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初老阿伯的徒步環島

麵對:初老阿伯的徒步環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徒步旅行
  • 環島旅行
  • 中年危機
  • 個人成長
  • 颱灣
  • 旅行隨筆
  • 人生感悟
  • 慢生活
  • 阿伯
  • 療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以颱灣108間媽祖廟為指引,
透過1,200公裏的徒步,展開一場深度的人文之旅,
透過訪談在地鄉親,感受颱灣的人情與美善,
尋找重新麵對生命的勇氣。

  「2016年我的生命遇到瞭一些瓶頸,想要在生活上麵做一點改變卻找不到方法。二月底柯文哲成功挑戰一日雙塔後在鵝鑾鼻發錶感言,聽他說到從肉體的磨練尋求靈魂的重新救贖時,我不由自主的淚流滿麵,忽然間好像靈光乍現,我告訴自己,去走路吧!

  三月我先參加瞭白沙屯媽祖遶境,從後龍徒步兩百公裏到北港。四月份接著參加大甲媽祖遶境,從大甲到新港來迴徒步三百公裏。然後我開始規劃徒步環島,我想走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很自然而然的想到108間媽祖廟。於是我開始從網路蒐集各地媽祖廟資料,以列名一二三級古蹟與文化資産保存的媽祖廟優先,在連接齣來的路綫附近再選齣比較有知名度的媽祖廟,湊足總數108間。」

  作者張訓賓花瞭38天,環島走訪瞭108間媽祖廟。30多天的旅程剛好碰到颱灣百年難得一見的連續高溫,好多天都在37度的艷陽下行走。不隻肉體的磨練,精神上他也承受瞭嚴苛的考驗,每次精疲力竭的時候總有路過的車輛主動邀他搭便車,但他均一一加以婉拒,盡可能地靠他自己的意誌與雙腳走完全程。

  一路上(無論是現實世界還是網路上虛擬世界)他遇到很多貴人、送水送食物的好人,感受到颱灣濃濃的人情味。他也一路用文字、用相機記錄下沿途遭遇的人事物、當地物産風土,以及各媽祖廟的異同特色。隨著張訓賓的徒步環島拜訪媽祖廟的進程,我們彷彿也跟著體驗瞭一遭颱灣人情、大地之美,更感受瞭颱灣媽祖信仰的慈悲與溫暖。

  ◎關鍵字:颱灣遊記;徒步旅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訓賓


  1965年生,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控製工程係,在電腦業奮鬥十多年。
  1999年離開華碩電腦研發處主任職務;
  2004年開始在新北福山開闢有機農場,從事有機蔬菜宅配;
  2010年加入慈濟擔任人文真善美誌工;
  2014年開始擔任「大愛人物誌」約聘編導;
  2016年完成徒步環島。
 

圖書目錄

前言 005
徒步環島第01天 流浪到淡水 009
徒步環島第02天 淡水到觀音 012
徒步環島第03天 觀音到竹北 016
徒步環島第04天 竹北到後龍 019
徒步環島第05天 走進小路,心更寬廣 022
徒步環島第06天 苑裏到豐原 027
徒步環島第07天 旅程按下暫停鍵 030
徒步環島第08天 走嚮成功之路 032
徒步環島第09天 颱北不是我的傢 035
徒步環島第10天 走一條麯摺蜿蜒的道路,過一段高潮迭起的人生 039
徒步環島第11天 西螺到麥寮 044
徒步環島第12天 Somewhere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048
徒步環島第13天 笨港正統之爭 052
徒步環島第14天 樸子到布袋 057
徒步環島第15天 堅持與固執 061
徒步環島第16天 正統與開基 066
徒步環島第17天 颱南到橋頭 073
徒步環島第18天 一個城市兩個世界 080
徒步環島第19天 退而不休 083
徒步環島第20天 高高的樹上結檳榔 088
徒步環島第21天 搭訕與逆搭訕 095
徒步環島第22天 甜蜜的負擔 100
徒步環島第23天 楓港到尚武 105
徒步環島第24天 失落的原鄉 113
徒步環島第25天 金崙到太麻裏 118
徒步環島第26天 太麻裏到颱東 122
徒步環島第27天 颱東到鹿野 130
徒步環島第28天 鹿野到竹田 137
徒步環島第29天 竹田到瑞穗 142
徒步環島第30天 瑞穗到鳳林 148
徒步環島第31天 鳳林到新城 152
徒步環島第32天 新城到和平 157
徒步環島第33天 和平到南澳 163
徒步環島第34天 南澳到羅東 167
徒步環島第35天 羅東到頭城 171
徒步環島第36天 頭城到澳底 176
徒步環島第37天 澳底到基隆 181
徒步環島第38天 基隆到鬆山 183
附錄 108間媽祖廟總覽 186
 

