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外有音:蔡英文的两岸协奏曲

弦外有音:蔡英文的两岸协奏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蔡英文
  • 两岸关系
  • 台湾
  • 中国大陆
  • 政治
  • 外交
  • 历史
  • 时事
  • 政策
  • 协奏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2012到2016的两次总统大选,蔡英文与民进党经历了两次截然不同的国际环境变化与两岸政治攻防角力。时事评论者陈淞山详实记载评论这四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事件与变化,且看蔡英文与民进党如何审时度势,把每一场与两岸问题相关连的事件转为争取台湾人民信任执政的机会,终至或得全面执政的成果!

  然而选后,蔡英文与民进党必须正面应对中国这个对手,蔡英文政府遭遇的,是更加复杂的国际情势与更加压迫的两岸关系。

  且看蔡英文与民进党,如何演奏出维持着自己的曲调,而不与对岸冲突的协奏曲。

本书特色

  (一)    四年来蔡英文的两岸策略政治回顾:

  2012年蔡英文总统大选失利的一大主因在于两岸问题。选后从小英基金会执行长林全登陆,到回锅党主席后民进党县市长展开的城市交流,到竞选总统阶段的「维持现状」说,四年来蔡英文在两岸议题态度调整与策略,在本书有详细的叙述与回顾。

  (二)    精细解读牵动两岸关系的各项元素:
  两岸关系已不再纯是政治、军事方面的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牵动的经济、产业因素,再加上近年来两岸马力全开的文化、观光、教育、农业等等各种互动,牵动两岸关系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作者经由四年来许多事件的细微解读,更清晰浮现牵动两岸的各种元素。

  (三)    多观点的切入评论两岸关系:
  在台湾内部,两岸关系的讨论时常因为统、独的基本立场而流于情绪化与刻板化。作者除了以台湾本位的角度提出评论之外,也尝试以国际情势与区域和平稳定的角度提出分析与看法。

共同推荐(依姓氏笔划排列)

  仉桂美 监察委员
  吴子嘉 美丽岛电子报董事长
  李明轩 慈济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李 新 台北市议员 
  余莓莓 政论专家,绿色和平电台主持人 
  何鸿荣 中华久久长长联合促进会理事长 
  柯建铭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 
  周玉蔻 资深媒体人 
  许信良 亚太和平基金会董事长、民进党前主席 
  陈明通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 
  陈敏凤 资深媒体人、电视评论员 
  郭正亮 立法委员 
  张宇韶 前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副主任 
  张百达 专栏作家、前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副主任 
  张启楷 年代电视台主持人 
  杨锦麟 时事评论作家,香港资深媒体人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淞山


  专栏作家、新兴民族文教基金会董事。

  曾任:考试院公务人员保障暨培训委员会委员、卸任总统陈水扁办公室主任、立法院国会助理工会理事、中华港澳之友会常务理事。

  着作:《国会制度解读》、《跨世纪接班人》、《新世纪接班人》、《关键年代》。
 

图书目录

共同推荐 在不和谐音中找出两岸协奏乐章
许信良‧仉桂美‧吴子嘉‧李明轩‧李新‧余莓莓
何鸿荣‧柯建铭‧周玉蔻‧陈明通‧陈敏凤
郭正亮‧张宇韶‧张百达‧张启楷‧杨锦麟
作者序 蔡英文弦外有音的两岸协奏曲

第一章 党主席扭转「逢中必反」印象
1.    优质两岸关系的障碍在哪里?
2.    蔡主席如何成为可以信赖的领导人?
3.    扭转民进党逢中必反的勇气与承担
4.    从人事佈局与冻独案看民、共关系发展

第二章 两岸难题提早引爆
1.    「两岸领导人会谈」一定要在国际场合吗?
2.    民进党应召开「台湾共识高峰会」展现执政能力
3.    蔡英文的两岸魔镜与魔戒
4.    两岸难题提早引爆?
5.    如何面对美、中的两岸政治考题?
6.    稳住台海和平让两岸关系「峰回路转」
7.    两岸论述不会在选前摊牌吗?
8.    如何维持两岸现状的政治变数

第三章 访美行奠定胜选基石
1.    访美前的南海政治问题
2.    访美期中考的政治关卡
3.    蔡英文如何与中国领导阶层建立沟通管道?
4.    访美行的漂亮转身!
5.    莫让「英派」变成「鹰派」的两岸敌意螺旋上升!
6.    宣布访日的政治动机

