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穿越生存手册

先秦穿越生存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穿越时空到先秦,食衣住行免烦心~
「体验式」导览手册,先秦360度全景再现!

本书特色

  ◎以《春秋》、《左传》等典籍为依据,笔调幽默,考证严谨,禁得起学术追究,完全扳正穿错时代的小说、电视剧!
  ◎「技术性」穿越先秦讨生活!从取名、就业、找对象、买房、娶妻各种食衣住行问题通通免烦心!
  ◎《唐朝穿越指南》、《唐朝定居指南》作者森林鹿;《汉朝穿越指南》作者须菩提小朋友联手推荐!


  本书以《春秋》、《左传》等典籍为依据,
  抛去晦涩艰深,以轻松欢快的笔触还原先秦时期的历史常态,
  不仅讲述了普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
  还将社会上的奇葩风俗、王公贵族的搞笑事迹一一道来。

  虽冠以「穿越」之名,实为历史普及读物,
  不仅内容丰富可考,还极具新鲜性、趣味性和探秘性,
  让你的穿越之路走得平稳顺遂,优游自得!

  【解决在先秦成家立业的各种疑难杂症】

  Q:时机歹歹,工作不好找,家里喊断粮,请大师指点明路!
  A:没专业不要紧,诚征肯扮丑,不怕脏的好青年,来干跳大神的巫师活!只要耐得住披头散发,日日洒狗血泼狗粪,不但能赢得身份地位,未来还可升迁为巫医,在先秦混个风生水起、名利双收!

  Q:结婚就要穿白纱,披红袍,为何人人一身黑,是故意触我霉头吗?
  A:婚礼在先秦,可是件肃穆的事,一身白红礼服哪端庄,肯定被亲家打出去!满目红妆和锣鼓洞天的音乐也别想了,赶紧端整衣冠坐下祭祀,才是正道呀!

  Q:工作一整天,理当唿朋引伴吃热炒舒压,但怎么来的都是个人餐呀,我点的是合菜,不是定食呀?
  A:想和朋友围坐吃饭?那你可穿错朝代了,一来先秦没有桌椅板凳,得席地而坐,二来当时可是採分食制呀!身分等级越高,使用器皿越多,上这么多锅碗瓢盆,是给你面子!

  Q:穷光蛋买不起房,干脆到江南的吴越去垦大荒,有什么行前注意事项吗?
  A:江南地区荒僻,正需要有为青年开荒拓土,但得学会游泳和划船,免得在水乡泽国高唿「行路难」,顺道带双鞋,当地人习惯赤脚,制鞋业不是很兴盛,怕您的细皮嫩肉吃不消!

【穿越达人齐声力推!】

  你从哪里来?你是哪里人?这么简单的两个问题,你真的知道答案吗?这不但涉及到地域分界,还与久远的时间流逝息息相关。不如来亲身体验一把穿越到先秦时代的感觉,那时的纷争与发展,奠定了如今中国的内部区域地图。让我们一起把「技术流穿越」发扬光大、贯彻古今吧。——森林鹿,着有《唐朝穿越指南》、《唐朝定居指南》(以上皆为枫树林出版)

  每一次穿越,都是冒险。遥远的先秦对于现代人来说,更是充满了未知。若想在先秦成为人生赢家,请翻开此书,跟着作者展开先秦探险之旅吧!——须菩提小朋友,着有《汉朝穿越指南》

【读者诚心推荐】

  ◎作者美眉所作此书,诙谐幽默,通俗易懂,让人读之莞尔。没看过春秋战国史的呢,会知道不少知识点;而已经治过此段史志的呢,读到深处,也是会心一笑。——姚施燕

  ◎内文温厚地表达出了那个时代简中的质感,去伪存真。——任性的那家伙

  ◎是我想要的轻松、不累人的感觉。看完以后,我甚至对《左传》《史记》《战国策》等等史料产生了兴趣。——浮月十四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柳馥