圖書序言

前言

  四月份我在臉書上寫道:「一百零八個點確定,路綫也跟著確定瞭,再來就是喬齣發時間。佛說眾生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於是乎,念珠有一百零八顆,敲鍾要一百零八下,會不會等我徒步走完這一百零八個點,也能心無罣礙,放下一切煩惱……」

  那個時候眼尖的網友已經猜齣來我要徒步環島,隻是時間一直喬不定,因為依照規畫,全程約需三十六天左右,無論甚麼時候齣發,都無法避免途中會碰到要迴傢處理的事情,結果一晃眼一個月就過去瞭。五月中我做瞭妥協,既然無法一次完成,那就分段吧。於是我在五月下旬的臉書上正式宣佈瞭徒步環島的訊息:

  「徒步環島對一個五年級的初老阿伯來說有一點尷尬,既沒有七八年級生的體力,也沒有四年級生的自由時間,既然無法擺脫種種的羈絆,也不願意當一條沒有夢想的鹹魚,那麼,無法一次付清的夢想就分期償還吧。明天我將從鬆山齣發,沿著一百零八間媽祖廟連成的路綫,進行一場心靈沉澱之旅,我不會背著大大的背包,也不會貼上醒目的標語,也許有緣我們會在某段路上相遇,我看起來會像是隔壁齣來散步的阿伯,讓我們輕輕的打聲招呼,互相祝福。」

  五月二十九日我背著大甲媽祖的進香旗齣發,每天無論如何疲纍,我都盡量在就寢前將當天的遊記貼上臉書,因為我很清楚,一旦旅程結束,我沒有可能迴頭來補,況且那個時候感覺也淡瞭。在手機上用一指神功打遊記其實很辛苦,尤其到後來遊記越寫越長,有時一篇兩三韆字的遊記得要花上三、四個小時,經常邊打字邊打瞌睡,每次打完根本沒有力氣檢查就直接送齣,眾多網友在臉書上按贊與留言鼓勵,絕對是我堅持到最後的動力。

  旅程的前幾天我的注意力完全在徒步本身,很少有機會與人互動,然後我開始跟廟務人員有多一些接觸,但是話題離不開媽祖,後來我開始覺得,唯有敞開心胸接觸當地的風土人情,纔能增進旅行的深度。其實我的個性木訥,一嚮不是個善於交際與言談的人,但是我強迫自己去進行訪談,每天盡可能找到兩三個人物故事,於是從第十一天開始,環島好像進入另外一個境界,不再隻是埋頭苦走。

  三十多天的旅程中,剛好碰到颱灣百年難得一見的連續高溫,背瞭三十八天的雨衣連一次也沒用上,有好多天都在三十七度的艷陽下行走,不隻肉體的磨練,精神上也接受瞭嚴苛的考驗,每次走到精疲力竭的時候,總有路過的車輛要讓我搭便車,很高興我能戰勝自己一一加以婉拒,盡可能靠自己的雙腳走完全程。

  除瞭嘗試搭載之外,一路上也碰到不少送水送食物的好人,感受到颱灣濃濃的人情味,印證瞭柯文哲完成一日北高時說的那句話,當你全心全意要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整個宇宙都會幫你。一路上真的遇到很多貴人,無論在現實世界還是虛擬世界。

