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摆脱「伊斯兰=恐怖攻击」的思维

从历史中摆脱「伊斯兰=恐怖攻击」的思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서정민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信仰,一直操弄着世界的走向,
唯有深入了解历史演变与生活环境,
才能明白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从而免于盲从与无谓的恐惧。

  说起「中东」,你会想到什么?
  是一望无际的荒漠,还是富裕的石油输出国?
  是绚丽多彩的文明摇篮,还是战乱不休的兵家必争之地?
  或者……是让人闻风丧胆的伊斯兰国(IS)?
  从这些单一面向的想像中可以知道,
  我们对于在世界史上举足轻重的中东,始终未能一窥全貌。

  这是一本跳脱西方僵化思维、全方面深入剖析中东问题的专书,
  透过精辟的解析,带你重新发现被大众错过与忽视的中东问题,
  揭开伊斯兰世界的神祕面纱!

本书特色

  你,是否能看穿那被污名化的神祕面纱?

  ◎循序渐进,走进伊斯兰的世界
  伊斯兰≠伊斯兰国!本意「和平、顺从」的「伊斯兰」,孕育了中东千年来绚丽多彩的文化,为什么却被西方国家视为洪水勐兽?若要打破媒体大肆渲染的恐怖主义迷思,就必须从历史的脉络中,掌握伊斯兰教的本质。

  ◎全面解析,看破「伊斯兰国 」
  震惊全球的「伊斯兰国」(ISIS)如何崛起?为什么吸引了各国民众加入?军队资金从何而来?国际社会的应对方案又是什么?本书带你一探究竟!

  ◎各大圣战组织,完整收录介绍
  冲突不断的巴解(PLO)与哈马斯、发动911事件的盖达组织、绑架女学生而恶名昭彰的博科圣地……,各大圣战组织间的恩怨情仇与派系传承,全部告诉你!

强力推荐

  中东问题专家 专业推荐


  林长宽|伊斯兰研究者、前台湾伊斯兰研究学会理事长
  袁力强|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蔡源林|国立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台湾宗教学会理事长
  郑慧慈|国立政治大学阿拉伯语文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徐廷珉(서정민)


  中东问题专家,现任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地域研究所中东非洲学系教授。毕业于埃及开罗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in Cairo, AUC)政治系,后于英国牛津大学取得政治学博士学位,并在牛津大学犹太学中心攻读博士后课程。2003年至2007年期间,担任韩国「中央日报」开罗特派员。

译者简介

李修莹


  中国文化大学韩文系毕业、韩国庆熙大学新闻研究所硕士,现服务于产业研究机构。译有《那些爱的病毒呀》(2005,红色文化)、《下午和内内》(2005,红色文化)、《流浪在巴塞隆纳:幸福又孤寂的一年》(2009,天下远见)、《你是我的彩虹:宝宝贝贝爱的约定》《这样做事,换你挑老板!》《小家很有爱》《人生的第一堂爱情课》《其实是妈妈在伤害孩子》《我想开始学做菜》(大田出版)等书。
 

图书目录

序──中东问题细说从头

第一章 伊斯兰与伊斯兰主义
.伊斯兰教创立之前的蒙昧时代
.穆罕默德的登场与伊斯兰国家的诞生
.既是政治领导人,也是宗教领袖的穆罕默德
.IS的典范──正统哈里发时代
.伊斯兰社会的基本教义派扩散背景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起源
.世俗帝国的荣耀与患难
.帝国没落与伊斯兰激进主义的登场
.西方帝国主义与伊斯兰复兴主义
.最庞大的伊斯兰主义组织──穆斯林兄弟会
.今日反西方势力的伊斯兰主义之基础

第二章 圣战主义与各种武装组织
.以色列、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与哈马斯
.现代伊斯兰激进主义之父──萨依德.库特布
.反西方主义的结果──伊朗的伊斯兰革命
.黎巴嫩的真主党
.盖达组织与911恐怖攻击事件
.新激进主义登场──博科圣地与青年党
.盖达主义与恐怖主义意识型态化

第三章 二十一世纪恐怖组织的转型──伊斯兰国
.伊斯兰战争与IS的前身
.叙利亚内战与IS的出现
.IS的理想国论
.IS的规模与资金来源
.以社群网站为基础的高效宣传战
.IS的恐怖统治与犯罪行为
.国际社会的对策
.未来中东与全球政治秩序

