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礼:给不再是孩子,却还不是大人的你

成年礼:给不再是孩子,却还不是大人的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成长
  • 青春
  • 迷茫
  • 自我认知
  • 人生思考
  • 独立
  • 情感
  • 心理
  • 过渡期
  • 未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抚慰70万粉丝的正能量语录
  写给青少年到后青春期的「成长求生指南」  
  
  每一滴泪水、每一次自我怀疑,
  都是成长的印记,是岁月给我们的礼物。
  
  致亲爱的○○○:
  对你来说,过了几岁就算大人了呢?
  18、20、21,还是25?
  成年从来都不是一个数字,而是一种心态,
  长大后,没有一件事是轻松的,
  但我期待你勇敢的受伤,再勇敢的站起来去拚。
  因为跌倒过后,勇敢站起来的过程就叫做长大。 
  
  /关于本书/
  
  在成长的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五种挫折,
  他们就像小怪物一样,总是在关键时刻跑出来捣蛋。
  
  隐藏————是你所不愿意面对的自己。
  迷惘————是对未知的裹足不前。
  流言————带来他人对你的评价。
  孤单————则是建立亲密感的渴望。
  现实————充斥着来自社会的挑战。
  
  这些小怪物会让你有点怪,甚至跟这个世界有些格格不入,
  人生不是电玩,打倒怪物就破关,
  但没有他们,你永远也无法体会长大的滋味。

  国内外畅销记录
  《为梦想跌倒,痛也值得!》
  2014年度金石堂心理励志TOP72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冒牌生


  本名杨立澔,青年作家,出了4本书,攻占各大排行榜,粉丝团人气累积直达70万人,曾获《数位时代》个人粉丝团冠军,不定时到各大企业、校园演讲,即使面对家人好友不时泼冷水,也决心坚持写下去,是个克服重重讪笑与困难的梦想者。

  写作理念:
  希望读者可以在自己的文字里,寻找友情和勇气。

  曾获奖项:
  2016新北市议会成绩优良毕业生奖品
  《数位时代》年度粉丝团个人组冠军
  金石堂畅销排行榜连续18週入榜
  2013 国家图书馆台湾出版 TOP1-2012代表性图书
  2012 博客来年度百大得奖作品

  专栏:
  ‧风传媒专栏作家  
  ‧数位时代专栏作家  
  ‧今周刊专栏作家  

  脸书粉丝团:冒牌生(杨立澔)
  instagram:inmywordz
 

图书目录

成长这条路上,遇到的五只小怪物
 
序:致好朋友----自己
 
CHAPTER1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01 再见,别人家的孩子
02 别人认为你是哪一种人不要紧,要紧的是你到底是哪一种人
03 再多的肯定,也不如身边一两个懂你的人
04 跌倒过后,勇敢站起来的过程就叫「长大」
05 把你的痛苦打个分数
06 放弃一些过去的理想,绝不代表糟糕
07 想自由、想被尊重,却常常被忽略?
08 讨好别人,不如讨好自己
09 不要拿着别人的问题,来让自己更难过
 
冒牌生说:不要再告诉我30岁要做什么了!
 
CHAPTER2面对比逃避更需要勇气
01 离家出走:逃避,是最廉价的解决方案
02 成长,是两代共同的功课
03 当你想决定自己未来的时候
04 人生没有白做的事
05 选择什么都不做,人生只会变成一个个的空白格
06 成长不必假装自己潇洒又豁达,而是感受当下情绪的可贵。
07 有时候,我们都势必得学会一个人冒险
08 我期待你勇敢的受伤,再勇敢的站起来去拚
 
冒牌生说:不要把迷惘当坏事
 
CHAPTER3周遭的流言、负评……认真你就输了!
01 人生最难的就是拿捏肯定自己和接纳批评
02 当你知道朋友在背后被嚼舌根的时候
03 「诚实」不是不礼貌的借口
04 人生不需要解释
05 如果没办法得到大家的认同跟肯定,还要继续做下去吗?
06 就算第一份工作的时间只有一个月,不代表你是个草莓族
07 你可以把自己拉回来
 
