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游历:跨越国境与时间的绘本行旅

童书游历:跨越国境与时间的绘本行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童书
  • 绘本
  • 儿童文学
  • 旅行
  • 文化
  • 历史
  • 教育
  • 亲子
  • 阅读
  • 世界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绘本职人赖嘉绫因为喜欢绘本,曾经四处走访世界各地杰出的图画书创作者,亲自拜访他们摆满作品、画具的工作室;十几年来,也搜集了一屋子的绘本图画书,为了深刻了解绘本,她更喜欢起身进入书中故事的场域。

  在丹麦,她看到安徒生不顺遂却精彩的人生;
  在法国,她感受到绘本不甜美、离经叛道的批判精神;
  在日本,一个儿子为了延续母亲的精神,精心保存绘本原画所下的工夫,令她感动得红了眼眶。

  这本书集结了她多年的世界旅行心得,
  可以当作绘本故事参考,也可以成为热爱绘本同好的未来旅行计画。
  透过书中的文字与图像,绘本不再只是小孩子看的读物,
  更是几百年来,世界人类的人生故事与缩影。

好评推荐

  ★「嘉绫不只做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更将我们带到故事的梦境、故事创造者的故乡和工作空间,让我们体会故事人的理想境界。」──毛毛虫哲学基金会创办人 杨茂秀

  ★「关于我非常喜欢的绘本作家,嘉绫自他的生平、技法、跨国合作谈到理念的实践过程,信手捻来的丰富知识以及资讯连结教我赞叹。」──明曜亲子馆负责人 梁旅珠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赖嘉绫


  专职绘本评论、推广,部落客,现居台北市。

  身为母亲,长期致力推广绘本阅读,带领成人绘本读书会、撰写书评与部落格、翻译绘本,并经常协助书店与出版社选书。

  为了深入探访绘本故事的源头、满足自己源源不绝的好奇心,身体力行「立体式阅读」,凭着一股傻劲直接走访当地,过程中惊奇不断。下一个目标是回家读书、写作,佈展,借镜世界回到台湾,因为「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参与《大人也喜欢的绘本》企画,着有《与图画书创作者有约》(以上由星月书房出版)、《动物们的读书会──绘本职人的阅读地图》、《是真的吗?──绘本职人的阅读地图二》(书林出版)。

  个人网站:charlenelai.com
  工作室:在地合作社The PlayGrounD

绘者简介

信子


  1987年出生于台北。毕业于复兴商工广设科。平常喜欢宅在家睡觉、打电动、发呆。喜欢画奇怪绘本以及研发游戏,每天满心期待创作更有趣的作品。着作有《奇怪阿嬷》绘本系列《小兔子的奇怪阿嬷》、《奇怪阿嬷的奇怪马戏团》、《小兔子的奇怪森林迷宫》绘本游戏书。
   
  信子粉丝团:www.facebook.com/Yesbuko

图书目录

推荐序一 阅读的饥饿和饱足之后的梦镜/杨茂秀
推荐序二 追寻自我的童书心路/梁旅珠
作者序

丹麦
‧爱说故事的旅者、爱旅行的作家─安徒生博物馆

荷兰
‧写作是延续生命最好的方式─安妮之家
‧不说话的兔子有什么特别意思呢?─米飞兔博物馆

比利时
‧以百分之百的力量去做一件事─艾尔吉博物馆

法国
‧期待无法期待的邂逅─汤米‧温格尔博物馆

英国
‧波特小姐为地球保存了好风景─湖区小兔彼得
‧到牛津寻访爱丽丝与兔子─牛津大学基督堂学院
‧随时都有绘本原画展─Illustrationcupboard Gallery

美国
‧开启儿童阅读的新时代─纽约公共图书馆
‧以好奇纯真的心,成为世界公民──好奇猴乔治专卖店
‧偶遇、奇遇、再度相遇──苏斯博士国家纪念雕塑公园
‧如果可以一直待在家里不出门─艾蜜莉‧狄金生故居
‧绘本美术馆的灵感之源──诺曼‧洛克威尔博物馆
‧四季拜访─艾瑞‧卡尔绘本艺术美术馆