第四章 大选前后的两岸挑战与铺陈
1.    朱立伦的矛已经刺穿不了蔡英文的盾了!
2.    朱立伦绝地大反攻的政治策略
3.    应正面看待马习会──两岸领导人会谈的政治价值
4.    胜选后两岸政治沟通的关键节点
5.    「两岸险局」真的要摊牌了!
6.    胜选后的权力真空政治危机
7.    民进党应正确解读大陆涉台专家的善意讯息
8.    邱太三「中华民国骨架说」的政治解读?
9.    九二新论述正开启两岸的机会之窗

第五章 就职前的两岸政治沟通与准备
1.    总统就职前的政治挑战
2.    两岸沟通的政治基础
3.    如何「用对人」、「做对事」?
4.    上任前两岸沟通的政治准备
5.    蔡英文的弦外之音,大陆应该要懂!
6.    从王毅「宪法说」看两岸沟通的政治盲点
7.    习近平含在口中的地动山摇
8.    谁在制造两岸沟通的政治障碍?
9.    肯亚遣返事件的两岸关系影响与平息之道!
10.    蔡英文的五二0政治起手式能解两岸僵局吗?
11.    两岸应开创「和而不斗」、「合则两利」的政治新局

第六章 执政后风起云涌的两岸新变局
1.    五二0演说的政治善意大陆应理性解读
2.    两岸关系的继往开来政治基础需要共同创造
3.    宋楚瑜是打开两岸僵局的通关密码吗?
4.    马英九不能出访香港的两岸主导权问题
5.    民进党的两岸魔戒是该摘除了!
6.    维持现状新党纲是好球或杀球?
7.    应如何在两岸关系诡谲多变的效应中找到出路?
8.    雄三事件重创的两岸互信关系要正视处理
9.    南海问题仲裁后的台湾政治路线选择困境与危机

第七章 执政态度与策略冲击两岸关系发展
1.    新党纲的战略布局与纵深
2.    执政策略与佈局是该好好想想了!
3.    政治极端化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隐忧
4.    蔡英文政府的执政态度与高度问题
5.    北京涉台智库大将周志怀所长的去留问题
6.    百日执政困境的解套之计
7.    两岸人事布局的「再平衡」

图书序言

作者序

  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纠葛与历史鸿沟,是相当难解的政治习题,。两个不同政治体制与文化时有交叉、偶有冲撞的相互激盪,创造出今天这样一个既密不可分,又若即若离的特殊政治关系与现象,。随着中国大陆的政经崛起,台湾的政党轮替政治变动,以及中、美关系的政治沈沉浮、消长演变与战略平衡的布局变化,两岸问题不再只是单纯双方主政者的政治动向,及各自民心的自由选择与决定问题,;统独问题也不再是现阶段迫切需要面对摊牌的两岸难题。,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或两岸问题的国际化的政治问题,逐渐变成两岸关系发展终究难以廻回避的政治显学,也;正牵动着两岸主政当局的决策思维,也变动与挑动着双方民心变化的敏感政治神经。

  正因为如此,从二0一二2012到二0一六2016的两次总统大选,蔡英文与民进党经历了两次截然不同与、冷暖自知的国际环境变化与两岸政治攻防角力,:输赢胜败的关键因素或许不在于此,其中也有来自台湾内部的政经社会因素加以牵动影响,;但是,国际现实客观环境的政治制约作用力量,以及蔡英文党主席与其所领导的民进党在2016二0一六大选过程当中,在此问题上的没有犯错、没有失分,的确真的是奠定了民进党获得胜选、全面执政的政治基石,。这是四年来包括蔡英文在内的民进党政治领袖与菁英,以及太阳花学运反黑箱服贸,与柯文哲效应旋风等等因素,所共同努力创造出来的政治结果。

  本书的重点就是详实记载、评论这四年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事件与变化,包括:蔡英文与民进党如何审时度势,把每一场与两岸问题相关连的事件,当作争取台湾人民信任执政的机会与本钱,;并善用谢长廷、林全登陆的战略突破,。陈菊、赖清德及其他民进党县市长与立委随后陆续登陆的蝴蝶效应配合,;再加上民进党适时调整对中政策方向,往积极交流务实路线的发展,共同扭转了外界对民进党以往「逢中必反」的旧有政治印象,并且证明民进党是有能力处理两岸事务。最后,蔡英文主席访美行的华丽转身,以维持现状及在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下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说法与论述主张,取信美国与国际社会并获得支持认同,在选战过程中又提出「不挑衅、没有意外与、好好沟通」的,展现对中善意态度的诚意,因而得到台湾大多数人民的认同与支持,赢得总统与立委大选。