冒牌生说:在追梦的旅途上,家人的担心、外界的冷嘲热讽在所难免
 
CHAPTER4懂得爱别人,但你还记得自己吗?
01 不要让莫名的自尊卡住你的朋友关系
02 工作就交不到朋友吗?
03 为什么别人不理我?
04 朋友就是无论他做了什么,你也觉得他是好朋友的那个人
05 没有对的人,只有愿意磨合的两个人
06 友情没有你想像中脆弱
07 有些人值得用生命去珍惜,而有些人就让他默默远去
08 不是所有遇见的人都会留下来
09 爸妈说,长大才可以谈恋爱
10 远距离恋爱的两种结局
11 新鲜人遇到的感情难题
12 分手以后,还可不可以是朋友
 
冒牌生说:不要对朋友做的三件事
 
CHAPTER5梦想很美,现实很残酷
01 喜欢是在于欣赏,爱是勇于付出,梦想也一样
02 他不是没有梦想,只是用你不知道的方式在付出
03 烦恼的时候,更应该静下心来整理自己的人生
04 努力赚钱,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不受到金钱考验
05 快乐不是全部,悲伤不是全部,加起来才是
06 做出决定前,要替自己设立停损点
 
冒牌生说:实现梦想的三个目标
 

图书序言


  
致好朋友--自己

  
  你有一个好朋友叫「自己」。
  
  小时候「自己」是最重要的,喜欢做什么就会去做。
  
  你跟「自己」约好,长大后一定要变成「自己」想变成的人。可是长大后,你遇见一个新朋友叫做「别人」。
  
  「别人」似乎比较受欢迎,说得都对。  
  「别人」问你在哪里上学?考了第几名?  
  「别人」想知道你就读的学校是普通的还是名校?  
  「别人」问你的成绩是好还是不好?  
  「别人」不会问你喜欢读书吗?也不会问你对哪方面感兴趣?  
  「别人」是这个社会最普遍的价值观。
  
  总之,「别人」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因为社会的价值观就是如此。
  
  再过不久,「别人」会问:「读那间大学(研究所)呢?什么科系?」
  
  如果你说:「台成清交、国外名校,学管理,学金融理财。」「别人」便啧啧称赞。
  
  但若你回答:「某某科大。」「别人」则会微笑点头,给你一点鼓励或者安慰的眼神。
  
  可是,「别人」不会问你「喜欢你的科系吗?从学校学到了什么?」
  
  「别人」是这个社会最普遍的价值观。
  
  出社会以后,「别人」还是有问不完的问题。
  
  「别人」的问题变成了「在哪里工作?薪水多少?」「别人」听完你的答案后会在心底掂量,进而选择炫耀、艳羡或是抿嘴微笑。
  
  可是「别人」不会问你:「喜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未来的生涯规划是什么?」
  
  「别人」就是这个社会最普遍的价值观。
  
  当你年近三十,再遇见「别人」时。
  
  「别人」会问:「结婚了吗?找对象了吗?」「他家里是干什么的?」「他那里毕业的?」「学历怎样?」「薪水如何?」「有房有车吗?」……
  
  「别人」不会问:「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对你好不好?」
  
  「别人」就是这个社会最普遍的价值观。
  
  总之,「别人」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因为社会的价值观就是如此。
  
  而总有一群「别人」总会依照这样的标准攀比。然后社会影响了人,人又反过来影响社会。以至世上太多太多的你决定为「别人」而活。
  
  有时候,你不由得问自己,你在做的事情,是否真心为了自己,是不是你内心的渴望,还是为了面子,为了自尊?甚至为了「别人」的面子,又或者「别人」的自尊?
  