日本
‧请问你是几号星球来的?─小王子美术馆
‧持续阅读绘本的转折点─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
‧小荳荳的列车出发了─安昙野知弘美术馆

【附录 书店篇】
引领复合式童书店潮流─Books of Wonder
童书的世界─Seven Stories
买书结帐要排队?─Chantelivre
与波隆那书展同步的书店─Libreria Giannino Stoppani
结合有机生活与有机阅读─Crayon House
进来就不想出去的地方─小房子书舖

图书序言

自序

  这些旅行,最早开始于2001年。当时对绘本了解得不多,在安野光雅美术馆看到复制战前日本小学里没有榫钉的桌椅,与一个模仿星空的演讲厅,印象深刻;在叶祥明美术馆看到名狗Jack,想起小时候用到烂破还舍不得丢的毛巾,原来是有由来的。接着2004年到了The Eric Carle Museum of Picture Book Art与Charles Schultz Museum,遇见经典毛毛虫的故乡和Peanuts漫画的出生地。2005年是安徒生诞生两百年的纪念,完成了旅行丹麦的计画;跟着安徒生从哥本哈根到Odense(奥登斯)。其实我从来没想到后来的人生竟然和绘本发生密切不可分的关系。

  当时孩子小,很多地方玩过就算了,根本没想要要记录。不过这些经验和印象深植在心中,绘本渐渐变得不可或缺的生活。虽然很多行程没有出现在这本书,不过其中留下的足迹,绝对是这一本书的基础。

  有了这些经验,接下来的地方就更充满勇气了:熬夜飞机下来之后,从波士顿租了车子,一路开往麻州最西边的Norman Rockwell Museum;在Concord,与朋友走一圈Walden Pond,感受亨利.梭罗的精神;也在深秋季节,独自拉着行李从巴黎北站到东站,接往东法的史特拉斯堡拜访Tomi Ungerer Museum。经由许多未知的旅途,进入创作人的展览世界和曾经居住的城市。我不断累积的阅读经验和旅行的能力,加上有如上瘾的出走,让这些与童书、绘本相关的地方,成为我一一寻访的景点。

  这些有专属美术馆的创作者们,多半已经作古,或是年纪已大,关于他们的创作和生平,多有专家出版专辑报导。我的纪录就是一个旅者,经由旅行的体验与观察,一面激发自己的潜力、好奇心,一面突破人生已定的轨迹。用「相信自己做得到」和「脱离舒适圈」这样的心情,继续自我挑战。而这些美术馆也往往超越我的期待,让我丰收。

  拜访美术馆之外,也多次到波士顿Simmons College参加儿童文学相关的暑期会议,虽然每次都只有几天,却因此与波士顿结下很深的情缘。日本的行程也因为舍弃以往都会旅行,而以背包客的方式踏出首都圈,进入风景优美的乡间旅游景点。

  各次旅途中经由各方朋友相助,有时是行程规划、有时是接驳、有时是药品急救。旅行已经不只是「百闻不如一见」的开眼界,或是「边走边买」的浪漫。有紧急状况时,都是倚赖朋友们支援。这本书编辑过程,也经常求助朋友当我的驻外特派员,补取需要的相片。在此向各位曾经参与的朋友们致谢!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些精彩的发生;我也不是现在的样子。

  分享这么多年来的拜访,希望可以让读者朋友也重新审视自己喜欢做什么?想要做什么?同时鼓励大家写作。因为许多地方是多年前的拜访,相片已经遗失或是不清楚,因此,为了完整出版,重新拜访成为新的任务。所以很多地方有不同年份的纪录,有的有孩子的参与,有的就是自己。每一次的旅行都很开心,尤其以相片和文字留下纪录,好像快乐就可以留久一点。经过这些纪录,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也看到自己的变化。幸好有写作,因为这些文字,让相片除了影像还有想像。