结语──摆脱「伊斯兰=恐怖攻击」的思维
索引
 

图书序言

前言

中东问题细说从头


  2015年2月,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 in Iraq and Syria,以下简称IS)史无前例的将俘获的约旦飞行员活活烧死,这是他们继稍早前将两名日本人质斩首之后,再次犯下毫无人性的恐怖行动,这种肆无忌惮的作法,也让全球惊愕不已。IS这次的行动,意谓着不仅是直接参与美国空袭IS的同盟国,连间接提供支援的国家也难逃「斩首威胁」。事实上,在2014年3月俄罗斯工程师以非公开方式被IS斩首之后,还有3名美国人及2名英国人也接连遭到杀害;截至2015年3月底,已经有9名外国人质遇害。

  在IS所占领的叙利亚及伊拉克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当地政府军及警察无一倖免,连一般民众,尤其是少数宗派及种族,也陆续惨遭集体虐杀。其他宗教人士及少数民族,也被迫从居住地流放到其他地区。根据联合国在2014年10月9日所发表的报告,光是在伊拉克,IS便杀死或伤害了大约24,000名民间人士。

  更严重的是,现在IS已跨出叙利亚及伊拉克等主要根据地,在北非、欧洲、亚洲等地,同时展开多起恐怖攻击行动,无限扩张他们的势力范围。往前回顾2015年整个中东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恐怖攻击事件:3月20日,位于叶门首都沙那的什叶派清真寺,接连遭到炸弹恐怖攻击,至少造成137人死亡,357人受伤,4名自杀炸弹客攻击了伊斯兰教徒正在祈祷的2座清真寺,嫌犯进入寺院后,引爆绑在身上的炸弹;IS事后认了这笔帐,并表示这只是「冰山一角」。如果IS不是虚张声势,那么叶门恐怖攻击将写下IS对阿拉伯国家所犯下最大规模的恐怖攻击纪录。

  在这个事件发生的2天前,也就是3月18日当天,突尼西亚首都突尼斯的巴杜国立博物馆(Bardo National Museum)也遭到IS圣战分子持枪扫射,造成23人死亡,其中17名是外籍观光客。此外,已掌控突尼西亚边境、位于利比亚东部海港城市德纳(Derna)的IS利比亚政府,也在2月15日公布21名埃及科普特正教会(Copts)教徒遭斩首的影片,并在影片中宣称将跨越地中海、征服罗马。1月30日,巴基斯坦恐怖组织「塔利班」(Tehreek-e-Taliban Pakistan, TTP)的分支团体「真主旅」(Jundullah),也以炸弹攻击什叶派的清真寺,造成61人死亡。此一组织也宣称支持IS。此前一天的1月29日,宣誓效忠IS的武装团体「西奈省」(Sinai Province),则攻击了埃及西奈半岛一带的军事基地、检查哨、警察局等,造成包括民间人士共40人以上死亡。1月28日,以IS利比亚政府军自居的势力,则攻击首都的黎波里(Tripoli)的科林西亚饭店(Corinthia Hotel),造成3人死亡;阿尔及利亚的恐怖组织「哈里发战士」(Jund al-Khilafah)及叶门的「盖达组织」(al-Qaeda),也纷纷宣誓效忠IS。

  在欧洲,IS相关组织的恐怖攻击也接二连三的发生。2015年2月14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枪击嘲讽穆罕默德的画家后自杀的嫌犯奥马尔.阿布杜勒.哈米德.海珊(Omar Abdel Hamid El-Hussein),在个人脸书留下「誓言服从IS领导者」的内容。在此之前的1月9日,发生在巴黎的犹太食品杂货店恐怖攻击事件,事后经过证实是IS所为;2月11日,澳洲破获一起跟IS相关的恐怖攻击行动,被逮补的2名嫌犯家中,发现了自制的IS旗帜及武器,以及其中一名嫌犯提及恐怖攻击迫在眉睫的影片。

  IS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不仅止于实质的恐怖攻击行动。他们透过各种方式召募全球青少年的作法也危及国际社会。受IS的号召及宣传策略影响,全球已有多达90几个国家、约20,000名以上的青少年前往叙利亚。2015年1月,韩国某金姓青年在土耳其旅行途中失踪,造成相当大的骚动,因为他的移动足迹与IS召募圣战士的路径一致。