  选后的两岸关系发展,由于民、共政治互信基础相当地薄弱,双方又没有真正的有效沟通管道,再加上肯亚的台湾电信诈骗嫌犯被强制遣返中国大陆,蔡英文总统的520五二0就职演说内容尽管已有对中善意的政治调整,但未必完全不尽切合大陆对两岸同属一中核心意涵的政治坚持,因而被大陆以「未完成的答卷」加以回应,。自此,情况两岸关系发展开始急转直下,两岸的官方与半官方联系对话沟通机制暂时停摆,;其后又陆续发生雄三飞弹的乌龙试射、火烧车大陆客火烧车意外事件及所衍生总统輓联风波,再因南海仲裁案的余波盪漾......,两岸关系的冷和热战局面更加复杂难解,。尤其,两岸关系的相关国际因素又蠢蠢欲动,正逐渐冲击两岸关系的发展与变化,两岸政治对撞的因子与主客观的国际情势演变,正严酷考虑着蔡英文政府的执政态度与高度,稍一不慎处理就会产生政治极端化的可能发展结果。这是蔡英文相当重要的政治信任危机挑战,也是两岸关系发展会不会有「地动山摇」政治变化与冲击的关键时刻!  

  蔡英文如何与大陆和絃弦协奏共舞以突破两岸困境重围?如何在民进党的台独党纲政治束缚,与大陆坚持一中原则的政治压力下,取得安内攘外、稳中求进的政治平衡点?两岸关系发展会最后将是和平发展或加大裂痕和或战?将是国际瞩目终归是一场即将摊牌的政治棋局!

蔡英文弦外有音的两岸协奏曲 陈淞山

推荐序

在不和谐音中找出两岸协奏乐章


  淞山是一枝健笔, 也是一枝快笔。出一本像这种篇幅的书应该是很容易的。可是,本书所收辑的文章,时间前后相差了四年以上,可见成书并不容易。

  这当然是因为谈两岸难!

  如果只站在一方的立场谈两岸,当然也不难。难就难在完全了解两岸问题的隐微死角,却又苦心孤诣,苦口婆心,想要寻找一个让双方可以相对满意的答案。这正是淞山奔走两岸的初衷和始终不变的坚持。

  淞山原本曾经是忠诚的民进党员,在党内的交往既深且广。在对岸,他也真心交朋友,从专家学者到对台枢要。他完全了解民共之间存在不易跨越的历史鸿沟,但是,他也深深相信这历史鸿沟并非不能跨越。本身也是两岸问题专家的淞山,清楚知道两岸可以共同追求的未来利益, 远远大过由于历史分歧而担心的相互伤害。

  读淞山的两岸文章,很自然会想到古代的谏官。谏官多数没有好下场。这是因为从古以来,能听谏纳谏的好领导人很少。像魏征之于唐太宗,大概是千古仅见的奇遇。

  作为当代的两岸谏官,淞山的个人际遇应该不会比古代的谏官幸运。古代的谏官只要说服一个人,淞山要说服的却是互相怀着成见的千千万万人。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两面难做人。

  但愿不是如此! 则淞山个人幸甚, 两岸人民幸甚!

亚太和平基金会董事长、民进党前主席 许信良

推荐序

  受好友淞山之嘱为之序,忖思后欣然接受,在两岸困局中,淞山仍能秉持其长期观察洞悉两岸之专业敏锐能力,持续发表鞭辟入里之力作,提出各种层面之思考角度,对化解两岸僵局,有其问题取向分析方式之相当卓然贡献。

  本书时间点跨越民进党全面执政前后,就蔡英文的两岸拼图其逻辑思维和实际困境作了深入剖析,乃为一本可读性高实事求是的好书,尤其文中提及两岸并非零和赛局,赢得政权之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主导权更应认清自我之能力与实力,在国际外交与大陆政策间找出可行之方。烦此种种论述实可激盪你我共同来面对并思考。
 
监察委员 仉桂美

推荐序

  同理心与换位思考是民、共关系正常化的根本问题,也是两岸关系发展最难解,甚至必然要解的政治习题。淞山长期以来的两岸论述评论文章,就是站在这个两岸双赢的政治立场与角度为出发点,试图来拉近双方的政治距离与价值观,为两岸关系的政治僵局找到解套的出路,这是蔡英文与民进党,也是北京当局,都该克服障碍、排除万难并用心跨越的政治鸿沟!

