斯。长大后,俄狄浦斯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将杀父娶母,为了逃避厄运便逃离科林斯,恰巧来到忒拜。逃离的路上,受到一伙路人的欺辱,一怒而杀死四个人,其中竟有他的亲生父亲─忒拜王拉伊奥斯。不久,俄狄浦斯以非凡的智慧除掉了为害忒拜的人面狮身女妖斯芬克斯,被忒拜国民拥戴为新的国王,而且娶了前国王的王后─他的生母为妻,并养育了两个孩子。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俄狄浦斯成了杀父娶母的罪人。后来,忒拜城内发生大瘟疫。神谕指示唯有找出杀死前国王的兇手,瘟疫才能停止。真相大白后,俄狄浦斯的生母自杀,俄狄浦斯刺瞎自己双眼后离开忒拜自我放逐,以求忏悔。

二、拉葛籣的英雄原型

拉葛籣(Fitzroy Richard Somerset Fourth Baron Raglan,1885-1964)于1934年发表的〈传统中的英雄〉(“The Hero”)2是研究西洋古典英雄神话的经典文本。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