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九一七年由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派往美国学习的。起初被分配到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学习文学,插入文科二年级。一九一八年暑假,转入哈佛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系,从师白璧德(Irving Babbitt)。父亲在哈佛大学与俞大维先生相识。
据父亲晚年所撰《吴宓自编年谱》(以下简称《年谱》)一九一九年篇:「宓去秋(笔者按,当指一九一八年秋)到波城(Boston)后,得识初来之自费留学生俞大维(David Yule)君。俞君,浙江省山阴县人。其叔父俞恪士先生(名明震)为有名诗人,有诗集《觚庵诗存》行世。辛亥革命时,任甘肃省提学使。民国四年,在北京任肃政使,与李孟符(岳瑞)世丈为知友。曾弹劾甘肃将军张广建,对营救吾父事颇有助力。俞大维君,毕业圣约翰大学,短小精悍,治学极聪明。其来美国,为专习哲学,然到哈佛研究院不两月,已尽通当时哲学最新颖而为时趋(fashionable)之部门曰数理逻辑学。Lewis教授亟称许之。然于哲学其他部门,亦精熟,考试成绩均优。故不久即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Ph. D. in Philosophy),并由哈佛大学给与公费送往德国留学进修。哈佛大学本有梵文、印度哲学及佛学一系,且有卓出之教授Lanman先生等,然众多不知,中国留学生自俞大维君始探寻、发见而往受学焉。其后陈寅恪与汤用彤继之。……顾俞大维君识宓后,则多与宓谈中国文学。尝为宓口诵曾广钧所作之《庚子落叶词》十二首,弔珍妃也。君口诵而宓笔录之。今录入《吴宓诗集》卷末一百六十页者,是也。去秋,又屡偕俞大维君出游并作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