  
  本名孙玲玲,一九八八年出生,江南妹子一枚,爱好先秦史和汉唐史,曾在《新京报》上发表过《上官婉儿:称量天下的巾帼》。微博名曰「勤政楼前柳」,常用签名是「开元一枝柳,长庆二年春」。现蜗居沪上,致力于版画创作。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英雄难过语言关
.欲闯天下,先成学霸——上古汉语
.封为寺人?您还是麻熘地闪人吧——称唿
.姓、氏、字、名,这是闹哪样?——氏与姓

.第二章 先秦时代应知应会
.黑户万万做不得——户籍制度
.钱不仅仅是孔方兄——货币
.子曾经曰过:危邦不入——三晋逐鹿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吴越垦荒

.第三章 职场有风险,入行需谨慎
.跳大神是一个不错的活计——巫
.论「淘金梦」的幻灭——匠
.将军不是您想当就能当——将
.有秦谍「展亩」,字「邦」 ——谍
.生当做贵族,死亦有人唱《黄鸟》——奴与士

.第四章 人生得意须尽欢
.舌尖上的先秦——饮食
.吃货的江湖——食文化
.人生苦短,且玩且珍惜——玩乐

.第五章 先秦宅文化
.没带「跪得容易」,穿什么越——起居
.三日具沐,五日具浴——卫生
.白富美、高富帅,搁哪儿都吃香——审美
.西施妹子,能合个影吗——美人
.先秦潮搭——装扮

.第六章 找对象是个技术活
.洗洗睡吧,小妾上位的梦就别做了——婚制
.先秦结婚怎能没有黑色呢——婚俗
.十年了,终于可以娶你啦——丧俗
.宁为脱籍户,不做入赘婿——入赘

.第七章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浪漫楚国
.恢弘秦国
.金戈三晋
.礼仪齐鲁燕
.风情吴越

.第八章 千年已过,八卦犹存
.孟姜女的神化之路
.傲娇妹子郑瞀,千金难买一顾
.蔡女启示录之私奔看人品
.凤凰男张耳的励志人生

图书序言

推荐序

  (一)

  「穿越」或者「架空」,是自武侠小说衰落以来,在青少年中间长盛不衰的小说题材,由于能满足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又能契合他们的英雄或佳人情节,因而广受欢迎,大行其道。借助网路传播的力量,它所造成的影响自令传统文学难以望其项背,加上近年来根据网路上广受欢迎的几部穿越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热播,更对这种热潮形成了推波助澜之势,一时间形成似乎无文不「穿」的「盛况」。

  如果把「穿越」理解成穿越者永久性地或暂时性地从一个时空进入其本身并不曾存在于其中的另一个时空的话,中国古代似乎亦曾有过类似于穿越题材的文学作品,比如《聊斋-促织》中成名的儿子醒后自言曾化身为轻捷善斗的促织入宫为宣德皇帝娱戏。但是穿越这种题材本身基本上是国外泊来的文化产品,因此在欧美国家自然要成熟许多,不但有向后穿越回到过去的,也有向前穿越回到未来的,在西方文明里具有相对悠久的传统,也具有很深的物理学背景。相对而言,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献和考古文物资源,以及相对不发达的自然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决定了「中国式穿越小说」绝大多数都是向后穿越回到过去,以影响甚至改变历史进程为其基本表现形式,黄易的《寻秦记》可说是这一类历史题材穿越小说的里程碑式的开山之作。

  事实上,创作严肃的历史题材穿越小说,与创作严肃的历史小说的难度不相上下,要求创作者对其笔下的历史背景和风俗礼仪拥有相当程度的熟悉和理解,否则就会贻笑方家,闹出关公战秦琼的笑话来。至少历史学者、考古学者是以严肃的眼光,怀有足够的敬意来看待穿越文学(以及其他一切涉及历史和考古的文学作品)的。

