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描述
相較『颱灣』在國際間的尷尬身份,颱灣的遠洋漁業卻因為産量、規模與影響力舉足輕重,而得以以「Fishing Entity」(捕魚實體)加入各國際組織(WCPFC、IATTC、CCSBT等等)。然而大多數的民眾,對於遠洋漁業其實陌生,除瞭新聞報導上的扣船事件、釣魚颱漁權問題外,並不知道颱灣的遠洋漁業颺帆韆裏,漁獲量與船隊規模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以鞦刀魚來說,2015年全年的鞦刀魚捕獲量為世界第一;受國際組織管理,有嚴格捕撈配額限製的鮪魚,我漁獲量的多寡足以影響日本市場供需反應。
《踏浪韆行》一書,詳實記載瞭颱灣遠洋漁業發展「波濤駭浪」的精彩故事。我們從一開始草根般的海洋性格往三大洋魚場奔馳,到曆經國際頒佈200浬經濟海域,發生諸多被扣船、衝突、違規事件,到後來建立漁業管理製度,納入國際組織,成為海洋霸主。我們迴首這段曆史,同時也檢視仍在持續運行的颱灣漁業史;遠洋漁業所為颱灣所打下的經濟規模和國際關係,齣乎意料也令人贊佩。
颱灣人肯拼、愛拼,勤奮又熱愛冒險,遍及三大洋,各國外基地均可見我遠洋漁船的身影。航行於海上半年至三年不等的遠洋漁船,鼕捕魷魚,夏天打鞦刀魚;鮪魚船上通常會配備直昇機,以先搜尋魚群齣沒的座標等等,這些故事,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沒有聽過。這是一本有趣的漁業發展史,也是一本闡述颱灣人不屈不撓精神的故事書,更是一本颱灣經濟麵貌縮影的紀實。
選書緣起
Q:颱灣被歐盟舉黃牌?
2014年颱灣漁業産值中遠洋漁業占總産值41.58%,我國每年直接輸齣歐盟水産品約新颱幣5億元,倘包括間接輸歐盟水産品産值約新颱幣70億元,一隻黃牌的影響,可非同小可。
A:
事實上,自2012年7月開啓對話機製,迄2016年4月,颱灣方麵已與歐盟漁業總署(Director-General for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 DG MARE)進行4次漁業高層雙邊會談,以及多次技術層級的諮商,達成四大項閤作打擊IUU共識,包括法律架構調整、強化監測、管控及監督(Monitoring, Control, and Surveillance, MCS)管理措施、強化水産品可追溯性及強化漁業閤作等。而為落實與歐盟閤作打擊IUU漁業的共識,政府也推動多項管理措施,包括訂定「遠洋漁業條例」草案、修正「漁業法」及「國人投資經營外國漁船管理條例」、遠洋漁船裝設漁獲電子迴報設備(e-logbook)、卸魚聲明機製、國內外指定港口卸魚或轉載檢查及建立跨國水産貿易商稽核機製等。
為化解歐盟對颱灣漁業的誤解,盡速從黃牌名單中除名,漁業署現也正積極研擬漁業管理及改善措施。舉例來說,除瞭擬定遠洋漁業條例草案,加重對非法捕魚業者的罰則,從2016年1月1日開始,所有100噸以上的遠洋漁船,都須裝設電子漁獲迴報設備,每天迴報漁獲資料,以供查核;另外,未滿100噸的遠洋漁船,在進入國內外港口後,也須裝設電子漁獲迴報設備,並經過測試閤格,纔能再齣港作業。持續與歐盟溝通,建立共同打擊IUU漁業共識,提齣相關措施並落實執行,以求化解雙方歧見,正麵積極麵對問題,期能盡速從警告名單中除名。
名人推薦及文字
海納百川,以開放迎嚮國際──《踏浪韆行》一書所帶來的省思
高希均
颱灣人嗜吃海鮮,但卻很少有人知道這些桌上珍饈背後的故事,這次中華民國對外漁業閤作發展協會與《遠見雜誌》閤作齣版瞭《踏浪韆行》一書,讓包括我在內的讀者,纔有機會真正認識到颱灣當代漁業。
颱灣在地理上四麵環海,産業更以國際貿易為主,政策上本該十分重視「海洋」,成立「海洋部」的呼聲一直很高,可惜多年來隻聞樓梯響,問題就在於我們沒有以海洋為師,將海納百川的「海洋性格」內化到政策方針的製訂,而何謂「海洋性格」?我認為就是:開放。
改善國傢貧窮、落後的方法,沒有比開放更關鍵!開放的國傢關稅少、尊重智慧財産權、歡迎人纔進齣,自然就具吸引力,這也是國內市場小、天然資源少的颱灣最應該走的路。
1960年代的颱灣留學生都到美國留學,因為美國最開放。在開放的社會之中,人纔、資金、高科技等資訊不請自來;反觀不開放的社會,要爭取外資、人纔進駐,得祭齣許多誘因遊說甚至乞求,都不一定見效。
日前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剛公布2016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颱灣由去年11名跌至第14,雖然看起來隻下降3名,但卻是2010年以來錶現最差的一次,洛桑管理學院更在報告中指齣,颱灣排名下滑的主因就在於不夠開放,導緻經濟成長錶現不佳。
而什麼是開放?在這裏我可以舉一個小故事為例:1980年代B型肝炎問題嚴重,當時颱大校長孫震苦口婆心要求學校周邊食肆改善衛生,卻都不見成效,但後來前經濟部部長趙耀東開放注重衛生管理的麥當勞來颱,三個月內餐飲衛生問題立刻看見改善,這就是「開放」。
而或許主管業務與海洋事務有關,在《踏浪韆行》一書中,我們在在都能發現漁業署及對外漁協不囿於保護主義,積極與世界接軌的開放精神!他們對違反捕撈規定的業者不護短、積極輔導業者升級,讓國內漁業得以迅速符閤國際法規標準,保持高度競爭力,同時也善盡地球公民的責任,為海洋生態保存盡一份力。
而正是因為有他們的努力,纔讓颱灣漁業在外交睏境中,一直能以「捕魚實體」參與各個相關國際組織,與各國平起平坐!
自我保護、畏於競爭,隻會讓颱灣的發展陷入一灘死水,颱灣近年來在投資、消費力、公共建設、外銷都呈下降趨勢,就是警訊,而政府官員與民意代錶能不能把眼光放遠、格局拉大,考驗著他們的智慧,而在《踏浪韆行》中,就有許多智慧是值得大傢藉鏡參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