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激进的极端主义组织成员,
有相当数量是移民到欧洲的第二代、第三代穆斯林。
为什么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环境下长成的他们,
最后却转头向恐怖组织的怀抱?
◎为什么欧洲会有大量的伊斯兰移民?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便开始主动接受伊斯兰移民,补充本国不够的劳动力。在阿拉伯之春后,许多恐惧在本国将会卷入战火的居民,选择透过各种手段逃离家园,来到欧洲。保守估计,二○一四年后进入欧洲的中东难民,就有超过四百万人。
◎为什么第二代、第三代伊斯兰移民容易被极端主义吸引?
欧洲虽然标榜平等,但对于穆斯林社群仍有程度不一的不平等待遇。同样要应征工作,来自于穆斯林社群的年轻人,可能会因为拥有一个北非或是阿尔及利亚的姓就被屏除于门外。若是再加上原生家庭可能因为要融入欧洲社群而放弃信仰,导致这些年轻人失去生活重心。此时,极端主义的伊斯兰传教士便可能趁虚而入,透过宗教上的慰借与认同,让部分穆斯林青年尽管生长在自由开放的欧洲,却仍转向激进主义的怀抱。
◎欧洲的「自由」与「宽容」,是不是已经走到尽头?
然而,对一部分的欧洲白人来说,穆斯林对于自身文化的坚持带来一种「欧洲即将伊斯兰化」的危机感。而价值观的不相容(女性为什么非得戴面纱?)也加速两方之间的冲突。连一向宽容自由的荷兰与北欧,都已经有不容忽视的反伊斯兰势力抬头。带头接纳伊斯兰难民的欧洲总理梅克尔,也因此在二○一七年的德国大选面临挑战。
欧洲真的会伊斯兰化吗?或是走向反伊斯兰的道路?德国会放弃接纳难民的路线吗?欧洲的「自由」与「宽容」,会不会走向终结?
名人推荐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副教授 沈旭晖
中兴大学国际政治所副教授、全球和平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杨三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