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和疾病會徹底改變一個人,
在無可奈何的現實下,除瞭眼睜睜看著雙親驚人的改變,
我們還能做什麼?
46篇陪伴照顧久病父母的抉擇和體悟。
18篇送彆父母後,麵對今後自己人生的思考。
當父母的衰老和疾病煎熬著親子關係,我們要如何整理麵對?
正因是親生父母,關係纔更顯復雜!
在父母人生的最後一裏路,衰老和疾病會改變他們,親強子弱的關係,在父母年老後會倒轉過來。本書由每天麵對生死抉擇的安寜病房護理師,以最真誠的筆觸寫下她麵對雙親衰老的煩惱糾葛和有笑有淚的過程,直指照護親人的現實壓力和不安無奈的情緒核心,以及送彆父母之後,對於今後人生的各種思考。
第一章 麵對死亡和失去親人,都是未知的體驗 麵對死亡是與死者展開另一段關係的起點,我們可以藉此迴顧親子關係,化解芥蒂。
第二章 衰老和疾病會改變父母 父母一旦衰老生病就是親子立場對調的時刻,身為照顧者的你,請瞭解在這段過程中,藥物、幫手、運氣和保有自己的時空間都是必要的。
第三章 盡力而為的滿足感 從照顧到送彆老衰病的父母是一條漫漫長路,過程中多少都有改進之處,但不須有「後見之明」的後悔念頭。隻要父母還在時凡事「盡力而為」,就能不遺憾、不後悔的麵對接下來的人生。
第四章 愉快的老後:如何麵對自己的衰老 過去父母的存在,讓我們看不清自己的衰老和死亡,父母離開後,自己也走到瞭「人生的中午」,我們要如何度過這人生的關鍵時刻?
本書特色 1.具備30年護理師經曆的作者,送走瞭久病的72歳父親與80歳母親。她寫下自身的送彆臨終雙親的故事,細細整理當雙親邁嚮老衰病時,身為大齡子女該如何陪伴照顧並找到自處的方式。
2.親子關係在父母死後會繼續延續,好好麵對雙親即將逝去的事實,纔能以肯定過去的態度,送父母最後一程,鬆綁緊張的親子關係。
3.本書想告訴讀者,孝道有很多種實踐的形式,每個傢庭適閤的方式不一定相同,隻要盡力而為,不必覺得後悔或內疚。
4.失去雙親之後,身為子女的我們也來到瞭「人生的中午」,應該要在乎並規畫自己的老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