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离与归属:二战后港台文学与其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流离与归属:二战后港台文学与其他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出版者 出版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订阅出版社新书快讯 新功能介绍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15/11/02
语言 语言:繁体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流离因何而起?归属如何发生?
  流离与归属是个人的际遇,也是集体的文化现象,
  更困扰着作为前殖民地的香港与台湾,主导了许多人的生命轨迹。
  本书即针对此一复杂且不朽的时代议题,展开各层面的析论。
  
  「流离」与「归属」是人类古老的生存体验,两者表面相反,实则互相依存,互为因果。一方面,个人或群体的流离,唿唤归属的需要;另一方面,某些群体强制单一的归属,却令个人选择流离,或者衍生新的归属。因此,流离与归属既是个人的际遇,也是集体的文化现象。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殖民帝国的扩张、国际间的流动及接触日益频繁深入,个人流离的范围愈趋广大,归属的种类方式也层出不穷。
  
  本书是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于二○一四年召开的「流离与归属:二战后港台文学与其他」学术研讨会的成果结集,收录了主题演讲稿、以文学为对象的主题论文,以及从宗教、艺术、建筑等切入的相关论文。这些论文或以流离状态下的文学或文化生产、文学阅读、研究或理论建构为关怀点;或就不同地区、时段、媒介、文类、文化门类所呈现「流离」与「归属」的异同进行深入的阐发;或探触个别作家、创作者「流离」与「归属」的历史体验和精神状态;或进入香港、台湾当前所面对的后殖民情境,追问作家、创作者个人关于流离与归属的思索与取向;或就性别与「流离」与「归属」纠葛的历史、文化关系进行探微,可说相当全面地触及了「流离」与「归属」这个错综复杂且不朽的时代议题。

著者信息

编者简介

游胜冠


  台湾云林人。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日治以降台湾文学史、后殖民文学、认同文学的研究。专着有《台湾文学本土论的兴起与发展》、《殖民主义与文化抗争――日据时期台湾解殖文学》、《近代化肯定论、反抗史观与人文主义――殖民化的日治时期台湾文学及其研究》等。

熊秉真

  美国布朗大学历史学博士,哈佛大学理学硕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所长、历史系讲座教授。研究范围包括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史、近世儿童史、中西性别研究、中国医疗文化史、俄国文化史与思想史。着有A Tender Voyage : Children and Childhood in Late Imperial China、《童年忆往:中国孩子的历史》、《安恙:近世中国儿童的疾病与健康》等。

作者简介(依论文顺序排序)

李瑞腾


  曾任教于淡江大学中文系,1991年起转至国立中央大学中文学系迄今,先后兼主任、图书馆馆长、文学院院长;2010年2月起借调台南国立台湾文学馆,担任馆长四年,现已归建,专任国立中央大学中文学系教授。着有《台湾文学风貌》、《新诗学》、《文学的出路》、《晚清文学思想论》等。

陈平原

  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95、1998、2003、2009、2013)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作为学科的文学史》等着作三十余种。

赵稀方

  安徽省芜湖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台港澳文学与文化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港台华文文学、当代理论和翻译文学研究。专着有《小说香港》、《翻译与新时期话语实践》、《后殖民理论与台湾文学》、《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新时期卷》、《后殖民理论》、《翻译现代性――晚清到五四的翻译研究》等。

蔡明谚

  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现任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现代文学、台湾文学、文学史。着有博论《一九五○年代台湾现代诗的渊源与发展》、专书《燃烧的年代:七○年代台湾文学论争史略》。近年发表有〈战后初期台湾新诗的重构:以银铃会和《潮流》为考察〉、〈制作丰年:美国在台湾农村的文化宣传策略〉等论文。

程中山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高级讲师、《文学论衡》编辑。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学,近专注整理研究民国及香港诗词,曾发表相关论文四十余篇。编着有《清代广东诗学考论》、《香港文学大系1919-1949‧旧体文学卷》、《香港竹枝词选》、《愉社诗词辑录》、《江山万里楼诗词钞续编》、《风远楼诗文稿》等。

江弱水

  安徽青阳人。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着有《抽思织锦:诗学观念及文体论集》、《中西同步与位移》、《从王熙凤到波托西》、《古典诗的现代性》、《文本的肉身》等,并出版诗集《线装的心情》、随笔集《陆客台湾》、《赖床》。

