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100份文件:从奠基现代科学的牛顿手稿到扭转通讯结构的第一则推特

改变世界的100份文件:从奠基现代科学的牛顿手稿到扭转通讯结构的第一则推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Scott Christianson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则教宗敕谕,如何开启百年宗教迫害?
一份议定书,怎么决定千万犹太人命运?
精选百份翻转历史轴线的文件原稿,
亲临无声文字撼动世界的关键时刻!

  摊开英王死刑执行令,重回血迹斑斑的一刻,
  循着少女安妮的字迹,感受恐惧与希望交织的瞬间。


  哥伦布书信、安妮日记、披头四唱片合约、史诺登档案……
  观览一份文件,宛如打开一个时空胶囊,
  将我们带进创作者的思维意识,和催生文件的历史情境。

  无论是古老的莎草纸卷,或是仅140字元的推特讯息,文字的力量对世界的影响既深且远。看似平凡无奇的一纸文书,却足以兴战停火、将人权推至新的高峰、促使科技发展、扭转音乐潮流:

  ‧教宗英诺森四世的《根绝》谕令,开启数百年的宗教迫害
  ‧达尔文随手画的演化树原型,扭转近代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一名内科医生的霍乱地图,促成公共卫生系统彻底革新,催生挽救无数性命的流行病学
  ‧13岁少女安妮的日记,让数千万人重新思考战争的意义
  ‧披头四与科艺百代的唱片合约,创造出席卷全世界的音乐风潮

  虽然我们不需查阅文件的原始手稿,也能了解其意涵,但是手稿本身却有着浓厚的象征意义,让观览原件就像是瞻仰某种圣物,仿若亲临人类史上的重要时刻。

  本书蒐罗历史长河中意义重大的文件原样或现存最早的版本,从流传数世纪之久、现今各国领袖人物依然引为参考的《孙子兵法》,奠定民主基石的《大宪章》、激起无数革命的《共产党宣言》手稿,到达尔文用来简略解释「天择说」的草稿、纳粹正式有计画性地展开犹太种族灭绝的《万湖会议议定书》,这些文件在世界历史的进展扮演戏剧性的角色,也形塑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及对历史的追寻。

  除了官方的「宪章」及「条约」外,本书也收录了许多有趣的文件,包括:阿波罗11号飞行计画书、苹果电脑正式成立的文件、促成DNA发现的凌乱草稿、第一通电报、佛洛伊德《梦的解析》的注记,以及乔治‧欧威尔《1984》小说充斥修改墨痕的打字稿。

  书中的文件种类及体裁各异,包含法令和宣言、宗教典籍、法典、条约和祕密协议、官方令状和证书、专利说明书、文学经典、哲学论文、日记和信件、商业合约和商务纪录、备忘录、电子讯息以及资料地图。以精美珍贵的原稿图样为引,揭露古往今来重要文件背后令人着迷的内幕故事,娓娓道来它们如何形塑、改变、推动甚至颠覆世界。

国内外好评推荐

  周玉翎(板桥高中历史老师)
  涂丰恩(「故事:写给所有人的历史」主编)
  张誉腾(国立历史博物馆馆长)
  谢哲青(作家、知名节目主持人)

  谁说改变历史的只有动物、植物、地图、事件或人物,这回克里斯汀生透过宣言、法典、条约、证书、商务合约、文学经典、日记及网路讯息等资料,精彩地书写出一百个改变世界历史的关键文件故事。──蒋竹山(东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改变世界的100份文件》收录横跨东西方,遍及政治、宗教、辩论、科学、流行文化等领域的历史纪录,风格独树一帜。──《出版家週刊》(Publisher Weekly)

  这本奇妙的书透过历史文件重现100个重要的人类历史时刻。宛如搭乘时光机回到马丁‧路德、牛顿和达文西身旁;亲临制定公历和颁布沃姆斯谕旨而改变一切的当下。众多插图和照片,将带给你有如身处博物馆般的体验!──《前言书评》(Foreword Reviews)

  这本引人入胜的书非常适合随时翻阅,沈浸到另一个世界。一翻开可能是购买路易斯安那州的当下……与弗洛伊德一起解析梦境,不然也可以往外太空迈进成为阿波罗11飞行计划的一份子。全书透过珍贵文件超越时空,包含各种文化,政治,历史,科学,哲学和宗教等场景,没有边界,没有极限。──《Kansas City》杂志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史考特‧克里斯汀生(Scott Christianson)