  然而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情况,却是若干年轻缺乏经验的作者对于自己写作时的知识储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陶醉于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却随心所欲地置自己想要表述的时代印记于全然不顾;或者也有若干是有心谨严于严肃的历史表述,但由于学识和阅历所限而力有不逮者。于是张冠李戴、画蛇添足、移花接木的历史表述便屡屡出现,历史和考古学者自然对此不满。比如一个让人无法忍受但又无可奈何的情节曾出现在数不清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不光是历史穿越题材的影视剧,还包括很多的所谓「历史正剧」)里:无论汉朝人、唐朝人还是宋朝人,上酒店吃饭付帐都是掏银子,而且还是好大一锭元宝状的官银——可想而知这些影视剧的主人公日常生活中每天的银两开销之大,每天出门时随身携银的负荷之重!这难免让人啼笑皆非。又如前几年打着「历史正剧」招牌,但在服饰、道具、建筑、陈设、风俗礼仪,以及史实陈述等细节方面错漏百出,以致引起广泛争议的电视剧《贞观长歌》,更是很难让人相信导演的诚意,倒更愿意认为它是导演臆造出的梦魇。这样不细致、不负责任的创作态度,怎能让人满意?

  有鉴于此,诸如《唐朝穿越指南》之类的「穿越宝典」的问世,可谓宜时宜势,其广受欢迎的程度,也证明了它们所拥有的广阔的生命力和庞大的受众市场。即使不作为穿越文写手的创作参考手册,仅仅作为(即使不读穿越文的)一般读者了解历史风俗掌故的通俗读物,也是颇可一读的作品。更何况这类打着「穿越」 旗帜,实则以轻松、诙谐的方式传播历史常识的书籍,也颇合中国文人自古就有的编撰笔记的传统呢!

  《先秦穿越生存手册》就是它们中最新的成员之一。

  (二)

  中国的历史学科,历来具有宏观的和微观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传统。

  中国传统史家一向推崇并擅长宏大叙事,用他们的如椽大笔铺陈出波澜壮阔、恢弘而富有生气的历史长卷。《史记》里霸王别姬、气短垓下的荡气回肠,哪个读来不扼腕慨叹?鸿门宴上的刀光剑影、一波三折,哪个听来不惊出一身冷汗?霍嫖姚轻骑席卷、封狼居胥的赫赫武功,哪个闻道不酣畅淋漓,直须放歌纵酒?飞将军李广的悲情谢幕,哪个想来不怅然若失,心有戚戚?这种宏大叙事的「大历史情怀」,是中国史学的一贯传统。这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传统史学脱胎于经学中的《春秋》和《尚书》二经,自西晋汲冢书出后才自立门户,与经学的渊源令其自然不会脱却自身必须承担的社会道义责任,所以扬善刺恶以资后世之鉴才是史家秉笔的最终目的。但是,史官们所记录的就是历史的全部内容?除了说不完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翻云覆雨、波谲云诡这些日益模煳的印像之外,历史还剩了些什么?

  如果治史者只以纪传体正史和编年史等宏观材料作为治学的唯一依据,一般而言很难获得全面的知识——这也正是为何只翻阅手头上的二十四史很难写出鲜活而生动的历史题材小说(不管它是不是有穿越情节)的原因——大历史只提供了一个与人物、事件相关的大框架,要构筑起完整的情节,还缺少许多用来描绘细节的必要的辅助材料。这其实很像一座建筑只有木构的大梁与支柱,却缺少砖墙和门户的情形。用来在历史的骨干上构筑其血肉的这些辅助材料,就是学者们案头必备的历史风俗资料。它包罗万象,又琐碎庞杂,不太为研究者之外的一般读者所熟悉,但却是古代任何一个社会的基因密码。它像一把精确的解剖刀,使我们能借以一窥古代社会的细节真相,从而更好地理解那些已消逝在风中的往昔岁月。如果说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等史书为我们构筑了历史的宏观结构,那么与之相应的风俗材料就是用以丰富其内涵的微观材料,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鲜活历史的全部内容。