美丽岛电子报董事长 吴子嘉

推荐序

  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着落差,也可能是质变。像政治人物谈两岸关系,听来大多悦耳明亮,只是往往略去他们才清楚的残酷的现实。因此,真诚的两岸论述,就像在良心的暗礁与政治的浅滩中穿梭,要观风向,还得听涛声,必要时,排除众议说些不合时宜的话,才算善尽知识份子的言责。《弦外有音》就是这样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值得静下心来阅读。

慈济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李明轩

推荐序

  我在立法院相交近三十年的老兄弟陈淞山,资历、阅历丰厚,算得上是民进党中「厝内」等级的政治工作者。他长期关注两岸关系的和平与发展,在党内素来敢言别人所不敢言,我常以他为师。如今,他将长期的观察、评论,付梓成册,对两岸是将有振聋发聩之效。我极力推荐两岸,特别是蓝营的朋友不要错过;陈淞山的「苦口婆心」,肯定让您入宝山不会空手而归。

台北市议员 李新

推荐序

  从美中台大三角到红蓝绿小三角,两岸问题深受国际情势、亚太安全、两岸攻防到内部角力,各种交错因素与力量的影响和制约,这样的态势在蔡英文总统就任后更显复杂多变。值此时刻,「弦外有音」一书的出版,饶具意义。

  本书就二0一二至二0一六年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事件与变化,详实记述评论,当中多有洞见,个人虽未必全然赞同,然于思辨处却深受刺激启发,最终竟是弦外有音,一听、二听、三听,听出不同的天涯与境界。故此推荐,诚盼于两岸关系各色嘈嘈切切喧嚣中,本书的面世能带来一丝清音。
 
政论专家,绿色和平电台主持人 余莓莓

推荐序

  两岸关系是台湾未来发展的命脉所系,然却是奉行台独党纲民进党的罩门,因未能正面认同九二共识,已使两岸关系陷入冰冻期,未来美中台之间的三角关系如何拿捏定位,两岸之间如何和而不破维持现状,都是爱台湾不能回避的首要课题。

  淞山兄向来热爱宝岛,长期关心并专研诸多政治议题未曾稍间,举凡选举,国会,政党,两岸关系等识多见广,观察与立论屡见广度与深度,尤其超越党派的灼见,对执政当局常有醍醐灌顶之效,此书的出版冀望弥平两岸鸿沟,不啻是爱台湾的苦口婆心唿吁。

中华久久长长联合促进会理事长 何鸿荣

推荐序

  两岸关系发展牵动着台湾政局变动的走向,是一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博弈赛局。作者试图从这四年多来发生的两岸重大事件,以其敏锐的政治观察角度,语第一线的两岸往来互动经验,为蔡英文总统与民进党的胜选,勾勒出从点到线、从线到面的两岸交锋政治路径与图像。为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找出可能化解僵局的解套方法,值得大家细细品尝与回味,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两岸政治学亮点着作!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 柯建铭

推荐序

  宁静中有热情;平和中有惊喜。

  看淞山的文章,是多重享受,像聆听交响乐。题目是指挥,内文不同层次的诉说、论理及分析,就像乐团里角色称职的各种乐器。前一刻,体会到了民进党历史背景的理所当然;剎那间,又跳离一党思维到更寛广的大局高度。有如大、小提琴与钢琴、大鼓和谐共鸣般,帮助政治成长环境完全相异的我,走进一座探索两岸关系的桃花源。

  他的观点,超越意识型态,又能体现情感上现实的认同。除非功力够深,论理够有基础,以及是非黑白、世俗利益早已超脱,很难建构他说服力强烈的文字系统。

  他是益友。民进党、国民党和共产党的益友。

  推荐他的作品,只有一个理由:必须!
 
