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子规啼

春深子规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春花、夏鸟、秋枫、冬雪,
生命原可如此得其当下,尽其一生,
会不会得,就看你转不转身。

  于《落花寻僧去》之后,禅家林谷芳的又一云水观照,本书有更多的禅家拈提。会如此,固因时间之先后;会如此,还更因在此春深季节,正须宗门子规之啼。而此啼,原不在求诸机锋转语,就只直映道人清影。以有此清影,世人方知修行诚不我虚,才信道不远人。

  十四帖云水记行,禅家如实的生命观照。

  禅心映照,诸事会通,以自家云水之行,记行者千古之思。

  于艺,举铁板铜琶,溯茶味之源,叹音声不再,虽属世情,却因禅家之眼,乃多有它人所未及处。于道,则登天柱以应万古长空,入潇湘而溯宗门之风,在永平寺写空手返乡,观樱落姿而契诸行常转,以「匠、艺、文、道」四境,期诸学人。于缘,则回看散圣之应迹,从杭城孤峰、台北书院、宗门诗迹举自身道影,在春深之际作禅家的子规之啼。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谷芳


  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台北书院山长,佛光大学教授。

  六岁有感于死生。高一见书中句「有起必有落,有生必有死;欲求无死,不如无生」,有省,遂习禅。同时间,亦因一段因缘入中国音乐。四十年间,于音乐,始终观照道艺一体;在修行,则「出入禅、教、密三十余年,不惑之后,方知自己是无可救药的禅子」,遂对向上一路,多所拈提,常以剑刃上事砥砺学人,标举宗门不共。在禅与艺术外,一九八八年后又以海崃开放恰可印证生命所学之真实与虚妄,频仍来往两岸,从事文化观察与评论。

  着有《谛观有情――中国音乐里的人文世界》、《禅‧ 两刃相交》、《千峰映月》、《落花寻僧去》、《春深子规啼》、《画禅》、《诸相非相(画禅二)》、《归零》、《观照――一个知识份子的禅问》《一个禅者眼中的男女》、《宛然如真――中国乐器的生命性》、《茶与乐的对话》、《生命之歌》等。
 

图书目录

序 即此清影
一 执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二 欲看樱花落地姿
四 空手还乡
三 天柱家风
五 潇湘何事等闲回
六 音声的传奇
七 一叶三千
八 禅‧武家
九 不灭的尊者
十一 禅家的书院
十 杭城亦孤峰
十二 春深子规啼
十三 生涯四境
十四 宗门诗迹

 

图书序言

执铁板铜琶,唱大江东去

谈禅,常见老参一句:「禅脉在日本原不存」,就将日本禅一棒打死,类似说法且还不只禅一端:茶道在日本不存,乃至更直接的,「茶就是给日本人搞坏的」、「日本人根本不懂书法」,这些断言何只屡见不鲜,甚且还成主流。

会如此说,一定程度来自文化宗主国对文化片面外传乃至异化的不满,但所谓「橘逾淮则枳」,就橘而言,枳非正色,但在枳论枳,其实于橘外自有一番滋味,更何况文化传播上,「礼失而求诸野」的例子所在多有。所以说,谈中日的种种,与其要求原有之纯度,不如看看另一时地的文化特质、生命情性如何在同一事物上映现不同风光,以彼观此,以此看彼,事物的如实乃得以彰显,己身的长短乃得以映现。

就从音乐谈起吧!日本既受唐宋大幅影响,中国文人于乐自来又寄情于琴,于是「日本的古琴究系如何」,乃成为谈中日文化时许多人常问我的一个问题。

答案原该很明显,想当然尔!既师从中国,这严格意义下唯一的文人乐器— 琴,自该在日本有一定地位,但出乎许多人想像的,日本虽有古琴,其存在自来却也仅是一种「存在」,景况连不绝如缕、僻处一隅都称不上。

日本琴人传统皆出自「东皋琴派」,传自明末清初杭州永福寺的禅僧东皋心月,但自始弟子即寥寥,如今门风仍寥落。

相较于此,琵琶则不然,这唐代最重要的乐器不只在日本传统音乐佔有重要地位,且映现出与后世中国琵琶不一样的生命风光。在此,何只橘逾淮则枳,它还礼失而求诸野。

琴与琵琶是严格意义下唯二的传统独奏乐器,严格意义是指历来它即存在着为乐器性能而作的独奏曲,而笛、筝、胡琴等其他乐器的独奏曲目近世之前则都经移植而得。之所以如此,一言以蔽之,琴是汉乐的代表,琵琶则是胡乐中国化的典型,在历史中它们彼此颉颃消长,于不同时代里各领风骚。

琵琶佔有唐季之首乐地位,宋以降则尽为琴之天下。虽说日本大量学习中国始于唐也盛于唐,但宋时此势依然不减,且因积淀渐深,许多影响后世的文化建构反在此时成形:明菴荣西传入临济、道元希玄开曹洞一脉,茶道于兹奠基,禅画也于斯时进入日本。以此,要说唐之琵琶佔有重要地位,宋之琴应也依然,却为何连僻处一隅都称不上?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