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描述
相较『台湾』在国际间的尴尬身份,台湾的远洋渔业却因为产量、规模与影响力举足轻重,而得以以「Fishing Entity」(捕鱼实体)加入各国际组织(WCPFC、IATTC、CCSBT等等)。然而大多数的民众,对于远洋渔业其实陌生,除了新闻报导上的扣船事件、钓鱼台渔权问题外,并不知道台湾的远洋渔业飏帆千里,渔获量与船队规模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以秋刀鱼来说,2015年全年的秋刀鱼捕获量为世界第一;受国际组织管理,有严格捕捞配额限制的鲔鱼,我渔获量的多寡足以影响日本市场供需反应。
《踏浪千行》一书,详实记载了台湾远洋渔业发展「波涛骇浪」的精彩故事。我们从一开始草根般的海洋性格往三大洋鱼场奔驰,到历经国际颁佈200浬经济海域,发生诸多被扣船、冲突、违规事件,到后来建立渔业管理制度,纳入国际组织,成为海洋霸主。我们回首这段历史,同时也检视仍在持续运行的台湾渔业史;远洋渔业所为台湾所打下的经济规模和国际关系,出乎意料也令人赞佩。
台湾人肯拼、爱拼,勤奋又热爱冒险,遍及三大洋,各国外基地均可见我远洋渔船的身影。航行于海上半年至三年不等的远洋渔船,冬捕鱿鱼,夏天打秋刀鱼;鲔鱼船上通常会配备直昇机,以先搜寻鱼群出没的座标等等,这些故事,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听过。这是一本有趣的渔业发展史,也是一本阐述台湾人不屈不挠精神的故事书,更是一本台湾经济面貌缩影的纪实。
选书缘起
Q:台湾被欧盟举黄牌?
2014年台湾渔业产值中远洋渔业占总产值41.58%,我国每年直接输出欧盟水产品约新台币5亿元,倘包括间接输欧盟水产品产值约新台币70亿元,一只黄牌的影响,可非同小可。
A:
事实上,自2012年7月开启对话机制,迄2016年4月,台湾方面已与欧盟渔业总署(Director-General for Maritime Affairs and Fisheries, DG MARE)进行4次渔业高层双边会谈,以及多次技术层级的谘商,达成四大项合作打击IUU共识,包括法律架构调整、强化监测、管控及监督(Monitoring, Control, and Surveillance, MCS)管理措施、强化水产品可追溯性及强化渔业合作等。而为落实与欧盟合作打击IUU渔业的共识,政府也推动多项管理措施,包括订定「远洋渔业条例」草案、修正「渔业法」及「国人投资经营外国渔船管理条例」、远洋渔船装设渔获电子回报设备(e-logbook)、卸鱼声明机制、国内外指定港口卸鱼或转载检查及建立跨国水产贸易商稽核机制等。
为化解欧盟对台湾渔业的误解,尽速从黄牌名单中除名,渔业署现也正积极研拟渔业管理及改善措施。举例来说,除了拟定远洋渔业条例草案,加重对非法捕鱼业者的罚则,从2016年1月1日开始,所有100吨以上的远洋渔船,都须装设电子渔获回报设备,每天回报渔获资料,以供查核;另外,未满100吨的远洋渔船,在进入国内外港口后,也须装设电子渔获回报设备,并经过测试合格,才能再出港作业。持续与欧盟沟通,建立共同打击IUU渔业共识,提出相关措施并落实执行,以求化解双方歧见,正面积极面对问题,期能尽速从警告名单中除名。
名人推荐及文字
海纳百川,以开放迎向国际──《踏浪千行》一书所带来的省思
高希均
台湾人嗜吃海鲜,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桌上珍馐背后的故事,这次中华民国对外渔业合作发展协会与《远见杂志》合作出版了《踏浪千行》一书,让包括我在内的读者,才有机会真正认识到台湾当代渔业。
台湾在地理上四面环海,产业更以国际贸易为主,政策上本该十分重视「海洋」,成立「海洋部」的唿声一直很高,可惜多年来只闻楼梯响,问题就在于我们没有以海洋为师,将海纳百川的「海洋性格」内化到政策方针的制订,而何谓「海洋性格」?我认为就是:开放。
改善国家贫穷、落后的方法,没有比开放更关键!开放的国家关税少、尊重智慧财产权、欢迎人才进出,自然就具吸引力,这也是国内市场小、天然资源少的台湾最应该走的路。
1960年代的台湾留学生都到美国留学,因为美国最开放。在开放的社会之中,人才、资金、高科技等资讯不请自来;反观不开放的社会,要争取外资、人才进驻,得祭出许多诱因游说甚至乞求,都不一定见效。
日前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刚公布2016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台湾由去年11名跌至第14,虽然看起来只下降3名,但却是2010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次,洛桑管理学院更在报告中指出,台湾排名下滑的主因就在于不够开放,导致经济成长表现不佳。
而什么是开放?在这里我可以举一个小故事为例:1980年代B型肝炎问题严重,当时台大校长孙震苦口婆心要求学校周边食肆改善卫生,却都不见成效,但后来前经济部部长赵耀东开放注重卫生管理的麦当劳来台,三个月内餐饮卫生问题立刻看见改善,这就是「开放」。
而或许主管业务与海洋事务有关,在《踏浪千行》一书中,我们在在都能发现渔业署及对外渔协不囿于保护主义,积极与世界接轨的开放精神!他们对违反捕捞规定的业者不护短、积极辅导业者升级,让国内渔业得以迅速符合国际法规标准,保持高度竞争力,同时也善尽地球公民的责任,为海洋生态保存尽一份力。
而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努力,才让台湾渔业在外交困境中,一直能以「捕鱼实体」参与各个相关国际组织,与各国平起平坐!
自我保护、畏于竞争,只会让台湾的发展陷入一滩死水,台湾近年来在投资、消费力、公共建设、外销都呈下降趋势,就是警讯,而政府官员与民意代表能不能把眼光放远、格局拉大,考验着他们的智慧,而在《踏浪千行》中,就有许多智慧是值得大家借镜参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