  每天在個人臉書以及颱灣徒步環島聯誼會上貼遊記,陸續有一些人建議把遊記集結成書,這給瞭我這個動機,除瞭給自己留一個紀念,也用自己的故事,鼓勵許多懷有環島夢想的讀者勇敢的踏齣第一步。大部份遊記都直接以原本貼在臉書的樣貌呈現,保留住最原始的感動。

  感謝所有曾在路上或版上給我協助或鼓勵的人,最後,要把本書獻給我摯愛的老婆,沒有她的體諒,就沒有這一趟旅程,自然就沒有這一本書。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在閱讀《麵對:初老阿伯的徒步環島》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宏大的畫捲之中,而主人公,就是那個手持畫筆,在大地上揮灑色彩的孤獨藝術傢。他所描繪的,不僅僅是壯麗的山河,更是內心深處的情感波瀾。我看到瞭他如何在一路上的風雨泥濘中,磨礪齣更加堅韌的意誌;如何在一望無際的荒野中,體味到生命的渺小與偉大;如何在一聲聲低語的內心獨白中,尋找到失落已久的勇氣。這本書,用一種非常坦誠和純粹的方式,展現瞭一個“初老”男人,如何選擇瞭一條非同尋常的道路,來對抗時間的侵蝕,來尋找生命的意義。我被書中那些關於“麵對”的思考深深吸引。它不是簡單的逃避,而是帶著一種對未知的敬畏,對自我的挑戰,對生命的尊重。主人公沒有選擇安逸,而是選擇瞭一條充滿荊棘的道路,用他的腳步,去丈量這個世界,去擁抱變化,去重新認識自己。這是一種何等的勇氣,何等的決心!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內心被一種力量所充盈,仿佛我也擁有瞭挑戰生活、追尋夢想的勇氣。

评分

《麵對:初老阿伯的徒步環島》這本書,就像是一杯陳年的烈酒,初嘗時可能有些辛辣,但細細品味,卻能感受到其中醇厚的滋味。主人公的文字,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刻意的煽情,卻帶著一種樸實而深沉的力量。我喜歡他對於旅途細節的描繪,那些關於氣候的變化,關於食物的簡單,關於夜晚的寂靜,都顯得那樣真實可感。我仿佛能感受到腳下的顛簸,能聞到空氣中的泥土氣息,能聽到內心的迴響。主人公選擇在“初老”的年紀,踏上如此艱辛的旅程,這本身就充滿瞭象徵意義。它不僅僅是對身體的挑戰,更是對心靈的淬煉。我看到瞭他如何在一路上的風霜雨雪中,磨礪齣更加堅毅的品格;如何在一片片未知的風景中,重新找迴對生活的熱情。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男人,如何選擇瞭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來對抗歲月的無情,來尋找生命的意義。它讓我明白,生命的長度固然重要,但生命的寬度和深度,纔是真正值得我們去追尋的。

评分

讀完《麵對:初老阿伯的徒步環島》,我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那種沉甸甸的感動。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禮物,讓我看到瞭一個普通人,在人生的某個特殊階段,如何選擇瞭一種極端卻又充滿意義的方式,來重新審視自己和生活。我特彆喜歡書中對“麵對”這個詞的解讀,它不隻是簡單地去接受,而是一種主動的、積極的、甚至帶有一點挑戰意味的姿態。主人公選擇用雙腳去丈量大地,去擁抱風雨,去感受陽光,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具力量的“麵對”。他沒有選擇安逸的生活,而是選擇瞭挑戰,選擇瞭未知。我看到瞭他如何在體力透支、飢寒交迫的時候,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步伐;如何在他鄉遇到睏難時,用最真誠的心去與人溝通;如何在他獨自一人麵對漫漫長夜時,去與內心的孤獨對話。這些描繪,沒有誇張,沒有煽情,卻有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讓我反思,在我的人生中,有多少次我選擇逃避,有多少次我選擇瞭退縮?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前所未有的鼓舞,讓我覺得,即使是“初老”,也依然可以擁有改變人生的勇氣和力量。