赵庆华

  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博士。现任国立台湾文学馆研究典藏组助理研究员,台南社区大学、台南大学戏剧创作与应用学系兼任讲师。研究领域为战后台湾文学、原住民文学、性别理论与女性文学、生命史书写。着有博士论文〈纸上的「我(们)」――外省第一代知识女性的自传书写与叙事认同〉;编有《混搭:我们(Women)的故事》。

廖淑芳

  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现为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副教授。研究专长为战后台湾小说、现代主义文学、当代文学理论。近年专书《鬼魅、文学叙事与在地性――战后台湾文学研究论集》、《台湾文学史长编17:探索的年代――战后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及其发展》(与包雅文合着)等。曾获府城文学奖与竹堑文学奖等文学评论奖项。

游胜冠

  台湾云林人。国立成功大学台湾文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日治以降台湾文学史、后殖民文学、认同文学的研究。专着有《台湾文学本土论的兴起与发展》、《殖民主义与文化抗争――日据时期台湾解殖文学》、《近代化肯定论、反抗史观与人文主义――殖民化的日治时期台湾文学及其研究》等。

叶嘉咏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哲学博士,现于该系担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台湾文学、香港文学、电影等。近期着有论文〈陈映真与香港文艺刊物(1960-1970年代)〉(发表于《中国文学学报》),另有文章发表于《香港文学》、《百家》等。

邹文律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哲学博士。现任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语文及通识教育学院助理教授,负责任教该校中文课程。曾获香港中文大学颁发研究生学术成果奖(2012-13)及年青学者论文奖(2012)。主要研究领域为香港文学、中国当代文学。除文学研究外,也热爱创作,着有小说集《笼子里的天鹅》、《N地之旅》、诗集《刺绣鸟》等。

王万睿

  英国艾克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电影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暨台湾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曾获第九届府城文学奖文学论述正奖,赴柏林自由大学短期研究三个月(2014)。研究主题包括台湾电影史、电影美学、东亚跨国电影产业。着有博论Crossing Borders in Taiwan New Cinema: Historiography, Popularity, Postcoloniality。

傅朝卿

  英国爱丁堡大学建筑博士。现任国立成功大学建筑系特聘教授,台湾建筑学会会士。过去三十年来以世界与台湾近现代建筑与文化遗产保存为主要研究主题。着作包括期刊、会议论文、专书与研究报告及其他着作共数百种,曾获世界建筑史教学与研究阿尔伯蒂奖及中华民国建筑学会奖章,并曾四度获金鼎奖肯定。

郑炳鸿

  香港及中国註册建筑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同时是建筑实践者及社会推进者,担任社区营造学社总监、活化历史建筑谘询委员,长期致力于城市环境、社区保育及倡导公民意识。近年研究「启德河绿廊社区教育计划」,获颁「 香港艺术发展局 2013艺术教育奖」及「2015国际公共艺术奖」。

萧琼瑞

  台湾美术史研究者,对台湾美术史整体架构的建立,颇具贡献,尤擅于课题的开发。重要着作有《岛民.风俗.画》、《图说台湾美术史》、《台湾美术史纲》、《战后台湾美术史》等。在文化行政、公共艺术、博物馆学等方面,亦具声名。曾任台南市文化局首任局长,现任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所教授。

谭伟平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助理教授。以不同媒材创作,其中以摄影、装置及环境艺术为主。曾参与多项展览,包括2013年「M+ 进行:充气!」、「2006越后妻有大地艺术三年展」、「平凡子民――九十年代至今华人观念摄影展」等。作品曾于香港、中国、台湾、澳门、日本、南韩、菲律宾、斯里兰卡、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及美国等地展出。

陈玉女

  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毕业。日本国立九州大学东洋史博士。现任国立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专攻明代佛教社会史,着有《明代佛教社会の地域的研究―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を中心として―》(博士论文)、《明代二十四衙门宦官与北京佛教》、《明代佛门内外僧俗交涉的场域》、《明代的佛教与社会》、《观音与海》,以及多篇与明代佛教社会史研究相关之期刊论文。另,与陈信雄合编《郑和下西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谭伟伦