  作家、历史学家、调查记者和人权运动者,特别关注监狱与死刑、犯罪与惩罚、鑑识和美国历史与政治等议题。

  曾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研究调查报导,并获得纽约州立大学阿尔巴尼分校博士学位。文章见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国家》杂志、《村声》杂志、《纽约日报》等媒体,其作品更曾获多个奖项肯定。着作包括《改变世界的100幅草图》(100 Diagrams That Changed the World)、《最后一口气:美国毒气室兴衰始末》(The Last Gasp: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American Gas Chamber)及《解放查理:南北战争前夕为一名黑奴争取自由的奋斗故事》(Freeing Charles: The Struggle to Free a Slave on the Eve of the Civil War)。

译者简介

王翎


  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研究所毕业,现专事笔译。在翻译的路途上几度徜徉,曾漫步于中世纪的欧洲城堡,曾游历珍.奥斯汀笔下的饮食场景,也曾拜访植物的感受世界,期待未来能发现并催生更多奇妙有趣的书中天地。
 

图书目录

前言 文件堆叠出的人类历史
 
第一章 古代──经典辈出的时代
西元前2800年  易经
西元前1754年  汉摩拉比法典       
约西元前750年          荷马史诗中的伊里亚德及奥德赛
西元前512年  孙子兵法
西元前408至西元318年  死海古卷
约西元前400年  摩诃婆罗多
西元前400至西元200年  爱经
约西元前380年  柏拉图理想国篇
50年  犍陀罗佛教原稿
 
第二章 中世纪──活字印刷推动资讯革命
609~632年  古兰经
1215年  大宪章
1252年  根绝
1265~74年  神学大全
1280~1300年  赫里福德世界地图
1450年代  古腾堡圣经
 
第三章 近代──为人权奠基
1478~1519年  李奥纳多.达文西手稿
1492年  阿罕布拉律令
1493年  哥伦布书信
1501年  佩特鲁奇的复音音乐百曲集
1517年  马丁.路德95条论纲
1521年  沃姆斯谕旨
1522~25年  麦哲伦航海日志
1542年  西印度毁灭述略
1582年  格列高利历
1611年  英王钦定本圣经       
1620年  五月花号公约
1623年  莎士比亚第一对开本
1632年  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1649年  查理一世死刑执行令
1660~69年  皮普斯日记
1660年代~1727年  牛顿手稿
1665年  第一份印刷英文报
1689年  英国权利法案
1755年  约翰生英文字典
1776年  独立宣言
1776年  国富论
1787年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9年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1791年  女权和女公民权宣言
 
第四章 现代──世界秩序的瓦解与重整
1803年  路易斯安那购地案
1803年  玛利威瑟.路易斯的购物清单
1804年  拿破崙法典
1822年  罗塞塔石碑解译
1826年  第一张照片
1833年  废奴法案
1837~59年  达尔文天择说
1844年  第一通电报
1848年  共产党宣言
1852年  罗杰的词汇宝库
1854年  约翰.史诺的霍乱地图
1854~63年  第一座地下铁路系统
1861年  萨姆特堡投降电报
1863年  解放奴隶宣言
1868年  购买阿拉斯加所用支票
1869年  战争与和平
1878年  留声机专利文献
1899年  梦的解析
1912年  铁达尼号沉没
1916年  赛克斯-皮科协定
1917年  贝尔福宣言
1917年  齐默曼电报
1918年  威尔逊14点原则
1919年  美国宪法第19条修正案
1919年  凡尔赛条约
1920年  希特勒25条纲领
1922年  图坦卡门墓揭祕
1929~31年  帝国大厦
1936年  爱德华八世退位宣言
1936年  第一份电视节目表
1938年  慕尼黑协定
1939年  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1941年  美国对日宣战声明
1942年  曼哈顿计画手稿
1942年  万湖会议议定书
1942~44年  安妮日记
1945年  德国降书
1945年  联合国宪章
1946~49年  乔治.欧威尔的《1984》
1947年  马歇尔计画
1948年  世界人权宣言
1949年  日内瓦公约
1950年  人口登记法
1953年  DNA
1957年  罗马条约
1961年  约翰.甘迺迪就职演讲词
1962年  披头四与EMI公司所签唱片合约
1963年  金恩牧师「我有一个梦想」演说
1964年  毛主席语录
1964年  东京湾决议案
1969年  阿波罗11号飞行计画书
1976年  苹果电脑公司
1981年  网际网路通讯协定
1990年  二加四条约
1991年  第一个网站
2001年  宾拉登决定攻击美国
2002年  伊拉克战争决议案
2006年  第一则推特讯息
2007年  维基解密
2011年  3D宇宙地图
2013年  史诺登档案
致谢
 

图书序言

前言

  文件堆叠出的人类历史


  我们所生的时代是「文件时代」,文件不仅是历史的标竿,更是21世纪生活的通用货币。进入数位时代之后,文件成了可以无限浏览、制作、重制和储存的电脑档案,从此更是无所不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孔不入。我们的生活因为文件而更丰富,但也更加混乱。文件与人们的思考方式息息相关,文件为我们和过去搭起联通的桥梁,并引导我们在现今的世界找到方向。

  当然,并非所有文件都具有重要意义或值得留存,但正如我们会向其他人求教以了解历史,我们也确实依赖特定文件来得知什么是新颖且重要的。如果没有经过妥善保存、详实可信的文件纪录,就不会有信史,我们也无从得知久远的过往。

  如左页的字典释义可以明显看出,「文件」的定义和指涉范围持续演化扩大,即使是在数位时代甚至更久以后的未来,文件的重要性不减反增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文件怎么会不重要呢?

