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改造,能导致「人」的改造。
台湾也可以有世界一流的城市!
1950年代,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饱受塞车之苦,空气污染及噪音问题严重。政府决定将车水马龙的市中心商业街改成行人徒步区,反对声浪不断,商家担心生意将与车流一起消失,文化评论家说丹麦人不习惯室外生活。但事实证明,徒步区迎来了更多的消费人潮,从此人们爱上这样的空间,也期待更多这样的空间。──这正是环境影响人类行为的经典例证。
邱秉瑜将自己在英国攻读都市规划硕士一年之所学、回台湾任职工程顾问公司一年之所获,以及七年来在不同城市生活旅行之所思,化为本书二十四篇文章,希望能激发人们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想像力。
借镜世界的一流城市规划──哥本哈根的行人悠闲自在,伦敦的自行车畅行无阻,波特兰的轻轨活化街道,鲁尔的工业区蜕变重生,纽约的住宅追求公义,京都的夜色魅力独具──台湾也可以有世界一流的城市!
名人推荐 一致赞扬|周奕成(世代文化创业群负责人)、林洲民(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局长)、林崇杰(台北市政府产业发展局局长)、姚文智(立法委员)、孙启榕(建筑师)、彭扬凯(OURs 专业者都市改革组织祕书长)、简旭伸(台湾大学地理与环境资源学系副教授)【依姓名笔画排列】
专文推荐|黄金桦(东海大学景观学系助理教授)、曾柏文(端传媒评论总监)
「秉瑜总能从更大的格局,从制度面、实际营运面,甚至把城市看作一整个运作机制来思考城市的发展。他的新书《我们值得更好的城市》诊断台湾的城市问题,有切身的在地真实议题,有对应的国际成功典范,更有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与做法。」──黄金桦(东海大学景观学系助理教授)
「二○一五年年初认识秉瑜,注意到他对许多城市案例的掌握,便鼓励他写专栏,希望让这些好不容易积累的知识公共化,为台湾城市相关讨论注入资源。本书二十四章逐章浏览,就像带着台北的问题意识,走向世界去考察,让更多人有意识地反思、激盪、勾勒台湾更好的可能。」──曾柏文(端传媒评论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