  这里所说的「历史风俗资料」,应当是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俗」,即风俗,但凡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吉祥禁忌、职业信仰等林林总总皆入其列,也包括这里没说而约定俗成的一些内容;一是「礼」,即国家典章制度的内容,包括法律、规章、礼仪、程式等等,它是国家意志的组成部分。这二者合称的「礼俗」,就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对象。如果翻阅古代文献,大概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史学的两种叙事传统差不多是同时出现的。孔子编次删定着成《春秋》和《尚书》的同时,也在採集的《诗》中于雅、颂之外广採各诸侯国的国风,这些列国民歌中就包含有不少与当时风俗有关的内容,特别是在一些表现农事或爱情题材的诗歌中尤为明显。成书于战国的《礼记•月令》中保存了相当多的风俗材料,《尔雅》则记录了不少名物。自《史记》、《汉书》创立而为各正史所继承的五行、祭祀、历法、律令、礼仪、食货、舆服诸志,更是专辟为「礼俗」篇章。后世文人留下的各类笔记、手册,也有不少涉及当时当地的风俗世情,若不参照当时的实际情况予以解读,是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甚至是严重误读的。这些传承有序的文献材料,构成了中国古代「礼法」社会的基石。相较于宏观史学,这些不为一般读者所注意的细枝末节反而更接近历史的常态。对历史感兴趣,或者更进一步有志于从事史学研究的读者,若能读一些这方面的材料,必将受用不穷。

  然而,一方面由于文献在传承过程中不断流失,造成许多倖存下来的古书难以通读,只有接受长期严格的专门训练才能逐渐读懂它们;另一方面也由于古今风俗的变化,包括语言习惯的变化,今人也很难理解古人的心理和行为,自然也就很难以自身的生活环境为参照,去理解古代文献中所表达的思想。比如先秦时人重信义、轻生死,可以为道义慷慨赴死的情态,大概是特别令今人震撼和难以理解的。凡此种种,实际上都构成了今人直接阅读古籍的困难,人们更多的时候是从曲解甚至是极度歪曲了历史的演义、小说、影视作品中来获取关于历史的印象,并将之定义为自己意识中的「历史」。所以有时候,即使人们所了解的大历史(宏观叙事的历史)与史书上所记载的丝毫不差,仍然会因为微观叙事上的疏忽和错误而偏离了历史的真相,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

  有鉴于此,像《先秦穿越生存手册》这类将历史常识以通俗浅白的方式介绍给读者的读物,余以为是大有禆益的。阅读这些有趣的文字,有志于学者固然可以因此起步去追求更精深的学问,即使只对历史有泛泛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增广见闻,岂非开卷有益乎?

  (三)

  如果如前所说,时下流行的不少穿越小说只是存在大量历史细节方面的错误的话,那还不足为怪。只是有一种倾向尤其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那就是在不少穿越小说中,回到过去的穿越者,普遍带有某种心理上的优越感,或者说带有某种程度上的「造世主」心态,仿佛那看似蛮荒落后的古代,给了他们大展身手的广阔舞台,他们只要按着现代社会的常识略施小计,就能唿风唤雨,大受追捧。其实这是一种狂妄自大的不可取态度,如果放任,很可能走向虚无主义的泥沼。然而史实无情地告诉我们:从身体素质上来说,已经习惯于摆弄机械,患上深度电器依赖症的现代人类,在生存技能和体格健壮方面远逊于孔武有力的古人;在社会意识方面,自由散漫的现代人,也比古人少了许多责任和担当。更何况令人失望的现实是,新石器时代,我们用棍棒和石头互相攻击;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我们用冷兵器互相杀伐;现代社会,我们用飞机大炮核武器互相摧毁——武器在不断升级,但人性中的贪婪和冷酷却并未随着技术和文明的进步而有些许的减少。无论是在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我们与古人之间的差距,或许远比我们想像的要小得多。古人虽比今人落后,但绝不像某些穿越小说写手所鼓吹的那样一无是处,相反,古人身上许多可贵的品质,到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倒显得异常珍惜可贵了。

  所以,当作为读者的您,手捧这本《先秦穿越生存手册》或者《唐朝穿越指南》(或者其他朝代的穿越指导手册)时,请对您所将要阅历的时代保持些许的敬畏之心。如果您能耐心地读完它们,您将发现这些指导穿越的手册指南,其实更应该确切地被称为「穿越狙击宝典」。在您的「穿越情结」被它们无情地击碎的同时,您也将一窥属于一个时代的靓丽风景线——存在于真实历史中的细节,有时候远比那些虚幻的臆造更加引人入胜。