  从历史角度审视文件,正如本书所做,我们得以一窥知识、文明、权力和社会织构成的庞大文献纪录。《改变世界的100份文件》上溯远古、下迄现代,罗列近五千年人类历史中极具代表性的文件,并讲述每份文件的背景故事。检视一份文件就像打开一个时空胶囊,将我们带进创作者的思维意识,和催生文件的历史情境。

  形式多样的历史符号

  书中收录文件按时代先后次序排列,反映文件在实物形式上的变迁,唿应了历史所载,最早的文件刻写于竹简、缣帛、石板或纸草纸,后来出现印刷精致的手抄本、手工印刷的纸本文件和活字,以及汇集和综合处理大数据的数位化档案。

  本书收录的文件种类及体裁各异,包含法令和宣言、宗教典籍、法典、条约和祕密协议、官方令状和证书、专利说明书、文学经典、哲学论文、日记和信件、商业合约和商务纪录、备忘录、电子讯息以及资料地图,在在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其中有些是政府文书、教会纪录或私人书信,有些归类为文艺创作,但大部分文件基本上都传载了重要资讯——平凡无奇的一纸文书,却足以兴战停火、吸引数百万名信众追随、促使科技进展,或将人权推进至新的高峰。

  文件作者中有几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哥伦布、达文西、马丁.路德、牛顿、达尔文、林肯、佛洛伊德、爱迪生,和马丁.路德.金恩,也有一些名号没有那么响亮的人物:崇拜莎士比亚的演员、深感内疚的西班牙教士巴托洛梅‧德拉斯‧卡萨斯(Bartolomé de las Casas)、古怪的辞典编纂家塞谬尔‧约翰生(Samuel Johnson)、博学严谨且用字务求精确的彼得.马克.罗杰(Peter Mark Roget),还有勇敢发表女权宣言却遭到斩首的18世纪法国女权主义者奥兰普.德.古杰(Olympe de Gouges)。挂名作者群里也有国王和皇后、将军、教宗、总统、官员和电脑骇客。

  一纸文书,改变历史走向

  其实我们不需查阅美国《独立宣言》的原始手稿,也能了解其意涵,但是手稿本身却有着浓厚的象征意义,让观览原件就像是瞻仰某种圣物。重要的文件原稿具有一种超脱本身内容和用途的「灵光」(aura),也因此极具价值,甚至可说是无价之宝,需要国家来保存守护。此类文件所体现并加以编码的,都是牵连极广的历史概念,可能是国家认同、人权、影响全世界的战事、财富和人口的大规模移转,或是艺文或科学发展上承先启后的重要进展。读者也许无法亲自前往存放原始文件的机构,但是透过本书,便得以一窥各种珍贵文件现存最早的版本或作者的图像,并了解文件产生的背景脉络。

  书中介绍的一些文件明显改变了历史前进的方向——法规如《汉摩拉比法典》、《大宪章》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统治者所颁法令或公告如《阿罕布拉律令》、《沃姆斯谕旨》及《解放奴隶宣言》,着名条约和密约如《赛克斯-皮科协定》和《凡尔赛条约》,宗教典籍如《死海古卷》及《古兰经》,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文书纪录。

  也有一些首开先例的文件,影响了大众文化和现代媒体,例如披头四与科艺百代公司签订的唱片合约、第一份电视节目表,和苹果电脑公司创立时的相关文件,当然还有第一个网站和第一则推特讯息。

  每份文件都承载了一个故事,故事彼此之间相缠交织,形成文件纪录史。

  保存文件,确保文明的延续

  自有文明以来,人类就一直试图保存重要文件。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由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中国、波斯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留下的档案馆(古罗马人称其为「tabularia」),年代最早可追溯至西元前3至2世纪,而保留的文件可能是写在黏土板、纸草纸或其他材质上。保存文件纪录早在古代就有其重要性,无论法律、军事、行政、商业或社会事务,从税赋、罪行、战争胜利到关乎国计民生的统计数字,都需要借助文件来维持秩序和确保延续性。政府、教会、企业和其他私人机构皆有长期经营的档案馆,而档案馆也是历史书写中很关键的一环,将关于先前政权、文化和事件的历史资料传播给后代。然而档案保管者永远都是选择性地进行保存,只会留下他们认为值得保留和特别照看的文件纪录。

