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2:秦漢到隋唐五代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2:秦漢到隋唐五代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中華文化
  • 傳統文化
  • 曆史
  • 秦漢
  • 隋唐五代
  • 文學
  • 經典
  • 文化典籍
  • 中國曆史
  • 古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由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名傢選講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既是曆朝曆代名著名篇的精粹選本,也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較小體量的縮影。按時間順序分為“先秦時期”、“秦漢到隋唐五代”、“兩宋到近代”三輯。內容包括先秦詩歌、辭賦及曆代論說、語錄、史傳、奏議、碑誌、雜記、序跋、尺牘等多方麵的題材,涉及哲學、曆史、文學、科技、外交等諸多領域。是一套名著名篇的新古文觀止,也是一枚通往中華傳統文化的金剛鑽。

  既立足於現實的需要,追求學術的高水準,又堅守學術的規範,並兼顧讀者的需要,對每一篇文章都做瞭詳細的注釋和解說。在當前流行淺閱讀和碎片化閱讀的局麵下,尤其需要提倡和幫助讀者潛心閱讀原典,全麵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

  此冊係秦漢到隋唐五代的經典篇章,選自《史記》、《漢書》、《貞觀政要》等典籍,作者有李斯、司馬遷、王充、曹丕、諸葛亮、陶淵明、韓愈、柳宗元等,每篇文後有當代名傢結閤傳統文化、時代精神的注文、講解。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先秦諸子與春鞦戰國》 內容提要 本書精選瞭先秦時期及春鞦戰國時代最具代錶性和影響力的經典文獻,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而深入瞭解中華文明源頭活水的窗口。這一時期,是中華思想史上的“軸心時代”,百傢爭鳴,群星璀璨,奠定瞭此後兩韆多年中華文化的思想基石。本書精選的篇章,涵蓋瞭儒傢、道傢、墨傢、法傢等主要學派的精髓,並收錄瞭部分重要的曆史文獻和詩歌作品,力求展現那個時代思想激蕩、文化勃發的宏大圖景。 第一編:儒傢思想的肇始與確立 本篇聚焦於儒傢學派的早期發展,展現瞭孔子及其弟子的核心思想如何塑造瞭中華民族的道德倫理觀。 1. 《論語》精粹:仁、禮、中庸的初步構建 我們選錄瞭《論語》中關於“仁”的核心論述,解析其由愛人推及推己的實踐路徑;同時深入探討“禮”在維護社會秩序中的作用。重點分析瞭孔子對君子人格的塑造要求,以及他“溫、良、恭、儉、讓”的處世哲學。本部分旨在展示儒傢思想如何從個體修養上升為治國安邦的理論基礎。 2. 《孟子》宏大敘事:性善論與民本思想 《孟子》是儒傢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裏程碑。本書精選瞭孟子關於“性善論”的論證,如“四端”的發揮,闡釋瞭人內在的道德潛能。尤其關注“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通過“禹湯放桀,武王伐紂”的論辯,揭示瞭孟子對政治閤法性的深刻見解及其對後世政治倫理的深遠影響。 3. 《荀子》的現實主義關懷:性惡論與隆禮重法 與孟子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荀子的現實主義精神。本篇收錄瞭荀子關於“性惡論”的論述,強調後天學習和禮法教化的重要性。深入解析瞭荀子對“禮”的係統性建構,認為禮是區分社會等級、規範人際關係、實現社會和諧的根本製度。這部分展現瞭儒傢內部在人性認知和製度建設上的辯證發展。 第二編:道傢思想的超脫與智慧 本篇探討瞭道傢學派對自然、宇宙及個體精神自由的探索,展現瞭其清靜無為、順應自然的哲學魅力。 1. 《道德經》:玄妙之道的總綱 《道德經》是道傢哲學的核心文本。我們精選瞭關於“道”的本體論論述,探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宇宙生成觀。重點解析“無為而治”、“知足不辱”、“上善若水”等概念,展現瞭老子如何以柔剋剛、以退為進的辯證智慧,及其對統治者“守靜”的要求。 2. 《莊子》的浪漫與逍遙 《莊子》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和寓言故事著稱。本部分精選瞭“逍遙遊”、“齊物論”等篇章,展示莊子如何超越世俗的價值判斷,追求精神上的絕對自由。通過“蝴蝶夢”、“庖丁解牛”的故事,闡釋瞭萬物齊一、順應自然的生命哲學,為後世知識分子提供瞭精神的棲居之所。 第三編:諸子百傢的爭鳴與博弈 春鞦戰國時期,社會劇變催生瞭思想的爆炸性發展。本篇收錄瞭墨傢、法傢等重要流派的精要,體現瞭百傢爭鳴的盛況。 1. 墨傢兼愛與尚同:平民主義的呐喊 墨傢是與儒傢並駕齊驅的重要學派。本書精選瞭墨子關於“兼愛”(無差彆的愛)和“非攻”(反對不義的戰爭)的核心主張,展現瞭其強烈的社會批判精神和平民立場。同時,解析瞭“尚同”思想在國傢治理中的實踐意義,及其對效率和功利的重視。 2. 法傢集權與治術:變革的理論武器 麵對周室衰微、諸侯爭霸的現實,法傢提供瞭一套高效的治國方略。本部分精選瞭商鞅的變法思想,重點闡釋“法”、“術”、“勢”三者的結閤,強調以法治國,不以德治國,為秦朝的統一奠定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對韓非子融閤前代法傢思想的係統性進行瞭梳理。 3. 雜傢與名傢的思想光芒 為全麵呈現先秦思想的多樣性,本篇還收錄瞭雜傢(如《呂氏春鞦》中“慎小事大”的均衡思想)和名傢(如公孫龍的“白馬非馬”等邏輯思辨)的代錶性片段,展示瞭那個時代在邏輯、認識論以及綜閤思想上的探索深度。 第四編:曆史文獻與詩歌的早期迴響 除瞭哲學思辨,先秦時期的史學和文學也初具規模,反映瞭社會風貌和人文精神。 1. 《尚書》與《周易》:治國與蔔筮的交織 精選《尚書》中關於“敬德保民”的政論片段,體現瞭早期國傢治理者對道德與政治關係的認知。同時,節選《周易》的卦辭和爻辭,展示瞭古人通過象徵符號理解天地運行規律和人事變化的早期嘗試。 2. 《詩經》:周代社會的全景圖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涵蓋瞭風、雅、頌。本書精選瞭《國風》中反映民間疾苦、愛情婚姻和勞動場景的篇章,以及《大雅》中描繪周朝曆史與政治的篇章,展現瞭那個時代樸素而真摯的生命情態和情感錶達。 總結 《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先秦諸子與春鞦戰國》匯集瞭中華文化精神的源頭活水,它不僅是思想史的珍貴記錄,更是理解中華民族核心價值的必讀之作。通過閱讀這些來自兩韆多年前的智慧之聲,讀者可以切身體會到中華文明是如何在戰亂與變革中,孕育齣博大精深、影響至今的思想體係。本書旨在引導讀者穿越時空,與古代的智者進行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袁行霈(1936—)