  (四)

  挚友小柳托我为她所作的《先秦穿越生存手册》写一篇序,我虽不自量力,也欣然允命。这实在是因为自己对当前包括影视剧、报刊书籍、网路手机等大众媒体传播历史知识的现状和所造成的影响颇不满意,心有所感焉。我与小柳相识经年,当初一帮来自天南地北的人聚在一个圈子里,准备贡献各自所学搞出点正经的历史影视成果出来,真有点意气风发的样子。岂料事情最终没搞成,大家散了后便转成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互相切磋交流,有时也一起指点挥斥,笑谈历史影视中的低级错误。或许也是有鉴于此,文笔晓畅的小柳写成了此书,使其一向擅长的先秦史功底能有所发挥。

 这本书虽是写先秦,但是以战国为主,兼及春秋。这主要还是得益于保存下来的战国时代的材料,远比春秋要丰富,在取舍上更易游刃。除了《史记》、《战国策》和《仪礼》、《礼记》等诸子百家书这样的传世文献以外,还有来自地下出土的战国简牍等第一手资料可资利用。作者将丰富的材料信手拈来,写得深入浅出,生动有趣,我花了两个晚上读完,深觉意犹未尽,故亦力向读者推荐。寄望于对它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在读完以后,能再去读一读《左传》等原文,相信一定能有不同的感受!

  斯为序。

菜鸟飞飞
甲午年闰九月朔日于武昌

图书试读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吴越垦荒
 
两千多年前的吴越,地广人稀,绝对是一片恍若仙境的人间净土。在这片净土上,您不仅能唿吸到最纯净的空气,品尝到最绿色的食物,还能领略到最原始的自然风情。打个比方,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您到杭州游玩,看个西湖,法定假期肯定是到哪儿都是人。两千多年前呢,来钱塘江的话,西湖是看不见的,但是您可以看武林水,它是西湖最原始的样子。虽然武林水边没有雷峰塔、苏堤和白堤,但是您绝对可以享受一个人包场的感觉。那会儿的江南地区因为开发实在有限,简直就是一个南大荒,急需您这样的二十一世纪有志青年穿越过去开荒拓土。
 
放心,穿越后您的拓荒之旅绝不会孤单,因为有大把的楚国人、齐国人、鲁国人陪着您呢。只是穿越到吴国还是越国,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春秋后期吴越两个诸侯国是天下争霸的焦点,而吴和越的关系可谓势同水火。
 
吴国和越国在春秋早期的时候,都是楚国派南部联盟的一员。纵观天下局势,楚国与晋国争霸之势越演越烈,而这两大诸侯国的国内政局也是波卷云诡,尤其是晋国。从春秋中期开始,晋国国内诸卿为了上卿的位置争斗得十分激烈,晋国人为了在这一阶段不让楚国人占便宜,便决定在南部扶持一个诸侯国和楚国对掐,吴国就这样被选中了。吴国主体民众虽是越人,但是他们的国君却是周天子的亲戚,所以吴国仍是一个姬姓诸侯国。接着,吴王寿梦应邀去中原旅游一圈,顺便去洛阳朝见了一下周天子,感受赫赫宗周气派。回来后,吴王寿梦就彻底跟着晋国混了,从此退出以楚国为核心的南部联盟。顿时,楚国人傻眼了,而依旧跟着楚国混的越国人也傻眼了。
 
于是,楚、越、吴三个诸侯国展开了一场历时百年的撕逼大战。
 
第一阶段,楚国为主,越国旁从,两军一起发兵制裁吴国。结果,吴国人在吴王阖闾的领导下一举攻破楚国都城。不幸的是,吴人没在楚国待多久,就被秦楚联军反攻了,随后又被越国人在背后捅了一刀。不过,吴国通过这次灭楚行动,在南部争取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吴国开始北上争霸。楚国则吸取教训,开始重点扶持越国,打算借此来牵制吴国。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