评分

我常常在想,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驅使一個人,在一個本該享受晚年安逸的年紀,選擇去進行這樣一場艱苦卓絕的徒步?《麵對:初老阿伯的徒步環島》給我提供瞭一個非常有力的答案。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初老”男人,如何用一種近乎決絕的方式,去對抗生命中的惰性,去擁抱未知,去重新定義生命的價值。我喜歡他筆下那種淡淡的憂傷,那種對過往的懷念,以及那種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忐忑。但他並沒有沉溺於悲傷,而是用一種非常堅韌的姿態,一步一步地嚮前走。書中的很多段落,都讓我為之動容。比如,當他獨自一人在荒野中露營,麵對著漫天星辰,心中湧起的孤獨感,以及他如何用一種平靜的接受去化解;又比如,當他在旅途中遇到一些善意的人,那些溫暖的瞬間,又如何成為他繼續前行的動力。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次徒步,更是一次關於成長,關於勇氣,關於生命的探索。它讓我覺得,即使到瞭“初老”的年紀,也依然可以擁有改變的決心,依然可以去追尋內心深處的渴望。

评分

這本書的敘事方式,非常吸引人。它不是那種綫性敘事,而是充滿瞭碎片化的、閃迴式的記憶,仿佛主人公在行走的過程中,思緒也跟著漫遊,在過去的時光和眼前的風景之間穿梭。我感受到瞭主人公在踏上這段旅程之前,內心經曆瞭怎樣的掙紮和動搖,也看到瞭他如何在旅途中,一點點地放下過去的包袱,擁抱新的自我。那些對童年迴憶的片段,對過往情感的追溯,與他眼下跋涉的身影交織在一起,構成瞭一幅幅動人心魄的畫麵。我看到瞭一個“初老”男人,如何在一個看似漫無目的的旅程中,尋找著失落的自我,尋找著人生的意義。書中的很多場景,都讓我産生強烈的代入感,仿佛我就是那個走在路上的“阿伯”,感受著腳下的泥濘,呼吸著山間的清風,與內心的思緒纏鬥。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閱讀體驗,它讓我不僅僅是閱讀故事,更是參與到主人公的心靈曆程中。這本書,就像是一本關於“找迴”的地圖,主人公在用他的雙腳,在為我們繪製一條通往內心的道路。

评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久違的震撼。我一直以為,“初老”意味著一種遲暮,一種無力,一種對過往的追悔。然而,主人公的這次徒步環島,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初老”也可以是一種新的開始,一種對生命的全新宣言。我被書中描繪的那些艱難時刻深深打動。當他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土地上,麵對著語言不通的睏境,麵對著身體的極限,他是如何堅持下來的?書中沒有過於戲劇化的描寫,卻字字句句都透露齣一種令人心疼的堅韌。我看到瞭他如何與當地人建立聯係,如何用微笑化解隔閡,如何從微小的善意中汲取力量。更讓我感動的,是他對內心情感的真實剖析。他沒有迴避孤獨,沒有迴避迷茫,而是坦誠地將它們呈現在讀者麵前。這種真實,賦予瞭這本書強大的生命力,也讓我對主人公産生瞭深深的共鳴。他不僅僅是在徒步,他更是在進行一場自我救贖,一場對生命的緻敬。

评分

我必須要說,這本書的標題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麵對:初老阿伯的徒步環島》,這幾個詞語組閤在一起,有一種莫名的張力。我一直在想象,一個“初老”的男人,是什麼樣的心境驅使他踏上這樣一段漫長而艱辛的旅程?是逃避?是追尋?還是僅僅是想要證明什麼?當我深入閱讀後,我發現,這並非簡單的逃避,而是一種主動的“麵對”。他麵對的不僅是身體的衰老,更是中年危機下的迷茫,是生活壓力下的疲憊,是人生走到某個十字路口時的彷徨。書中的描寫,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將他一路上的所見所聞所感,毫無保留地展現齣來。那些對沿途風光細膩的刻畫,對當地風土人情的觀察,都顯得真實而生動。更讓我動容的是,他並沒有將這次旅程描繪成一次“成功人士”的自我標榜,而是坦誠地展現瞭其中的艱辛、挫敗,甚至是有一些狼狽。正是這種真實,讓他筆下的“初老阿伯”形象,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英雄,而是一個有血有肉,和我們一樣會感到疲憊、會犯錯誤、會自我懷疑的普通人。他的堅持,他的每一次咬牙前行,都像是在敲打著我內心深處某個沉睡已久的角落,提醒著我,即使在人生的下半場,依然有無限的可能,隻要我們敢於“麵對”。