  IS是典型的21世纪恐怖组织,不同于20世纪的盖达组织等恐怖势力,IS能够熟练地透过网路及社群网站(SNS)等通讯技术进行号召及宣传。他们利用推特(Twitter)、脸书(Facebook)、Instagram(照片分享软体)、Kik(手机即时通讯软体)、Ask.fm(互问互答网站)、VK(俄罗斯社群网站)等,向数百万的青少年宣传其主张,这些影片与声明书等,有别于过去在中东制作、採用阿拉伯文发音、品质粗糙的情形,转变为高画质影片,并且採用色彩缤纷的编辑手法,以及可读性高的英文发音。他们甚至利用最近人气正夯的《侠盗猎车手V》(GTA 5)线上游戏来宣传IS的战斗场面。

  为了召募全球的志愿者,IS制作了数百个宣传品,散布至网路上,张贴诸如「提供住宿及生活必需品」、「支付月薪」、「协助成家」等文字,吸引极少数沉迷于伊斯兰激进主义、对本国社会不满的青少年。然而宣传文件的内容并非全属事实。IS虽然提供食宿,但前往伊拉克或叙利亚的大部分青少年,都要接受军事训练,并被IS利用,被迫在身体绑上炸弹去执行恐怖攻击。包括韩国金某在内,90多个国家的青少年都落入了这个陷阱。

  为反制IS的恐攻威胁,西方及阿拉伯国家组成了反IS联盟,连一度希望降低介入中东地区问题的美国欧巴马政府,也调整了部分策略,对伊拉克及叙利亚展开大规模攻势。尤其在约旦飞行员遭处火刑、美国女性人质遭杀害等事件发生后,引发全球舆论沸腾,欧巴马政府也积极投入地面部队,展开因应措施。未来可能会进行大规模地面作战,但能否完全击退IS,仍是未知数。

  IS是典型的全球性恐怖攻击组织,他们不分国家及地区,以乱枪扫射、炸弹攻击、斩首、火刑、自杀炸战客、集体处刑等方式,进行极其残忍的恐怖攻击。最近,盖达组织等其他恐怖组织也强化恐攻行动。在IS快速崛起的情况下,恐怖组织的主导权之争,正日益浮上台面。

  IS的恐怖攻击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便是发生于2015年1月7日的法国巴黎《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枪击事件。当时,2名蒙面怪客入侵该週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高喊着「真主至大」(Allahu Akbar,阿拉伯语),然后持枪扫射,造成了12人死亡、10人受伤,背景因素是该周刊登载了画着穆罕默德脸孔的嘲讽性时事漫画。这个事件之后,欧洲展开了大规模的反IS示威,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也快速蔓延。而恐攻事件之后,《查理週刊》又登出有关穆罕默德的时事漫画,当期週刊也热销一空,不过,什叶派盟国伊朗外交部则发出警告,指出此举无异于污辱伊斯兰教徒,这种伤害穆斯林的挑拨行为,可能导致极端主义的恶性循环,塑造出报复性恐怖攻击的氛围。

  本书是以目前中东、欧洲等地的「伊斯兰主义」激进组织,及其恐怖攻击为背景,试图说明这类行动,何以会变成一连串的恐怖攻击,以及IS要攻击西方国家的缘由。首先想要强调的重点,就是目前的伊斯兰主义激进行为,并非来自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这群人是激进派的伊斯兰主义者(Islamist),以极端的方式利用伊斯兰教达成其政治目的,他们为了强化及扩张自身的权力与影响力,将伊斯兰教的教义进行极端化的阐述。举例来说,自杀炸弹攻击绝非伊斯兰教的作法,因为伊斯兰教是禁止自杀行为的,他们认为唯有真主阿拉拥有掌控万物生命的权力。由此可知,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恐怖攻击威胁,其实是来自有暴力倾向的伊斯兰主义者,所以「伊斯兰教」与「伊斯兰主义者」必须加以区分。

  此外,中东地区发生许多激进的暴力恐怖攻击,也与伊斯兰教完全无关,反而与中东地区的游牧文化(nomad culture)有关。游牧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以军事能力或武力为基础的权威主义。对游牧民族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水井及绿洲。无论是大型绿洲或是移动路线中的小型水井,都必须加以保护;因为即使是小型水井,若被敌人抢走,也会使自己面临生死存亡的困境。为保护攸关生死的水井和绿洲,所有男性都必须武装起来,佩刀是理所当然的事,当紧急情况发生时,所有人都要站出来斗,所以共同体的生存与否,就取决于男性的战斗能力。中东地区为维持适当水准的恐怖平衡,衍生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传统,武器代表男性的自尊,也是生存的手段。至今,叶门等地仍可以看到国小男童佩刀行走的模样;而且在武装冲突及恐怖攻击频繁的情况之下,也夹杂想要挟武器自重,借以维持及扩大自身权威、权力的情绪在内。