  字春澍,原籍江蘇武進,生於濟南。北京大學中文係資深教授、人文學部主任、國學研究院院長、國際漢學傢研修基地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中華詩詞研究院院長、《國學研究》主編。195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係,留校任教至今,1984年晉升教授,1986取得博士生導師資格。1982—1983年任日本東京大學外國人教師;1992—1993年及1998年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客座教授;1997年美國哈佛燕京學社訪問研究學者。2002年任颱灣淡江大學客座教授,2004年任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2005 — 2006年兼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與北大聯聘)。主要著作有《中國詩歌藝術研究》(有日文、韓文譯本)、《中國文學概論》(有韓文譯本)、《陶淵明研究》、《陶淵明集箋注》、《陶淵明影像──文學史與繪畫之交叉研究》(有韓文譯本)、《唐詩風神及其他》、《當代名傢學術思想文庫•袁行霈捲》、《學問的氣象》、《古韻新風》(袁行霈捲)、《論詩絕句一百首》等。另有《中國文學史》四捲本(主編)、《中國文學作品選注》四捲本(主編)、《曆代名篇賞析集成》兩捲本(主編)、《中華文明史》四捲本(主編之一,有英文譯本)、《盛唐詩壇研究》(閤著)、《中國詩學通論》(閤著)等。

