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黻是第一流的近代史学者,也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
他从历史的后台走向外交的前台,揭开了时代的帷幕。
蒋廷黻从小立志做大事,幼年在家乡私塾读四书五经,十岁时因科举被废除,转学到湖南湘潭的教会学校,遇到恩师也是传教士的林格尔夫人,后因她的帮助到美国念中学,1923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学成归国,先后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历史系任教,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蒋介石看到他在《独立评论》和《大公报》上的政论文章和有关对苏、对日的外交政策,赏识他的才华,延揽他进入国府工作。1935年他告别学界和研究生涯,开始作官。
蒋廷黻与蒋介石既不是同乡,也不是国民党党员,他却一出道就做大官。蒋廷黻曾担任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大使等职,二战结束后还筹办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并担任署长。1947年秋担任驻联合国常任代表,任内最大成就是在联合国提出控苏案和代表权案,可谓他事业的巅峰。1961年叶公超因外蒙古案被黜,蒋廷黻又兼任驻美大使。1964年春蒋廷黻返台述职,蒋介石在士林官邸最后一次召见,要他回来担任行政院副院长,但蒋廷黻说他不要位置,他想退休,计画退休后利用中研院的藏书研究中国近代史。翌年蒋廷黻在驻美大使任上退休,五个月后病逝纽约。
因自小接触西式的教育与环境,蒋廷黻养成正直、坦率的个性,明知国民党在台一党独大,竟天真地想要组织一个温和的自由党,并拥胡适做党魁,自此老蒋和他渐行渐远。他想要以知识和行动报国,把一生中的黄金时代贡献给国家,且在人生舞台上把这两个角色演得可圈可点。尤其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和联大会议上,每年在惊涛骇浪中护卫中华民国会籍。然而时代急速地改变,他十余年来的折冲樽俎,一夕之间化成泡影。
蒋廷黻学贯中西,开风气之先,懂得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将中国近代史研究带入一个新的境界。学者从政是中华文化的一项传统,蒋廷黻是一个典型人物。从哥大到清华,从大学教授到叱咤风云的外交家,他的勤勉、刚毅、清廉,为学者从政树立了良好典范。本书深入完整地剖析蒋廷黻的治学与从政生涯,是海内外第一本最详实、最具可读性的蒋廷黻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