  文中为了阅读流畅,以及让大家熟悉许多童书的原书名,书写时有小小的坚持:凡是英文书名或重要人名直接使用其原文或加中文註解在后。一来是在国外书店翻阅时,经常感受自己很多中文和英文对不上,虽然是自己知识不够、学艺不精;但希望我的读者可以踩在我痛苦经验上双语并进,让英文阅读进入生活,不再只是片语与单字。让常用的书名、地名、人名,可以很容易地兜在一起。

  当绘本已经成为许多大人的阅读选项,我还希望更积极推广到许多原来没注意到绘本的朋友。经过《与图画书创作者有约》、《动物们的读书会:绘本职人的阅读地图》两本书的出版,我遇见许多重新喜欢上绘本的朋友,给我许多鼓励和回应。希望这本《童书游历:跨越国境与时间的绘本行旅》,能够陪着更多朋友,因为读我的书而读绘本,同时爱上绘本,与书中这些因绘本所带动的相关思考空间。

  这本书的构想也像许多绘本的制作,因为我一直认为好的绘本必须有层次感,让不同读者发掘属于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在编排这本书的章节顺序时,着实有许多不一样的想法。这些想法随着重新写作、重新编排、加入相片来一一克服,最后呈现现在的模样。

  一如我一直强调的「立体式阅读」,阅读这本书可以当作冥想、当作绘本资料参考、或是旅行计画;但最重要的,这是用生命爱书爱绘本的我,邀请您来参与追寻人生的手记。

图书试读

安徒生博物馆
 
走访各地有关绘本的美术馆、图书馆、或是创作者的故居;很自然地就研究起他们出生时的年代、文化、环境、生活背景。当我将相关作者们的出生年排列,重新寻找脉络时,才突然发现Hans Christian Andersen(安徒生)是最年长的。
 
安徒生出生于1805年,当时尚未有火车通行;因为历史记载,全世界第一条蒸汽火车铁道出现在英格兰,于1820年开始通行。在此之前,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1875年安徒生逝世时,铁路旅行已普及,纵横欧洲、美洲,人们旅行、受教育的机会大增。孩童的受教权渐渐受到重视,英国也出版了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为孩子写故事的时代,不知不觉中已经开始了。
 
我们从来没有机会认识他本人,但是他的故事陪伴我们长大,我收到的第一套童书礼物就是安徒生童话。虽然装帧简陋,也不是精美的绘本,书也早已经不见了,但这些故事从来没有离开过我。全世界有许多像我这样的读者,也有作者和绘者持续研究、改编、重新创作安徒生的作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我喜欢好看的衣服也喜欢讽刺的故事,所以收集了多种版本的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国王的新衣》,这故事在小时候读,只觉得大人一定要相信小孩说的是实话。因为从小我身旁的大人总是轻忽小孩的发言,身为孩子时看到大人的做作,非常不解;身为成人时再读,看到许多碍于情面的委婉和爱面子大人的虚假。我相信安徒生绝对不是有意嘲笑成人的虚假,但是他用一种戴面具、掀起面具的方式,让这个故事变得趣味又成熟。听完或是读完故事的大人小孩,一定都在笑,但是心理滋味不同。
 
安徒生出生在有国王和贵族的时代,一般百姓的生活和王公贵族们相差甚多,社会地位、职业、财富都很难比拼、翻身突破。音乐家、歌唱家、作曲家、剧作家是少数因为天份,能进而改善生活的职业,而他也往这方向努力。
 
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于丹麦的Odense(奥登斯)。这个城市距离哥本哈根约一百七十公里,虽然现在是丹麦的第三大城,但两百年前也只是个小城。他的父亲仅受过小学教育,却不忘引导他读文学作品;十一岁时父亲去世之后,母亲以洗衣维持母子的生活。他的自传里提过,祖父与父亲都是因谋生而工作,不是做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所以极力教育他。他的家里有书,这是他们和其他邻居家很不同的生活方式。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