资深媒体人 周玉蔻

推荐序

  淞山兄是我多年的好友,一向勤于笔耕,在两岸议题上一直有其独到的见解。但总的来讲,总是站在历史的高度,善意解读两岸政治的对话与互动,劝和两岸方方面面的人物,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消极地避免「敌意螺旋」的上升,积极地为两岸的和平发展开拓愿景。

  此番集结近一两年所公开发表的评论成书,名为「弦外有音:蔡英文的两岸协奏曲」,可见其用心及一贯的初衷。2016年台湾三度政党轮替,蔡英文所领导的民进党不仅赢得总统选举,也首次在国会过半,达到完全执政。从2008年蔡英文主席民进党,重整该党的两岸路线,其核心内涵就是稳健与善意,让民进党在台湾、在两岸、在国际社会展现一种积极负责的高度,海崃两岸虽各弹各的调,但尽可能双方音律和谐。淞山兄听出了蔡英文的两岸协奏曲,想告诉读者「弦外有音」,即蔡总统对两岸和平的许诺与承担。

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教授 陈明通

推荐序

  看到淞山出版了弦外有音之书,为淞山感到十分高兴。认识淞山近三十年,他从助理时代到保训委员,到如今,身上总是有一股特色,就是专注朴实,做什么事情就脚踏实地,做助理也是,做官员也是,迄今研究两岸问题也是。

  他做两岸问题研究,不唱高调,不自我设限和封闭,他从他交流的各方所得,确确实实地研究两岸长远之路及民共之间解决问题之路,他不因怕得罪谁而不敢言,不因要得官位而为言,他只为民进党的两岸之路言,为两岸之路花香鸟语而言。

  淞山对两岸充满了诚恳丶务实丶经验的心血,集结文章成书,值得一看,懂民进党又懂中共的人才并不多见,淞山是其中之一,文章及建言字字珠玑,诚意满满。
 
资深媒体人、电视评论员 陈敏凤

推荐序

  淞山是出身民进党的知名两岸专家,对两岸敏感环节的评论分析,更常有内幕消息与独到见解。如今他针对蔡英文执政前后的两岸观察结集出版,更值得两岸重视。淞山长期的自我定位,就是如何克服民共的定位落差,争取求同存异的和解空间,这本书同时提供了最权威的一手报导,以及最具洞察力的分析。

立法委员 郭正亮

推荐序

  学者与媒体常以「冷和」或「僵持」,用以形容民进党执政以来两岸关系的内涵。对于这个现象,多数人解读为彼此在「九二共识」的立场与认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冲突所致。然而,国际政治的结构、两岸政经体制的差异以及领导人的决策思维才是重要的背景。

  作为资深的政治参与者与媒体评论者,淞山兄对于两岸关系、台湾的政治发展以及民进党的中国政策等议题都有专业且细腻的观察。本书针对现阶段两岸的政治症结提出的客观地分析,也为双方未来发展提出中肯的建议,值得深入阅读。

前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副主任 张宇韶

推荐序

  两岸关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每一位台湾人民,它有如历史般厚重,却是难以回避的现实课题。作者长期潜心观察两岸关系发展,着作评论,既坚持台湾主体立场又能秉持换位思考,对两岸政情发展变化常有精确独到之见解;批判背后更蕴藏着深切期许,始终不失知识份子人文关怀与温厚,期待两岸终究能够找出一条远离战争冲突对抗,迈向永久和平发展之道。本书既是政治评论集,也是当代历史纪录,值得所有关心两岸关系者细品。
 
专栏作家、前民进党中国事务部副主任 张百达

推荐序

  我最常请教的两岸专家。

  一九九三年辜汪会谈四大协议,立法院应审查?备查?那时立院助理和国会记者有一读书会,包括淞山和我共七位兄弟,立院最后三读的就是我们的版本。

  廿七年来,淞山早是各界肯定的两岸专家,特别是他对民进党各派系、各领导人的两岸思维了若如掌,且常赴大陆实地查访,精准掌握对岸的政策和变化。

  除了看他的专栏,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请教他民进党和对岸的内幕,这本书批露很多重点,更理性建议两岸如何化冰共谱协奏曲,值得深读。
 
年代电视台主持人 张启楷

推荐序

  与陈淞山因文字结缘,迄今二十余载。

  他是台湾极少数愿意专注于两岸关系,台港关系研究的政论家,二十余年笔耕不辍,常有真知灼见,一家之言,殊为难得。

  此书出版的意义在于,于两岸关系发展处于关键节点之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观察,解读蔡英文主政前后,两岸关系政策发展走向的独特视角,观点平实,不偏不倚,力求独到。

  值得推荐一读。
 
时事评论作家,香港资深媒体人 杨锦麟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