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没教的晚清史

教科书没教的晚清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居家旅行必备「良药」——鸦片

  鸦片鸦片,谈鸦色变。在我们看来,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全都是鸦片惹的祸,幸亏是鸦片不会说话,否则早就发火了。把错全推在不能说话的鸦片身上,实在不是什么光明磊落的好汉所为。你真的了解鸦片吗?

  下面是鸦片的介绍:鸦片长得黑不熘秋(外貌实在不敢恭维),可是它前身却是绝代风华的罂粟花;虽然一身小便味,刺鼻得很,但味道香甜,就像臭豆腐一样,谁吃谁知道;鸦片还可以止咳、镇痛、治疗腹泻等,完全就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古时候,鸦片还有个清新温柔的艺名——忘忧草。

  何以忘忧?原因就是鸦片的确能够治疗多种疾病,这也是鸦片在唐朝时进入中国的原因。当年,一位名叫义净的高僧四处自助游,从印度带回来这种神奇的药草。虽然是药草,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老百姓自然是先将鸦片用在了厨房里,不管什么东西,咱们都是先尝尝看嘛。结果一试,不得了,饭菜香甜可口,就连苏轼都有诗说道:「道人欢饮鸡苏水,童子能煎罂粟汤」,早年在中国人眼中,鸦片其实是令人食指大动的厨房佐料。

  唐宋两朝,人们就一直默默地把鸦片当做佐料和药用着,也没有大规模地普及,毕竟从印度来,运费惊人,不是一般人吃得起的。到了元朝,有些厉害的医生就发现鸦片不对劲,人家都说是药三分毒,但鸦片至少有九分毒,除了那点药效外,基本全是副作用,关键是太容易上瘾。不过因为用的人少,所以也不是大问题。

  就这样,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明末,鸦片主要都被喝汤喝了。后来在爪哇和苏门答腊一带发明了一种新玩法:火烤之后吸烟。这种玩法随着南洋商船,传到了中国,受到了有钱人的一致欢迎。为什么呢?以往喝汤放点鸦片,虽然饭菜可口,毕竟清汤寡水,不过瘾。现在直接吸食烟雾,那感觉,无法形容,腾云驾雾飞一般的感觉。

  一时间鸦片风靡,从中央到地方,有权有势的都抽起鸦片。每天半卧在籐椅或床上,用胳膊支着下巴,吸上两口,闭上眼睛,轻轻吐雾,再慢慢吸回,周而复始。马上眼前就会出现诱人的画面:贪财的人会看见金山银山;渴望权力的人就会看见自己君临天下,吆五喝六,耀武扬威;至于那好色之徒……每个吸食鸦片的人,都能看到自己最渴望的东西,久而久之,谁又能放得下。

  到了干隆嘉庆年间,鸦片在贵族中已经相当流行,甚至成为权力地位的象征,见面不抽两口,都显示不出身份。鸦片也逐渐从贵族走向社会底层,好多承受不起的人也因此倾家荡产。有的人为了吸上一口,甚至不惜犯法。这时候清朝高层就怒了,决定禁烟。当然是指禁底层老百姓,贵族爱怎么抽还是怎么抽。

  就在这时候,西方的工业革命成功了,需要对外大量出口产品,洋人认准了中国市场。天朝自然不会将他们那点小生意放在眼里,果断地封关禁海,不做生意。洋人们好说歹说,求爷爷告奶奶,终于说通了,天朝决定开放广州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并且设立半官半商的十三行,控制贸易活动。

  得知广州可以做生意之后,洋人们沸腾了,赚大钱的时候到了,他们从欧洲装满纱布、羊毛、尼龙等产品,再从中国採购瓷器、茶叶、丝绸等。生意果然火爆,每一趟都让商人赚得盆满钵满。唯一的麻烦是:当时的老百姓男耕女织,家家自给自足,根本不需要逛街买他们的东西,但是中国的商品在欧洲却受到热捧,无数贵族都以拥有精致的瓷器、精美的丝绸为荣。

  在没有想到什么东西能够获得中国消费者青睐之前,生意就这样一直持续着。而且清朝是银本位,与西方国家的金本位不同,换句话说,老百姓啥也不认,只认白银。为了购买大量的中国商品,洋人们绞尽脑汁,几乎把全世界的白银都搜刮出来,用来和清朝贸易,嘉庆、道光期间,每年流入中国的白银过千万两。

  可以看得出,当年洋人们的确是想认认真真做生意的。不过好景不长,洋人们再也没有足够的白银做生意了。怎么办,放弃做生意那是不可能的,如此庞大的中国市场,谁都舍不得,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中国人也爱买的商品,把白银再收回来。洋人们试尽了各种办法,天朝就是物产丰富,愣是什么都不缺。正在着急上火的时候,有人发现,中国的贵族们都特别喜爱抽鸦片,不如卖点鸦片试试?为了赚钱谋利,洋人们恶向胆边生,顾不得鸦片在中国属于违禁商品,开始向中国走私大量鸦片。