圖書目錄

諫逐客書 [秦]李斯   2
過秦論 [西漢]賈誼   10
論貴粟疏 [西漢]晁錯   19
舉賢良對策 [西漢]董仲舒   26
越王句踐世傢 [西漢]司馬遷   41
廉頗藺相如列傳 [西漢]司馬遷   50
史記.貨殖列傳序 [西漢]司馬遷   69
報任少卿書 [西漢]司馬遷   78
漢書.藝文誌序 [東漢]班固   95
蘇武傳 [東漢]班固   123
張騫傳 [東漢]班固   140
論衡.自紀篇 [東漢]王充   153
說文解字敍 [東漢]許慎敍   164
刺世疾邪賦 [東漢]趙壹   178
典論.論文 [三國魏]曹丕   185
周易略例.明象 [三國魏]王弼   191
齣師錶 [三國蜀]諸葛亮   198
莊子注序 [西晉]郭象   207
崇有論 [西晉]裴頠   214
桃花源記 [東晉]陶淵明   228
北山移文 [南朝齊]孔稚珪   232
齊民要術序 [北朝魏]賈思勰   241
涉務 [北朝齊]顔之推   252
鑑識 [唐]劉知幾   259
《貞觀政要》三則 [唐]吳兢   269
君道
擇官
慎終
奉天請罷瓊林大盈二庫狀 [唐]陸贄   287
原毀 [唐]韓愈   296
師說 [唐]韓愈   301
捕蛇者說 [唐]柳宗元   305
種樹郭橐駝傳 [唐]柳宗元   310
阿房宮賦 [唐]杜牧   314
僧玄奘傳 [五代後晉]劉昫等   319
本書引用參考書目   324
後記   332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老實說,我一直對歷史很有興趣,特別是那種可以讓我感覺像是穿越迴古代的書。我最近在逛書店的時候,偶然看到這本《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2:秦漢到隋唐五代》,書名聽起來就很有份量,加上封麵設計也蠻典雅的,就忍不住翻瞭一下。雖然我還沒開始仔細讀,但光是看目錄和一些介紹,就覺得它涵蓋的範圍很廣,從秦漢的統一、大漢的輝煌,到魏晉南北朝的動盪,再到隋唐的盛世,最後到五代的紛亂,這幾個朝代的時間跨度很大,而且都是中華歷史上非常關鍵的時期。我特別期待裡麵會不會有關於當時文學、藝術、哲學、科技方麵的經典記載,畢竟這些都是一個時代的靈魂所在。像是唐詩,我一直都很喜歡,不知道這本書裡會不會收錄一些特別的詩作,或者對詩人有深入的介紹。還有像是書法,秦漢時期的隸書、篆書,隋唐的楷書、行書,這些都是我一直想深入瞭解的。總之,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值很高,希望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也希望它能讓我對這段時期有更清晰、更立體的認識。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2:秦漢到隋唐五代》就讓我有一種滿滿的學術氣息,感覺像是進入瞭一座知識的寶庫。我平常就喜歡看一些歷史評論類的書籍,對於各種史料的解讀和分析會特別感興趣。這本書既然是「經典百篇」,想必裡麵收錄的都是經過時間考驗、有代錶性的內容。我很好奇,它會不會是以某種特定的角度來切入,例如從政治製度、經濟發展、社會生活、思想文化等不同麵嚮來呈現這段歷史?還是會著重在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的傳記上?我尤其關注秦漢時期,那個時代的奠基之舉對後世影響深遠,而隋唐時期又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璀璨的時代,開放包容,文化繁榮,很多成就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我希望能透過這本書,更深入地理解這些歷史時期的精神內涵,以及它們是如何塑造瞭我們今天的文化。也許裡麵會有關於當時的官僚體係、科舉製度的介紹,或者是對各個時期重要思想傢的論述進行梳理。

评分

這本《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2:秦漢到隋唐五代》光是看到書名,就覺得它應該是一本很紮實、很有份量的書。我個人比較喜歡閱讀那種能夠拓展我視野、補充我知識的書籍。我一直覺得,瞭解中華文化的根源,對於認識我們自己非常重要。秦漢到隋唐五代,這段時間跨度非常長,而且涵蓋瞭許多重要的歷史變革和文化發展。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不會收錄一些關於當時的學術思想,比如儒傢、道傢、法傢等思想的發展演變?還有在科技方麵,像紙張的發明、印刷術的萌芽,這些在中國歷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裏程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我更清晰地梳理齣這些思想和科技的發展脈絡,並且瞭解它們是如何與當時的社會生活、政治製度相互影響的。說不定裡麵還會提到一些關於當時的教育體係,以及知識是如何傳播的,這對我來說會是很有趣的內容。

评分

我最近正想找一本能夠讓我對歷史有更深層次理解的書,偶然間看到瞭《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2:秦漢到隋唐五代》。這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經典的重量,而且時間跨度從秦漢到隋唐五代,正好是我一直很想深入瞭解的幾個時期。我比較喜歡閱讀那種帶有故事性、能夠引人入勝的內容,即使是學術性的書籍,如果能用生動的語言講述,我也會非常喜歡。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看到當時人們的生活百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對世界的看法。比如,我對唐朝的社會風氣很感興趣,那是一個相對開放、包容的時代,很多外來的文化都在當時的中國落地生根。我希望能從書中讀到關於當時的宗教信仰、民間習俗,甚至是像「安史之亂」這樣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但不是單純的史實陳述,而是能讓我感受到當時的氛圍和人們的情感。

评分

老實說,我平常閱讀的習慣比較隨性,不太喜歡那種條理分明、一路講到底的書。我更偏好那種可以讓我隨時停下來,思考、迴味,甚至聯想的書籍。《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百篇 2:秦漢到隋唐五代》這個書名,讓我覺得它可能就像是一本精選集,裡麵可能包含瞭一些篇章是關於政治製度的,有些是關於文學藝術的,有些則是關於生活習俗的,甚至可能有關於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的軼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的是一種「碎片化」的閱讀體驗,讓我每次翻開都能有所收穫,而不必從頭讀到尾。像是閱讀詩詞,可以隨時欣賞;看到關於某個歷史人物的介紹,可以引發我去查找更多的資料。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有一些關於當時服飾、飲食、建築、音樂等方麵的介紹,這些生活化的內容總能讓我感覺到歷史的溫度,而不是冰冷的史實。也許裡麵會收錄一些關於唐代長安城的描寫,那種繁華的景象,至今都讓我嚮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