  本书为使读者了解当今的中东问题,首先将说明伊斯兰教的政治特性,与激进主义崛起的历史;尤其是目前伊斯兰圈与其他文明圈的对立及矛盾,其实具有深层的历史渊源:为提振日益衰弱的伊斯兰圈内部,有时候在行动上便自然朝暴力化发展;而且针对外部的攻击、掠夺及羞辱,有时难免也会以恐怖攻击来进行反驳与因应。如此一来,原本号称为「主张和平(salam)的宗教」──伊斯兰教,就在内部权威主义及外部威胁之中,一再重复上演极端化的历史发展路线。盖达、IS等伊斯兰主义组织,分明就是恐怖团体,他们将所有反对其理念的人,全部都当成敌人,为达成自身的政治目的,不分青红皂白,连一般民众也加以杀害。但是,光靠军事力量难以击退IS,因为IS不同于以往单纯、小规模的武装集团,而是从来未曾出现过的新型态恐怖组织,同时具有在伊拉克及叙利亚的混乱之中崛起的反叛军性格。IS之所以能以极少数兵力,快速掌控广大地区的原因,就是得到不满什叶派政权的逊尼派居民支持所致。2014年8月起,反IS联盟对他们进行大规模空袭,但并未弱化其势力。过去,以空袭为主的「反恐战争」,至今并未获得显着成效,反而因为对一般民众形成间接损害(collateral damage),导致反美情绪高涨。因此,针对IS等恐怖组织,国际社会必须提出更为全面性的因应对策。在此之前最重要的,便是彻底了解伊斯兰教,以及伊斯兰主义激进势力的本质与崛起背景,这就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2015年,盛夏
徐廷珉 写于里门洞

图书试读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起源(节录)

我们先来谈一下什叶派。所谓「什叶派」一词,实有误用之嫌。以阿拉伯文来说,Shia意谓着「分派」或是「派别」。因此,如果称之为「什叶派」,就相当于「派派」的意思了。其实什叶派的原名是「Shia Ali」,也就是以哈里发阿里之名形成的群组或分支。从字面上来看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具有政治性的派别,是在创立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过世之后,由于权力继承问题所产生的。当时大多数的人坚信穆罕默德死后,会将权力移转给阿里,结果事与愿违。所以简单来说,当时的什叶派就是「一群想要攀权附势的人」。但是,这群人为什么会追随阿里呢?

穆罕默德并没有留下子嗣,他的儿子都在年幼时病死,只有4名女儿长成大人。中东的传统是将权力传承给儿子,因此,一般人关注的焦点,就落在穆罕默德最亲近的亲戚身上,那个人正是他的姪子阿里。阿里从伊斯兰教草创期开始,就协助穆罕默德传教,穆罕默德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有鑑于此,任何人都觉得身兼姪子与女婿身分的阿里,最有可能成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

但是,穆罕默德创建伊斯兰帝国才短短不到2年,还没针对继承人留下任何说法之前,就骤然而逝。因此,穆罕默德的追随者们齐聚一堂,推选出比穆罕默德小3岁的阿布.伯克尔担任继承人。阿里的落选虽然也有其他原因,不过最主要的问题是当时他还太年轻,因此,阿里的追随者即便心中不满,也不得不吞下这口气。因为在大家长式权威主义社会中,他们无法批判比阿里年长27岁的元老们所公开选出的人选,何况阿布.伯克尔还是穆罕默德的老丈人。……

今日反西方势力的伊斯兰主义之基础(节录)

一如前述,在长达1,400年的伊斯兰发展史中,恐怖分子或激进主义并非无时无刻存在,偶尔出现的激进式伊斯兰主义,都是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形成。622年,先知穆罕默德建立的哈里发政权曾经十分强盛,不到百年之内,便占领了西班牙南部;建都于大马士革的奥米亚王朝,则奠定了伊斯兰帝国的基础;至于以巴格达为根据地的阿拔斯王朝,更进一步将伊斯兰帝国带到了鼎盛时期。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