  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及系主任。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主修中国佛教。曾多次获得香港研究资助局和台湾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的甄选拨款计划资助,以田野调查的方法研究中国东南部的地方社会与宗教。研究成果主要以民族志的形式发表于劳格文教授主编的《客家传统社会丛书》(共30册)。
流离与归属:二战后港台文学与其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编序
孰归。胡不归/熊秉真
 
导言
流离与归属,或身世之谜/游胜冠
 
圆桌观察
是否流离,为何流离?有何归属,何为归属?/蒲慕州
 
辑一
不再流离:刘以鬯、姚拓等之例/李瑞腾
中文系的使命与情怀:五六十年代北大、台大、港中大的「文学教育」/陈平原
 
辑二
五十年代的香港难民小说/赵稀方
疏离与回归:战后台湾「乡土」文学概念之形塑/蔡明谚
眼前胜事修成史:1979年台湾传统诗人访问团访港雅集考/程中山
 
辑三
舌头的流亡:张枣之旅欧书写/江弱水
乡关何处:台湾「外省」第一代女作家的流离与归返/赵庆华
档案、记忆与光影认同:论郭强生《惑乡之人》中的乡土观看/廖淑芳
台湾人原乡之旅的认同挫折和归属:钟理和二战前后作品/游胜冠
 
辑四
《八方》的陈映真/叶嘉咏
作家伦理责任之叩问:董启章之例/邹文律
复摄山城:侯孝贤与吴念真之地景美学/王万睿
 
圆桌论坛
台湾眷村的生与死/傅朝卿
从流离到归属:张肇康的四段文化光谱/郑炳鸿
在乡土飘泊:张义雄的流离与归属/萧琼瑞
流离于新的经验,归属于旧的价值/谭伟平
战后中国大陆逃难僧与台湾佛教之转折/陈玉女
试论治病作为宗教的永恆关怀:战后台湾社会之例/谭伟伦

图书序言

圆桌观察:是否流离,为何流离?有何归属,何为归属?

蒲慕州(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埃及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专研古代埃及史、中国古代宗教社会史、比较古代史。)
 
在大动乱的时代中,流离失所的痛苦与寻求归属的渴望,是一个世代人们的共同经验。文学作品中,可以看见个人对时代变迁的感受,以及时代对个人造成的影响,不论那影响是有形的,正面的描述,或者无形的,负面的逃避。在其他方面亦复如此。本次会议虽以文学为主,也特别邀集了一些学者,分别由艺术、宗教、建筑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与文学作品的论述相互映照,也拓展了议题的相关性。由于圆桌讨论的性质在提出议题,自由发挥,因而学者们採取各自的方式将发言整理为短文,旨在提供将来进一步讨论的基础。
 
在宗教方面,陈玉女教授指出,一个近代台湾宗教史上关键的发展,是战后大陆佛教僧侣如何在台湾重新立足,建立基地,吸收信众,以及台湾本地佛僧如何适应,本地信众如何跟随此一转变。此中涉及的不只是单纯的佛教宣教及佛寺之建立,也包括了不同族群,不同佛教传承系统之间相互调适的问题,更有其背后政治因素或隐或现的作用。到了七十年代末期,台湾佛教可说浴火重生,与台湾济的发展同步,走出了一条蓬勃发展的路。不单佛教如此,一些民间信仰和所谓新兴宗教均有相当大的发展。但不论是何种信仰,宗教的目的,对于一般信众而言,总不外乎祈求平安幸福。问题是,所谓的平安幸福的内容包括些什么?谭伟伦教授用实证研究的问卷调查,归纳出一个教派信众的共同心态,即他们希望宗教带来的幸福,主要是能够减除身体的病痛。这不是前所未闻的希望,而是谭教授所谓的变幻中的永恆,即不论时代的变动在人们的生活与制度上造成多大的影响,人们在宗教中所祈求的,仍然是一些永恆的价值。这些价值,在台湾宗教地图重画之后,并没有根本的变化。

图书试读

None

流离与归属:二战后港台文学与其他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流离与归属:二战后港台文学与其他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流离与归属:二战后港台文学与其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流离与归属:二战后港台文学与其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