  做自己是最难的一件事,许多人总是为了讨好「别人」打肿脸充胖子,心里累了一辈子,灵魂不快乐一辈子。
  
  有的人把「自己」藏在很深很深的地方,不再让「别人」伤害。有的人把「自己」弄丢了,却再也找不回来。有的人替「自己」戴上面具,最后连「自己」都认不得。
  
  慢慢的在那些为「别人」而活的日子中,你学着温柔、妥协、坚强、冷静、成熟,变得能够微笑的包容「别人」。
  
  因为透过那些包容,你想起了那个好久不见的好朋友--「自己」,那个试图抵住甚至抛开社会普遍价值压力的「自己」。
  
  再见,别人家的孩子
  
  生活不是看别人怎么过,而是看你自己想怎么过
  
  记得小时候爱看卡通,爸妈总会说,「别人家的小孩」喜欢看书多乖!成绩不好也会被念,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多用功,为什么你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呢?每次听到这些话,就会莫名的觉得委屈,对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也多了一些反感。
  
  中学时期,在国外一个人过,在老外的地盘走低调路线,不太讲话,喜欢在笔记本写东西,长辈们看到总担心的说,这孩子以后长大会吃亏,最好要像那个「谁谁谁」一样能言善道,嘴巴甜会讲话,才有好的发展。
  
  后来,那个「谁谁谁」长大了,考进一家外商公司做基层的工作,他的爸妈问我,现在在做什么,我说写作,他说,你也是小留学生,怎么不像那个「谁谁谁」一样到外商公司上班呢?那样的工作才稳定有保障,不是吗?
  
  他们不会关心你有什么爱好,也不会管你到外商公司上班是否做得开心,更不会理你想做什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只能说其实书的版税还可以,让我的生活还过得去。
  
  后来听过很多类似的话,大抵是你怎么不到外商公司上班,你写作一个月能赚多少钱,「别人家的孩子」考上公务员,混得多好多好……。综合起来,就是他们质疑你为什么不能像那个「谁谁谁」,又或者「别人家的」那样多好多好之类的……
  
  长大以后,原以为可以能做自己了,结果没想到成为你想成为的人,需要破釜沈舟的勇气。
  
  到了适婚年龄,身旁的人常替你着急:「别人家的小孩」都已经结婚了,那个「谁谁谁」年纪比你还小都已经生了两个小孩了,你怎么还单身?……
  
  因为「别人家的小孩」和「谁谁谁」结婚了,所以你也要赶快找个对象;毫无关联的两件事却成了因果关系,总让我无言以对。
  
  现在年纪大了一点,终于明白人生必须自己负责,别人的意见参考就好。有些决定不见得会被其他人明白,但做出对得起自己的成绩更重要。
  
  当我决定写作,就没有打算成为公务员,也知道自己不想到外商公司上班。我写作,不代表我不食人间烟火,也不代表每天无所事事,我只是在我的职涯中做出取舍,不做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刚开始,的确有一阵子收入不稳定,但现在写作、演讲赚的钱不但足以打平开销,也能替自己存点钱、付贷款;我很庆幸自己没有辜负心中当初怀抱着写作的孩子。
  
  出了四本书以后,我依然想表达,世界有太多杂音,你可以倾听,但记得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做出选择、勇往直前,不要被杂音淹没而后悔。
  
  生活不是看别人怎么过,而是看你自己想怎么过。
  
  就好像我爱看卡通,不代表我是个坏孩子;有时候我不讲话,不是故作清高,只是不习惯跟不熟的人互动。
  
  也许从传统角度来看,这样会走得慢一些,但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路,虽然辛苦依旧甘之如饴。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模样,没必要去跟别人比。因为你的坚持和努力,无需任何人来证明。
  
  有些人值得用生命去珍惜,而有些人就让他默默远去
  
  所有的豁达都是用惆怅、泪水还有时间换来的。
  
  原本无话不说的友情,后来变得无话可说;到底应该要争取维系这段感情,还是看淡看开?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就自己的经验来说,我曾经有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在大陆求学这段时间,我跟他都来自台湾,两个在异乡求学的少年彼此作伴、互相勉励,我将他视为挚友。
  
  后来由于父母工作的关系,我们各奔天涯失联一阵子,过了三、四年才透过老同学的MSN通讯群组找到他。
  
  那时候,我们一个在北半球,一个在南半球,当时我兴奋的打字更新近况,他却显得有些意兴阑珊;我透过网路关心的问:「怎么了,最近是不是有点不开心,没关系都可以跟我说,我愿意听。」
  
