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爱乐者 首先,让我问候有兴趣一同来探究钢琴音色的中文读者,您们好!
我们将用更开放的心灵,启发各位一起思考新的钢琴演奏观点。在这之前我必须特别提到,近年来到欧洲主修钢琴的亚洲学生与日俱增,大部分都已具有甚高的音乐素养,在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让我有机会进一步思考许多问题,可谓教学相长,也为这本书所凝聚的想法,提供了绝佳的实验。
我在几年前提出钢琴音色在相同音量上的可变性之相关论点,近年来也实际应用在钢琴研发过程中,譬如弹奏者加速触键,会与钢琴内部机械连动装置相互影响的想法,就改良了琴槌的使用性。
就职业钢琴家与爱乐者而言,所关心的是到底有哪些可能性能改变指尖下的音色;哪些身体动作、心理想法,可以让人与乐器、音乐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以我的观点,将影响音色的因素分为以下四点:
a.触键的蓄力点
b.触键的动作与方向
c.触键时的加速力
d.触键施力过程的力量传送
何时、如何使用每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斟酌之间都能表现出钢琴的家的个人风格与特性。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要以相同的逻辑来思考,音乐的可能性是不该受限!
新发现的观点 在广大的钢琴文献中,我们提供一项对于音色新的註解及研究。在音色的差异变化中,除了弹奏时的触键,更可以从一个碰撞所产生一系列的连动过程中来了解。
表面上,琴键是控制音的工具。其实,连动到内部的「制音器」才是反应声音强弱变化的直接媒介。在许多文献中,只有少数人致力于这项研究。我将以此作为探讨声音产生的依据之ㄧ。基本上,触键的深浅直接影响制音器到琴弦间距离的变化,弹奏者可以练习变化制音器与琴弦间的距离,延续音的声响。变化同时。除了听觉上音色的不同,在诠释上也会有更好的表现。
大音量的触键中,要奏出有透明性的音乐﹝如斯卡拉悌(Scarlatti)部分的奏鸣曲﹞,除了自己本身的肢体,还要有放松的手指,依相同方式来弹奏,即使弹奏一个和弦,也可以诠释出透明炫目的音响。
相反地,弹奏一个音后再加深触键,除了能够增加声音的音响,也能增加泛音的效果。在此,有个必须要提出说明的观点,是在乐谱中ㄧ些表面化及神秘性指示:在单独音上做渐强,如贝多芬奏鸣曲中,我使用换指的方式来连接句子,并利用肢体的稳定性来做配合,除了使音色更加圆滑,也更富有歌唱歌唱性。
我将深的触键当作触键的基本方式,影响了音乐上的声响。我会使用相同音质的音,来连结一个紧密的圆滑奏,如此音符更具有歌唱性!
使用浅的触键,如在琴键上以舞踏的方式弹奏,或以较浅的踏瓣来辅助。不同的深浅触键,表现出富有变化的音色,犹如色彩丰富的调色盘。
态度的转变 光是一昧地苦练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的音乐家了。有意识地整理已知的知识(也可以简化至练习谱上,将问题圈出明显记号),比未经思考而莫名勐练来的有意义。包括在想法上,若能将每次遇到的问题视为正面的助力,也比较容易想出解决的方法。
举例来说,将手边的音乐试着做变奏或即兴的练习,也是很有助益的方式。务必记得,如果只是麻木的反覆,即使无误的练习也会使音乐性陷入呆滞之中。麻木会使灵感死亡,灵感一旦消失,弹起琴来如同机器;即使不善于即兴的变化,在反覆的练习中,还是可以试着制造一些违反作者原意的音乐性,来刺激一下自己,至少,我们将重新了解作者原意比自己乱弹来的更加感人。
我的研究使用了相当多的仪器或电脑数据,提供读者对于音响的效果,甚至将音乐量化的想像空间,在本书中,也有不少关于动作的描述,虽然详细却可能难理解,若您曾经因对于一些原理感到好奇而思索过,面对这些图解时应该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现在,就请您与我ㄧ起进入钢琴的音乐世界,发现其中的乐趣!
Wolfgang Wagenhauser
沃夫冈‧华格豪瑟200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