  每份文件一开始都和手工艺品一样,是独一无二的。但随着文件的地位提升,就需要制作复本,当复本因故毁损,抄写员为了保存地位崇高的文件,就又制作出复本的复本。不幸的是,许多手抄本都在时间洪流中毁坏亡佚,所幸仍有一些古籍的实体版本留存,包括《易经》、《死海古卷》、《摩诃婆罗多》和柏拉图的《共和国篇》。

  后来出现了以印刷或其他技术制成的翻译本和复本,其中一些具权威性的印刷版本,例如钦定本英文圣经和称为「小红书」的《毛主席语录》,就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到了今天,复制特定文件代表的意义又有了新的转折。长年以来,政府和特定机构持续以入侵手段蒐集机密文件和档案资料,规模浩大惊人,然而直到最近,从「维基解密事件」和「史诺登洩密案」可知,电脑骇客的行动虽小却已经生效,成功扭转局面,让文件保存者成为文件洩露者:大批先前隐而不宣、列为机密或私有的文件档案如今全部公开,所有不法行为也跟着公诸于世。

  人性,赋予文件独特的灵光

  「文件」一词原本仅只做为证据的官方文书,但荷兰档案文献学家、资讯科学先驱之一弗里茨.东科.戴维斯(Frits Donker Duyvis, 1894~1961年)却主张,文件既然「存载了表达出来的想法」,其内容必然具备某种「灵性特质」。

  诚然,本书中包含的许多文件即使已有数十甚至数百年的历史,甚至经过无数次传抄和重制,但时至今日,似乎仍可感受到它们具备的某种灵光。也许这种独特的人性光辉,就是赋予文件力量的来源特质之一。文件可以很有力量:有些文件的力量在于它们是国王、教宗、国家或机构的器物,是统治和维安大戏中的「道具」。文件所体现的,可能是政府採取特定行动的权力,可能是宗教或艺术上触动人心的深远力量,也可能是在恰好的时刻传递重要讯息的救赎力量,或是发明家以极简形式呈现革命性崭新想法的影响力。

  因为这些文件发挥的力量,导致在现在或未来发生了一些事,让世界成为当下的样子,或者从此改头换面。仅献上改变世界的100份文件。
 

图书试读

达尔文天择说|西元1837∼59年|

英国的一名博物学家在灵感闪现的5年后造出「天择」一词,之后又经过17年的钻研,终于出书发表演化论,而他的手稿呈现其思想的演化过程,供后人追溯其志业的进展轨迹。

英国博物学家及地质学家查尔斯.达尔文(1809∼82年)常在笔记本中记录自己实地观察的结果和思绪,借由笔记来发展思路和记下最新发现。每当首次表述创新概念,字里行间更洋溢着兴奋之情。

例如在1837年7月中旬,当时28岁的达尔文刚结束在小猎犬号(Beagle)上长达5年的科学发现及生涯转捩之旅不久,他在「关于物种演变的第一本笔记(编号B笔记本)」〔First Notebook on Transmutation of Species (Notebook B)〕的第36页画下简略的树状图,用来表示对于演化的一些初成形的想法,并加註:「我想」(I think,见右页图左上方)。

达尔文在1838年9月阅读马尔萨斯的知名着作《人口论》(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时,看到书中推论持续繁衍下的人口将超过现实生活所能负荷的数量,他发现不同种植物的生存竞争中也有类似性质。在编号D笔记本的第135e页,他描述适应性强的植物变种在「有如插入十万楔子的力道」之下,被推入「自然的经济中的缝隙」,于是生存下来的变种以某种方式将较强的特质传给子代,而较弱的变种就只会死绝。

1842年的铅笔速记中写了「自然选择的方法」(Natural Means of Selection)几字,之后在另一笔纪录中造出「天择」(natural selection)一词。从这些文字纪录和其他每日笔记可以看到,达尔文如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酝酿发展「天择」的理论,直到准备妥当后才将成果发表。

学者对于达尔文为何等待许久才发表仍有些意见分歧,但很明显地,达尔文很了解过去许多天文学家和其他科学家如何因提出新概念而受迫害,他也明白自己的理论将会触怒许多採信《圣经所述创世说的宗教权威人士。

达尔文最后在1859年11月24日出版《物种源始》(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Natural Selection),将演化论公诸于世。书中写道:「物种的每次微小变异中有用者得以保存下来,我称此原则为天择」。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这套理论新奇且颇富革命性,但对于达尔文来说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他耗费多年光阴才发展出天择说,发表时已50岁,最初的兴奋之情已经淡去。但他的思想从此改变了往后科学家看待自然界的方式。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