  萤幕上淡淡的浮现几句话:「没什么,也没什么好说的。我觉得也没必要,毕竟当年会那么好,是因为环境,我们是相依为命的两个台湾人,但要说个性嘛,你跟我也不见得真的有这么合……」
  
  他短短的几句话伤透了我的心,似乎是我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好像是我把人家看得太重,却不被当一回事。
  
  面对曾经无话不谈的好友,现在却无话可说的状况,我的心好难受,草草结束对话,之后就再没有跟他说话了。
  
  那阵子,我看着MSN浮出他上线通知时心都会抽动一下,却又找不到理由跟他谈话。
  
  辗转过了好多年,我跟他仍然没有联系,只能透过他MSN的上线通知,料想一切安好,直到MSN停止服务的那一天。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他现在在做什么?住在什么地方?结婚了没?都毫无音讯了。
  
  原本,我很在意他说的那几句话,但现在想想,他的话虽然有道理,但可以用更好的方式表达,甚至不用表达,让这份感情慢慢淡掉就好,没必要挑明讲,让彼此都存了一个疙瘩。
  
  也许遇见的人多了,你才会了解,那些人适合你用生命去珍惜,而哪一些人会默默远去。
  
  张柏芝和谢霆锋离婚后,唱了一首歌,歌词是这样写的:
  
  「有人去爱,就有人走,有多少人懂得细水长流?
  
  哪来天长,何处地久,都不如你牵着我十指紧扣。
  
  有多少爱,还看不透,有多少人能走到最后?
  
  永远多远,何必追究,不是什么都有理由,也该有时候。」
  
  一段关系划上句点的时候难免惆怅,不管爱情、友情都一样。
  
  随着时间流逝,现在我已经不会为了当年的几句话感到不开心。因为那些一起渡过的时光真实存在,曾经的陪伴也丝毫不假,这样就足够了。
  
  「永远多远,何必追究?不是什么都有理由。」
  
  这句话唯有真正体会过的人才能明白,所有的豁达都是用惆怅、泪水还有时间换来的。
  
  结束一段感情的当下情绪难免会受影响,请给时间一点时间吧。
  
  更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害怕过去的结束,拒绝一切崭新的开始。因为历经那段结束,你会学习到,该如何让自己成为更好更值得被珍惜的人。
  
  不要拿着别人的问题,来让自己更难过
  
  但改变的关键在于对方,
  
  如果你能做的都已经做了,那么就不必再纠结于对方的人生
  
  不管在职场、学校,或者日常生活,你身旁是否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人?
  
  讨厌自己、埋怨周遭的所有事情,可是他知道这样下去不行,总想改变却又离不开泥沼。
  
  于是他向你求援,只是你的建议就算被採纳了,最后总有一大堆做不到的借口。他喜欢用「可是」两个字做一句话的开头。
  
  「可是,时间不够、学历不足、能力没到……」
  
  「可是,事情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
  
  身为好朋友的你替他着急,到最后关心则乱,两个人不断重蹈覆辙,没有解决问题,甚至换你开始纠结自己的无能为力。
  
  从一开始的义不容辞到纠结无奈,再到恨铁不成钢和最后的无计可施,你们有过太多的争执和不欢而散,他开始认为你不够有同理心,你不值得替他分忧解难……
  
  你有没有意识到,所谓的关心也是要设停损点的?
  
  我们确实是该多关心别人,当朋友陷入低潮时,适时的拉他一把,但改变的关键在于对方。如果你能做的都已经做了,那么就不必再纠结于对方的人生,更别让别人的问题妨碍到自己的生活。
  
  以我自己为例,自从在粉丝团开放回答问题后,开始有许多人在遇到瓶颈时,会来寻求解答,但当我给予意见,他们却告诉我:「可是怎样怎样……」有各种做不到的理由。
  
  如果每一个都试图说服或者改变对方的观念,只会把自己累死。
  
  选择是他的,不是你的;每个人都必须走出自己一条路,责任必须由自己承担,如果他不愿意改变,那么一切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你身上。
  
  就好像,若想感受快乐,就必须打破自我内心的牢笼;不然就算给他整片天空,他也只会看到忧郁的蓝色。
  
  曾经有一阵子我会害怕,如果不听朋友的抱怨,是不是代表自己不够有义气?会不会以后就不再是朋友了?
  