评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一開始就吸引瞭我。沒有那種刻意賣弄的文采,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分享著他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曆。他筆下的“初老阿伯”,並不是一個刻闆的形象,而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個體。我喜歡他那種對細節的關注,無論是清晨山間的薄霧,還是路邊不知名的小野花,亦或是與萍水相逢的旅人短暫的交流,都被他捕捉得如此生動。這些細節,如同散落在路上的珍珠,串聯起瞭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也串聯起瞭主人公內心深處的風景。我從中看到瞭一個男人在身體機能逐漸走下坡路時,如何用一種近乎倔強的方式,去挑戰自然,挑戰自我。那種對未知前路的恐懼,對身體極限的擔憂,以及麵對孤獨時的無奈,都被他毫不避諱地寫瞭齣來。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在這些文字中看到瞭他身上那種不屈的精神,那種即使遍體鱗傷,也要繼續前行的勇氣。這本書讓我明白,年齡從來不是限製,真正的“初老”或許並非是身體上的標記,而是內心對生活的熱情熄滅。而主人公的這次徒步,無疑是點燃心中火焰的最佳方式。

评分

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接地氣,充滿瞭生活的氣息。主人公並沒有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完美的旅行傢,而是坦誠地展現瞭他作為“初老阿伯”的真實狀態:會疲憊,會偶爾抱怨,會犯一些小錯誤,也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感到快樂。正是這種真實,讓我覺得他不是一個遙遠的符號,而是一個活生生的、和我一樣會麵對生活挑戰的人。我喜歡他對於旅途中那些“意外”的描繪,比如突如其來的暴雨,迷路的尷尬,或者與陌生人的誤會。這些看似“不完美”的細節,恰恰是構成真實旅程的重要部分,也正是這些意外,纔讓主人公有機會去展現他的智慧、他的韌性,以及他與世界互動的方式。書中的語言,沒有過多的修飾,但充滿瞭力量。他用最樸實的文字,講述瞭一個關於堅持、關於勇氣、關於人生選擇的故事。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跟著他一起,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我明白,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我們走得多遠,而在於我們如何去走,以及我們在行走中,是否勇敢地“麵對”瞭那個真實的自己。

评分

終於有時間靜下心來,翻開這本《麵對:初老阿伯的徒步環島》。從封麵那略帶滄桑卻又堅毅的背影,我就知道這不會是一本輕鬆的消遣讀物。讀完後,我腦海中浮現齣無數畫麵,有山巒疊翠,有海浪拍岸,更有主人公那一步一個腳印,丈量世界的孤獨身影。這不僅僅是一場身體的遠行,更是一次靈魂的滌蕩。當我看到書中對天氣突變、體力不支、孤獨寂寞的細緻描繪時,我能深切體會到那種身心的雙重考驗。他沒有迴避睏難,反而將它們赤裸裸地呈現在讀者麵前,讓我們得以窺見一個“初老阿伯”在挑戰極限時,內心深處的掙紮與蛻變。那些關於裝備的選擇、路綫的規劃、與當地人的互動,都充滿瞭實用性和故事性,仿佛我也跟著他走過瞭那漫長的旅途。每一次的日齣日落,每一次的艱辛跋涉,都不僅僅是為瞭完成目標,更是為瞭找迴那個曾經被生活磨平棱角的自己。書中的文字雖然樸實,卻有著強大的感染力,它讓我思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是否也需要一次這樣的“壯舉”,去審視自己,去擁抱未知,去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以及那個在世界中渺小卻又無比堅韌的自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次心靈的徒步,雖然沒有身臨其境,但那種觸動,那種思考,卻比任何一次旅行都要來得深刻。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