  效果立竿见影,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捧着白花花的银子抢购鸦片。洋人们开心了,又可以赚钱了,不仅解决了白银不足的问题,直接让清朝从贸易顺差转为逆差,而且鸦片在印度大规模种植后,成本更低,路途也更近,完全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不过大清就惨了,鸦片给大清带来了诸多危害。到处都是烟馆,沾染吸食鸦片之后,为了筹措高昂的毒资,瘾君子们甚至卖儿鬻女,社会相当不和谐;吸食鸦片久了之后,体质更是不堪,就连军队士兵都跟歪瓜裂枣似的;国库也因为白银外流,越来越亏空。既然危害那么多,政府难道就视而不见吗?实际上清政府还是高度重视的,禁烟的红头文件也下达了不少,只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洋人们早已和当地官员勾结在一起,禁烟令完全形同虚设。

  等到道光后期,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书记载吸食鸦片者毒瘾发作时的情形,说道:「瘾至,其人涕泪交横,手足委顿不能举,即白刃加于前,豹虎逼于后,亦唯俯首受死,不能稍为运动也。故久食鸦片者,肩耸项缩,颜色枯羸,奄奄若病夫初起。」

本书特色

  历史不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有思想、有灵魂的生活史和奋斗史。研读世界历史,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还可以让我们从世界历史的兴衰演变中体会生存智慧、开阔眼界,感悟与中华文化不同的风俗民情。

  ■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的编排方式,国际年表对照,轻松了解国内外大事。

  我们本着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通俗历史读物的思想,特别採用编年体制,按历史顺序编写,版面编排用心,两侧附上简易大事纪年表,让读者在读晚清历史的同时,可以清楚明白的知道当时国际上发生的事情。

  ■掌握时代趋势演化的精髓,简单扼要地勾勒出晚清历史的发展。

  在撰写本书时,作者本着客观的态度、多视角的方式,为大家重新回看曾经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史学界有句话叫做「历史没有真相,但是我们可以无限接近真相。」这句话也是作者坚持不戴有色眼镜回看历史人物的原因。

  顾颉刚先生曾说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人物的形象越来越变形,集中的表现就是好人越来越好,坏人越来越坏。而这正是我所想要尽量避免出现的偏差。

  ■本书的叙述手法,轻松而诙谐,读者可以因此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与古人的生活合而为一。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每个人是有多面性的,当我们尝试用不同的侧面去看一个人,将会发现他们跳脱了史书的单维空间,变得生动鲜活。

  如果说历史教科书是一个干枯的骨架,希望这本书像血和肉,让并不遥远的近代史看起来有血有肉,让大家再也不用为历史课无聊而打瞌睡,也不用为考试而死记硬背。看得过瘾,学到知识,就是作者最大的愿望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刘观其


  大学历史系教授,从小热爱中华文化精心研究历史,主要专精于汉、唐、宋、明等朝代,尤其在人物、文化背景方面均有精辟的见解,并长期致力于中国文化历史的研究与推广工作,常常以犀利的言辞、独特的视角,泼辣的文风道古论今。

  着有:《一口气读完大汉史》、《一口气读完大唐史》、《一口气读完大宋史》、《一口气读完大明史》、《一口气读完大清史》。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鸦片战争
居家旅行必备「良药」——鸦片
戒烟大使林则徐
烟贩子的末日
白旗与红旗的误会
枪炮与屎尿的对决
八旗兵的最后荣耀
和尚庙里的城下之盟
阅读链结:禁烟大臣林则徐是怎么死的
 
第二章:二次鸦片战争
「六不」总督的悲剧
两个强盗的胜利
「好朋友」西伯利亚狼
嫁到宫里的「男人」
阅读链结:跛子皇帝——咸丰

第三章:上帝与皇帝的战斗
头脑发烧的洪教主
永安建制
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信仰的战争
权力与美人
相煎何太急
天国梦碎
阅读链结: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
 
第四章: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制百姓
花大钱,办大事
学外语,找京师同文馆
大炮口上晒裤衩
阅读链结:中国无法产生近代科学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中法战争
强帮小弟出头
互倒内阁的中法较量
阅读链结:李鸿章真的是汉奸吗

第六章:中日甲午战争
一场押上国家的「赌局」
吃我一记闷棍
国家放两旁,小妾摆中间
同学对打的甲午海战
刘公岛包饺子
丢人差点丢命的《马关条约》
阅读链结:揭秘北洋海军的工资
 
第七章:书生治国梦
维新不只有康、梁
高徒出名师
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百日梦
六君子饮刀菜市口
阅读链结:康有为是被毒死的吗
 
第八章: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
教民冲突
慈禧借刀杀洋人
向全世界宣战
「东南互保」是对是错
老太太熘得快
《辛丑合约》
阅读链结:义和团「刀枪不入」传说的真相揭秘

第九章:大清朝回光返照
最认真的一次改革
到底是谁毒死了光绪
末代皇帝
阅读链结:溥仪剪辫子
中国最早的股票
时尚女王慈禧
 
第十章:辛亥革命
革命团体的兴起
谁在革命,怎么革命
暗杀
意料之外的武昌起义
黎菩萨
崩盘的清朝
「窃国」大盗袁世凯
阅读链结:「好客」军阀张宗昌
王国维为何自杀
 
第十一章:开倒车的代价
宋教仁被刺杀
二次革命
内外交困的北洋政府
辫子军的闹剧
护法运动
阅读链结:袁世凯修厕所保帝气
 
第十二章:新文化运动
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影响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影响
阅读链结:很有趣的名人「三不」
新式标点符号是如何传进中国的
名士怪癖多
麻将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