  如果只是因为不愿再当对方的情绪垃圾桶,友谊就此决裂,这样根本就不叫朋友,而只叫认识的人,因为真正的友情没有那么禁不起考验。
  
  人生的路上我们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不是每个人都听得进劝告、愿意改变,在帮助对方之前,必须评估自己的能力,如果最后还是无能为力,那么也许对你来说,这个人的存在,就是提醒你不要成为那样的人。
  
  渐渐地,你会发现,世上有太多人,太多事会让你失望,而你最不该的,就是让自己失望;遇到屡劝不听的人,先学会对得起自己,不要吝啬付出关心就够了,千万不要拿着别人的问题,来让自己更难过。
  
  喜欢是在于欣赏,爱是勇于付出,梦想也一样
  
  真正决定你是否能够坚持下去的是「爱」,
  
  也就是即使你知道有困难,却依然愿意去付出。
  
  有位读者写信给我,她是一位工作刚满一年的新鲜人,刚出社会的那年,因为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听了老师的建议回学校当研究助理,一边工作一边慢慢思考未来。但一年过去后依旧茫然,这一年来她想了很多,比如说她小时候喜欢甜点,想当甜点师傅实现童年梦想,却遭父母反对,认为辜负了大学四年的栽培,同时她自己也很清楚,甜点师傅的工时长、薪水低、要熬出头并不容易,于是感到害怕而裹足不前。
  
  父母的期望很简单,认为人生稳定最重要,因此建议她去考个公家机关或国营企业,可是这样的生活却不是她所要的,徬徨之下到补习班做谘询,试了平面以及3D的室内设计绘图,操作软体对她来说很有趣,完成之后也有成就感,好像又有点喜欢,做这个似乎不错,加上父母也认为室内设计这个职业高薪又有前途,因此不反对。
  
  她最后写着,没有办法忘记甜点曾经带给她的感动,但又怕自己的想法太过梦幻、天真,到底是要务实一点去进修后投入室内设计,还是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学习甜点?
  
  其实,这位读者遇到的问题,我想很多新鲜人都有过。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到底要选择什么,而是没有釐清自己到底「爱」什么。
  
  曾经有一句话说:「喜欢是用感觉,爱是用心;喜欢是在于欣赏,爱是勇于付出」。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童年的梦想,都会有一种喜欢和憧憬,而真正决定你是否能够坚持下去的是「爱」,也就是即使你知道有困难,却依然愿意去付出。
  
  目前为止,这位读者还没为甜点师傅这个梦想付出过,也代表她还不知道自己到底「爱不爱」这个产业,于是裹足不前,好像需要父母的鼓励才能勇敢向前。
  
  可是,不是这样的,父母不能替你决定什么。尤其出了社会以后,不论是支持或反对,父母所能提供的都只是建议,他们分享自己曾经走过的路,遇过的状况,最后下决定的还是你自己。但由于自己的迷惘,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害怕付出会超过自己所能承担,才导致一切都卡在这里。
  
  我想分享的是,在你还没开始付出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啊!如果没有破釜沈舟的勇气,也只好安于现状。想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就不能怕脚下的泥泞。
  
  我想对这位读者说,如果甜点师傅真的是妳想要的,那该做的,不是突然蹦出来的室内设计,而是应该去思考甜点师傅的十年计划,按部就班的执行,实现自己的梦想。
  
  等到妳真的开始前进,取得一点点的成绩后,妳就会发现自己的辛苦是值得的。就算没有成绩,也证明自己曾经尝试过,而没有遗憾。
  
      不要三心两意的把未来寄託在「喜欢」,那样只会变成空想,如果没有付出的勇气,最终只会落得一事无成的下场。最后,不管你的选择是什么,在做任何事情前,想想自己爱的到底是什么吧,朝着所爱的前进,才能做得长久。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