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刑法峻急」、「诸葛亮为股肱」──
刑法的掌握皆由诸葛亮决定、诸葛亮为其左右辅助;同一史料,却大相迳庭?
史家陈述究竟是情有所偏、还是单纯收录?
唯有连结史家的个人立场,观察、收集史籍中多项殊处才能判定!
过往「三国学」的相关研究,往往仅将史料纳入追求真伪的惯性思维中,看似可信便迳自视作史实,叙述历史的观点较难被视作研究重心探讨。
本书拟定三个主题做为焦点,分别是东汉断代史史家的「前(朝代)三国时期(184-220)」书写、诸葛亮型塑、「三国正统观」,分成五章进行析论(主要涉及的材料之内容大都是关于三国前半期(184-232)的记载)。一一勾勒两晋时期各位史家笔下的诸葛亮人物形象,与商榷过往探讨「三国正统观」议题时未及细部考察省思的部份──借此呈现出两晋史家各自着述的特色。
即使存在认知迥异的各种观点,史家们仍孜孜念念于诉说自己的历史记忆。解构、重组,建构、分析,风起云涌的三国争霸透过两晋史家的叙述与作者的评析开启了无限的想像。
本书特色 本书除了承继余处理裴松之《三国志注》的笔韵之外,更加入袁宏《后汉纪》、常璩《华阳国志》、范晔《后汉书》等完整的史学巨着,视野更加辽阔,并借此重新建构「前三国史」的所谓「历史真相」,的确能发前人之所未言。──国立东华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教授 王文进
名人推荐 国立东华大学 中国语文学系教授 王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