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新小说简史

晚清新小说简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是什么原因导致晚清小说如此繁荣?几乎占了中国小说史──一千二百年总量的一半!

  写小说干什么呢?我一心要找到,是什么原因激发了晚清作家的创作热情?──欧阳健

  本书对晚清史料的直接把握和大量晚清小说作品的深入剖析,用改革开放的眼光重新审视晚清小说的丰富遗产,揭示改革是晚清小说繁荣的根本原因,从而萌生了构建以「新小说」的概念来取代「谴责小说」、突破晚清小说研究中的思维定势的想法。

本书特色

  一、按晚清历史的变易和小说创作的特点,揭示了晚情小说发展的阶段性。
  二、重新评价前人论述过的名着。
  三、对新发现的大量作品,作了公允的实事求是的评介。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欧阳健


  曾任中国大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明清小说研究》杂志主编,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其研究特点一是重视版本文献,二是以「发现」的眼光研究古代小说。专业从事古代小说研究三十余年,出版专着三十种,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

图书目录

「秀威文哲丛书」总序/韩晗
 
一、晚清新小说的生成
 
二、新小说的发轫(1902-1903)

(一)新小说的开山之作《新中国未来记》
(二)以外国历史为题材的改革小说
(三)从最贴近距离写庚子国变的《镜中影》
(四)新小说的爱国主义主题
 
三、新小说的第一个高峰(1903-1905)
(一)《文明小史》:西方文明的引进与反弹
(二)《官场现形记》:改革背景下对官僚体制的谛察
(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改革眼光对社会现实的全方位扫描
(四)《老残游记》:爱国志士对于改革维新的深层思考
(五)《孽海花》:一代名士从晦蒙否塞到开眼世界的心路历程
(六)《痴人说梦记》:以正面理想人物为中心的长篇
(七)《市声》:民族资产阶级初登历史舞台的心声
(八)《新石头记》: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介入和超越
(九)《洪秀全演义》:讨伐「满洲伪业」的民族英雄的颂歌
 
四、新小说的第二个高峰(1906-1909)
(一)立宪小说:改革的深化及其面临危机的纪录
(二)《新三国》:政治体制改革方案的抉择和预见
(三)《新水浒》:社会经济改革的超前描摹
(四) 《宦海潮》、《宦海升沉录》:革命清议的《春秋》和《纲鉴》
 
五、新小说的余波(1910-1911)
从《新中国》到《血泪黄花》:改革终结的历史见证
 
后记

图书序言

(四)《老残游记》:爱国志士对于改革维新的深层思考
 

 
刘鹗(1857-1909),原名梦鹏,又作孟鹏,字云抟,谱名震远,后改名鹗,字铁云,亦作蝶云,又字公约,别署洪都百炼生(鸿都百炼生)、蝶隐、抱残、老铁等。原籍江苏丹阳。刘鹗的父亲名成忠,字子恕,咸丰壬子(1852)进士,历官御史,授河南归德府知府,升河南汝光道,调开归陈许道,着有《河防刍议》。光绪二年(1876),二十岁的刘鹗赴南京乡试,落第后与空同教第二代传人李光昕一见倾心,遂师事之,刘鹗因此确立了「以出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以拯民于水火中而得解脱」(王学钧:《桃花山传道释论》,《清末小说》第16号)的人生道路。他在给黄葆年的信中说:「今日国之大病,在民失其养。各国以盘剥为宗,朝廷以浚削为事,民不堪矣。……圣功大纲,不外教养两途,公以教天下为己任,弟以养天下为己任,各竭心力,互相扶掖为之。」(《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第299-300页)刘鹗虽说要「以养天下为己任」,但时隔不久,却命笔创作了以启迪民智为主旨、堪称新小说最有力度的作品《老残游记》,也来进行「教天下」了。
 
《老残游记》命笔前一年,即光绪二十八年元旦(1902年2月8日)的日记中,刘鹗写道:「朝廷变法维新,元旦暖而有风,春气行天下之象也。与方药雨畅谈,意见相合者多。」(《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第143页)他对于形势的乐观心绪,是有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的。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902年1月7日),因庚子之变避至西安的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还京,刘鹗也参加了「迎銮」的行列,并作〈迎銮一首〉,诗云:「也随乡老去迎銮,千里花袍一壮观。风雪不侵清世界,臣民重睹汉衣冠。玉珂璀错金轮过,步障东西御道宽。瞻仰圣天龙凤表,吾君无恙万民欢。」(《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第48页)两宫还京以后,于十二月初接连发出了几道颇合刘鹗心意的上谕:一、「兴学育才,实为当今急务,京师首善之区,尤宜加意作养,以树风声。从前所建大学堂,应即切实举办」;二、「翰林院为储才之地,……着掌院学士将该衙门人员,督饬用功,于古今政治中西艺学,均应切实讲求,务令体用兼赅,通知时事而无习气」;三、「现值时局大定,亟应整顿路矿,以开利源。着仍派王文韶充督办路矿大臣,……务各认真筹画,实事求是,以保利权」。(《光绪朝东华录》第4798-4799页)这些决定表明,在西安时宣佈的变法维新,确在认真付诸实施。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