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是社会变迁的镜子
随着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公民退位为消费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农村与都市的矛盾逐渐拉大。继之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发展主义与对环境、生态的不当掠夺,后果就是层出不穷的食安问题、粮食问题,甚至危及人类生存尊严。
本书集结日本食农专家的十四篇专论,探索食农议题的各个面向以及建构新伦理,让读者再度从消费者化身公民,夺回自主权。
食与农从人们对饮食认知出发,借另类食物选择(网络)的呈现,扩及农业生产、品种改良、食品加工、厨艺呈现的统整并触及各类的矛盾,甚或基因改造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冲击;延伸人民生活在乡村的种种可能,意味着地方社会的再认识,地方并非空间场域而是归属、记忆、认同、味觉、风土与习惯的形塑之处。
──蔡培慧
台南社区大学与成功大学通识课程规划选书
名人推荐 王俊秀(清华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
李丁赞(清华大学社会研究所教授)、
周素卿(台湾大学地理环境资源学系教授)、
陈东升(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
郭华仁(台湾大学农艺系暨研究所教授)、
曾旭正(国家发展委员会副主委)、
蔡培慧(立法委员、台湾农村阵线前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